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神農架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

神農架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北神農架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總面積9320公頃,平均海拔1730米,是原始森林、高山草原、沼澤濕地、戍兵文化、鹽道文化完美結合的原生態濕地公園,也是世界同緯度地區一個保存完好的亞高山泥炭蘚沼澤類濕地,是鑲嵌在大巴山深處一顆璀璨的明珠。大九湖國家濕地內公園有金絲猴、白鸛、金雕等珍稀動物繁衍生息;以珙桐、鵝掌楸、連香樹等為代表的子遺植物在這特殊的自然環境中得到庇護。

目錄

基本介紹

湖北神農架大九湖濕地[1]位於湖北西北端,坐落於長江和漢水的分水嶺上,西與重慶、陝西接壤,北與十堰市為鄰,東與恩施巴東縣相連,素有「一腳踏三省六縣」之說。

神農架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總面積9320公頃,平均海拔1730米,屬典型的亞高山沼澤型濕地氣候。大九湖濕地平均海拔1730米,被神農架群山所環繞,形成了獨特的高山盆地,構成別具一格的盆地與山嶽相間的自然景觀,天然森林植被與濕地沼澤植被交相輝映的迷人畫卷。

大九湖國家濕地擁有當今世界北半球中緯度內陸地區保存完好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是濕地生態系統和森林生態系統的完美結合,獨特的濕地結構讓大九湖濕地比其它濕地更具多樣性。

地理構造

大九湖又名九湖坪、高山平原,這裡群山環繞,最高峰2800米,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一條小溪串着九個湖泊,大九湖由此而得名。史料記載,遠古時期,大九湖曾是汪洋大海,因燕山和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抬升隆起,在大九湖東南面形成了整齊對稱的九道山樑、九道溪、九塊平地、九個湖。大九湖也自此形成了獨特的冰川地貌和高山草甸的絕妙景觀。

大九湖濕地沼澤堆積物—泥炭的C14年齡測定表明,大九湖濕地的沼澤早在距今約15000-20000年前的晚更新世末期就已經形成並完整保存至今。對比其它地區,大九湖濕地沼澤早於遠古時形成,連續性強,積累速度緩慢。

大九湖位於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的東部邊緣,由大巴山東延的余脈形成亞高山盆地。地貌類型為第四紀冰川形成的冰川[2]地貌。地形特點是四周高山環繞,中央為冰川谷地,在特定條件下,形成平坦的湖狀盆地。由於整個盆地地勢低洼,沒有外流河溪,排水不良,大部分地表有季節性滯水。1987年開挖渠道後,排水情況大為改變,致使沼澤面積逐漸縮小。盆地底部海拔1770-1800米,四周被2200-2600米的群山環繞。岩溶、冰川和流水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華中地區乃至全球同緯度地區(北緯31°)的亞熱帶亞高山泥炭蘚濕地。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東連霸王寨,五里坡與坪塹村相連;南靠重慶以橫樑山、五等子埡、四方台與巫山縣接壤;西鄰巫溪以蘭英寨為界;北接竹山以竹山埡子山樑與黃柏阡村相鄰。

氣候

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雖地處北亞熱帶,但海拔較高,達1730m,總面積為34000.8h㎡,其中濕地面積為1645h㎡。由於海拔較高,這裡氣候溫涼,年平均氣溫7.4℃,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18.8℃,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4.9℃;10℃以上積溫為2009℃,無霜期150d,霜凍期長,約150~230d;年均降水量1528.4mm,最大降水量可達3000mm,年雨日150~200d,相對濕度達80%以上。日照時間短,氣候溫涼,無霜期短,冬長夏短,春秋相連,是典型的亞高山沼澤型濕地氣候。

水文

大九湖盆地周圍低洼部位有41個神奇的落水洞,其中在北側落水洞最多,形成落水洞群,整個盆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匯集到這裡,通過落水洞流到竹山境內,注入堵河,即為堵河源頭。

生物資源

植物

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濕地生態系統,主要包括亞高山草甸、泥炭蘚沼澤、睡菜沼澤、苔草沼澤、香蒲沼澤、拂子茅沼澤以及河塘水渠等濕地類型,在中國濕地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稀有性和特殊性。濕地內共有高等植物145科474屬984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14種。其中浮毛茛和圓葉茅膏菜均為湖北省首次記載,黃花狸藻和圓葉茅膏菜2種食蟲植物也是神農架地區的首次記載。

動物

2006年,大九湖區域內原有陸生脊椎動物70種;其中獸類27種,鳥類37種,爬行類1種,兩棲類5種;國家Ⅰ級保護動物4種(白鸛、林麝、雲豹、梅花鹿),國家二級保護動物29種。截止2011年12月,新觀察記錄到鳥類18種(2009年13種,2010年3種,2011年2種,2012年2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動物2種(金雕、黑鸛),Ⅱ級保護動物2種(鴛鴦、灰鶴),省級保護動物5種(大白鷺、小白鷺、蒼鷺、赤麻鴨、鸕鶿),納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7種(灰頭麥雞、牛背鷺、池鷺、草鷺、扇尾沙錐、赤膀鴨、普通翠鳥、黑翅長腳鷸、羅紋鴨、須浮鷗)。

視頻

神農架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 相關視頻

神農架林區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之地脈湖
神農架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杜華同志先進事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