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臨鎮
福臨鎮 |
福臨鎮,隸屬於湖南省長沙縣,位於長沙縣境東北,東抵高橋,西接汨羅,北連開慧,南接青山鋪,距縣城星沙40公里。鎮內影珠山主峰海拔509.4米,是長沙縣的最高點。
2017年,全鎮行政區域面積82.2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9571人。
目錄
目錄
基本資料
福臨鎮:位於湖南省長沙縣郵編:410146
面積:82.22平方千米(2017年)
人口:29571人(2017年)
鎮政府駐:福臨鋪
鎮情概況
福臨鎮位於長沙縣境東北,東抵高橋,西接汨羅,北連開慧,南接青山鋪,距縣城星沙40公里。總面積82.22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耕地面積30765畝;下轄11個村(社區),23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為29571人(2017年),黨員1466人。鎮域經濟以種養業為主,是縣委、縣政府確定的農業發展重點鄉鎮之一。鎮內影珠山主峰海拔509.4米,是長沙縣的最高點,山上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集歷史文化、自然景觀於一體的旅遊、休閒勝地。
行政區劃
福臨鎮轄:福臨鋪社區;影珠山、金牛、孫家橋、雙起、古華山、同心6個村委會。
機構組成
福臨鎮機關內設黨政辦、綜治辦、計生辦、民政辦、農辦、經貿辦(招商辦)、醫管辦等7個辦公室。鎮屬事業站所及單位包括司法所、計生服務所、經管站、財政所、社保站、文廣站、水管站、農技站、農機站、規劃所、養路工班等11個站所。
鎮機關共有行政編制人員(包括機關後勤事業編制)32個,事業編制人員16個,自收自支人員6個。鎮域內還有縣開物中學、派出所、工商所、交管站、農機監理站、供電所、中心學校、地區醫院、信用社、郵政局、保險所、法庭、國土所、動物防疫站14個縣屬部門和單位。
經濟發展
福臨鎮鎮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財政收入穩步增長。2007年與2002年相比較,糧食生產保持相對穩定,農林牧副漁總產值由9653萬元增加到2.38億元,增長146%;農戶人均收入由2035元增加到4482元,增長120%。財政收入保持相對穩定,消赤減債426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由2358萬元增加到4686萬元,增長99%。
主要產業
(1)茶葉:福臨鎮歷來就有種茶、採茶的傳統,現有可採摘面積茶園2000餘畝。有集茶園種植、產品加工、市場營銷於一體的茶廠1家,現有加工廠房面積4000平方米,各類加工設備120台(套),職工30人。主要產品有「影珠牌」極品毛尖、綠茶、紅碎茶、功夫紅茶等。所產茶葉色、香、味俱全,經影珠山的泉水沖泡後,更是芳香撲鼻,入口甘醇。於2004年「星沙茶文化節」的茶葉評比中,獲得金獎,並深得四方客商的喜愛。
(2)生豬:福臨鎮的生豬飼養以良種瘦肉型為主,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一個以古華山村為代表,輻射全鎮的生豬基地。全鎮年出欄肥豬21.6萬頭,其中90%銷往廣東等地。
(3)玻璃製品:玻璃燈具產業在福臨鎮有二十多年的生產歷史,已具備一定的技術、規模優勢。福臨鎮現依託明宇燈飾公司和永誠玻璃製品有限公司以原雙起鄉政府機關為中心,近期規劃土地300畝,遠期輻射全鎮,打造玻璃燈具生產基地。
(4)農業機械:是福臨鎮傳統的工業項目。三大農機廠共計占地面積15700㎡,廠房面積6800㎡,員工190餘人。主要產品為飼料粉碎機、機滾船、農用三輪車等,年產量7000餘台。
招商引資成績顯著。五年共引進項目14個,其中台資企業1家,招商引資總額達到6800萬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快速發展。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總產值由785萬元增加到2560萬元,增長226%。農業經濟日漸活躍。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全鎮確定了1個新農村建設示範村,2個環境整治村,配合市縣專家完成新農村建設規劃編制工作,啟動了「三改三整一分離」為主要內容的村莊整治建設。三年(2005年至2007年)共發放兩補資金329.8萬元;新擴茶園200公頃,全鎮茶園面積達到334公頃,年產茶量達30萬公斤;出欄生豬由12.56萬頭增加到21.6萬頭,增長71.6%。
調研考察
土地流轉後所簽訂的相關合同應由誰掌管?一份合同書對於農民來說意味着什麼?7月5日,湖南農大「土地流轉」調研隊對福臨鎮所轄的兩個村落,古華山村和影珠山村進行了實地調研。
在以建設美國竹柳基地為主要流轉項目的古華山村,調研隊對當地已完成土地流轉的周大叔進行了訪談。在訪談中,周大叔向調研小分隊講述了自己在將土地流轉出去後的喜與憂。「政府所實行的土地流轉政策很好,我們將土地流轉出去後,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外出打工,拓寬經濟來源。」但隨後,他說到,將土地流轉給企業時,當地政府統一與企業簽訂合同,故合同交由政府部門保管。基於這一情況,他透露,很擔心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沒有憑證來捍衛自己的權益:「只有合同在農民手中,農民心裡才踏實呀!」
與古華山村情況不同的是,對以建設蔬菜基地為主要項目的影珠山村調研時,通過與當地農民的交流,調研隊得知,當地農民通過與村民自主轉產合作社簽定了相關合同,所以合同由農民本人保管。當問及是否擔心自己的土地受到損害而得不到補償與保障的問題時,農民這樣說道:「合同在我們手裡,白紙黑子寫得清清楚楚。他們推脫不了責任的。」
合同是農民的定心丸。土地流轉為農民帶來了利益,但政府在實行土地流轉政策時,對合同的保管權要尋找到一個農民和政府都滿意的契合點,這樣農民的權益才算真正落到了實處。
基礎設施
交通網絡基本建成。相繼硬化了福臨大道、福金公路、蒼馬公路福臨段、鳳新公路、福南公路、影珠山公路一標段,全鎮硬化路面通車裡程達到35.5公里。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共投入資金832萬元,完成各類水利項目2000多個;共投入資金670萬元,完成了15個原行政村的農電網改,改造戶表3500塊。新建浮罩式沼氣池2000多個。對金坑村、孫家橋兩個村37個村民小組的4400畝稻田進行了平整。
集鎮面貌日新月異。引進了福臨大市場和萬佳惠超市,硬化了街道路面,修復和完善了排污渠,完成了福臨集鎮3.2平方公里和鎮域整體規劃修編工作。教育衛生事業投入加大。新建了地區醫院綜合樓和供電所客戶服務中心;整合醫療資源,福臨地區醫院和鎮衛生院順利合併;整合教育資源,共撤併小學15所,投入資金70萬元擴建福臨中學、240萬元新建金坑橋小學;拆除學校危房1590平方米,新建校舍2890平方米;投入資金40多萬元,在原孫家學校基礎上建成鎮敬老院。
社會事業
政務服務水平不斷提高。計生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強化優質服務,積極構建沿福臨大道—集鎮—福金公路「新型生育文化示範帶」。2006年,順利通過了市級考核驗收,再次進入了長沙市計生優質服務模範鄉鎮的行列;努力構建治安防控體系,維護社會穩定。深入開展 「機關幹部下基層,服務群眾促發展」活動,以打擊「兩搶一盜」、查禁「黃、賭、毒」和整治「地下六合彩」為重點的專項行動,在全縣各鄉鎮中率先開通了計生、法律等手機短信服務平台;加強民兵整組訓練和國防教育,積極開展冬季徵兵工作和民兵訓練,五年共向部隊輸送了72名優秀青年。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福臨中學中考成績連續保持全縣領先水平,2006年被評為市示範性學校;合作醫療四個運行年度共收繳基金69.94萬元,發放住院補償161.69多萬元,2007年農戶參與率達100%;全鎮城鎮低保74戶120人和農村「三無」人員做到了應保盡保,農村低保1055戶1534人管理規範。安居工程完成24戶。
基層組織
成功進行了村級區劃調整,全鎮由原來的25個村(社區)合併為11個村(社區),村(社區)幹部職數由原來的96人減至現在的47人。按照黨委要求,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認真開展了以「黨在我心中,我在群眾中」為主題的「八個一」的黨員先進性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認真貫徹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經常對政府班子成員和所屬部門單位負責人進行廉潔自律談心,並以談話內容共勉。大力創建節約型機關,健全和完善了各類機關財經、集中採購制度,包括公務用車實行先報後批再派的制度、固定資產、辦公用品統一採購管理使用制度、鎮屬部門財務統一歸口財政所管理制度等。
全鎮共有鎮政府機關、雙起橋村等8個單位(村)被評為縣級文明單位(村),金坑橋村、供電所被評為市級文明村(單位)。堅持依法行政,加強了政務和村務公開,健全了鎮、村兩級黨建、計生、綜治等陣地。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充分發揮群團組織作用。大力開展「五五」普法活動,民主法制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建設扶貧工作成效顯著,市級建設扶貧點金坑橋村、縣級建設扶貧點孫家橋村在水、電、路、氣等設施建設方面投入資金900餘萬元,貧窮落後的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