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福州評話是福建省福州市曲藝

福州評話是以福建省福州方音講述並有徒歌體唱調穿插吟唱獨特的漢族說書形式,流行於福建省的福州、閩侯、永泰、長樂、連江、福清閩清等十幾個縣市及台灣省和東南亞的福州籍華僑集居地。福州評話的唱調分為序頭、吟唱和訴牌三類。

2006年5月20日,該曲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

目錄

歷史源流

流行於福建省福州地區及古田、南平等地,用福州方言說唱。傳說明末江南著名說書藝人柳敬亭不肯降清,南奔入閩,他所授門徒用福州話演唱,借歷史故事評論時局,逐漸形成有說有唱的獨特風格。古時一般是在狹長的街道上,由一人講,觀眾坐滿街頭巷尾。

評話演員多為一人,不用化裝,不須布景,僅用一隻銅鈸,一塊醒木,一把紙扇,一條手帕,搭一座高台擺一張桌子就可演出。講究唱、說、做、花,唱詞多為7字句,常用「一枝花」、「滴滴金」、「浪淘沙」、「節節高」等幾十種曲牌。道白語言生動通俗、個性鮮明。表演時唱詞與說白交替,曲調優美,抑揚動聽,並通過面部表情和形體動作突出人物形象及故事情節,以鐃鈸敲點和醒木擊桌來加強氣氛,扣人心弦。「花」指表演中的噱頭,其中夾骨花是在人物性格和故事情節中突出笑料,取得喜劇效果;插花則是穿插些與故事無關的小笑話。福州評話的題材豐富多彩,有「長解」(歷史故事)、「短解」(武俠傳奇)、君臣書、公堂書(公案)、家庭書等。傳統曲目不下數千本,還編演一些現代題材的曲目,如《九命沉冤》、《老漁翁殲敵記》等。

關於福州評話的歷史記載極少。僅知唐末宋代,中原宗室士民多次遷徙入閩,其中包括有說書人。《南村輟耕錄》記述宋末元初,臨安著名說書藝人丘機山嘗至福州講書。宋時的「詩讚系說話」,傳承俗講體式,即以吟誦「詩讚」開篇,然後轉入夾吟的「正話」,最後以詩讚作「結台吟」,並以「扇響鈸」作間奏。福州地區評話至今仍承繼這種形式。根據藝人的口碑,福州評話形成於明末清初,藝人奉柳敬亭為祖師。,相傳是柳敬亭的大弟子居輔臣到福州雙門樓授徒傳藝而流傳下來的。由存世的清代雍正、乾隆年間福州評話刻本《七星白紙馬》等來看,當時福州評話已很盛行。傳統福州方言話本,最早於清雍正乾隆間。光緒、宣統及民國初年,善說君臣書者有雙門大(徐炳銓),善說義俠書者有後洲慶(阮慶慶)、徐天定,善說家庭書(才子佳人書)者有科題(黃菊亭)、徐天生、筱細d(林細弟),繡和尚(賴德森)把電影改編為現代書目,藝術形式從多吟誦少道白趨向講究說表,加大表情動作。並有雙檔對口和女檔評話,積累一批反映本地新聞故實、民間傳說的書目。如「貽順哥燭蒂」、「王蓮蓮拜香」等。20世紀30年代福州評話從業人數近300人。藝術上以陳春生、黃天天、黃仲梅三傑為標誌,在腳本結構、吟唱腔、笑料安排(做花)、表情動作、扮底藝術(一種口頭再創作方法)諸方面都達到一定高度。

福州評話具有愛國主義傳統。清兵入閩前後,評話藝人以敲打半邊鐃鈸,寓河山破碎、樂不成樂之意。因在說書中暗寓反對清軍殘酷鎮壓之意,有一批藝人被枷號於福州瓮城,甚至被弄瞎雙目。鴉片戰爭之後,出現宣傳禁煙、歌頌林則徐的熱潮。辛亥革命期中,曾有《歡迎孫中山先生蒞閩》序頭。抗日戰爭時,評話界大量編演抗日序頭,組織抗日劇社,巡迴演出抗日文明戲。黃仲梅等人在講大書前,中演"講報"半小時,以評話的語言技巧報導和分析戰況,深受群眾的歡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福州評話藝人編演序頭和現代評話迎接解放,歌唱新生活,成立福州評話工作者協會,參加省文聯、省戲曲改革委員會和福州市文化處聯合舉辦的戲曲改革學習班,學習毛澤東文藝思想和共產黨的戲曲政策,自學剔除反動、淫穢的節目內容,編演現代書。1960年成立福州市曲藝團,湧現一批藝術人才,如陳長枝、吳樂天、蘇寶福、葉神童、黃益清、毛欽銘、唐彰文和80年代成長的林木林、陳如燕、王秋怡、魏惠珍等[2]

視頻

福州評話 相關視頻

福州評話伬藝:曲藝界人文「活化石」
福州評話——評話歸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