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縣
靈峰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八步區東南部,兩廣交界處,是八步區面向廣東沿海開放地區的門戶。轄三個行政村,面積204平方公里。信懷二級公路和廣賀高速公路途經靈峰,成為桂東、雲南、貴州、湖南等通往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大通道。[1]
目錄
基本簡介
地理位置
賀州市八步區靈峰鎮位於廣西東部,地處桂、粵兩省(區)
交界地帶,東與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崗坪鎮毗鄰。
交通通訊
信懷二級公路和廣賀高速公路途經靈峰,成為桂東、雲南、貴州、湖南等通往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大通道。
農業
盛產水稻、蔬菜、魚類、生豬、雞鴨、各類用材竹。有竹筍、冬蜂蜜、冬菇、木耳等特產,全年糧食總產量378萬噸,蔬菜總產量18萬噸。2004年靈峰鎮農業總產值1608萬元。 鄉鎮企業:落戶靈峰的企業有20多家,總投資額達3億多元,如桂峰金屬製品有限公司、粵新金屬製品廠、靈峰變電站、華發火機廠等企業。2004年鄉鎮企業總收入7850萬元。[2]
區位優勢
賀州市八步區靈峰鎮轄管3個行政村,7200多人口,總面積204平方公里,其中有林地24萬畝,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人均水田面積不足5分,但人均擁有山地面積卻達35畝,林木覆蓋率已達到86%以上。靈峰鎮氣候溫和濕潤,並且沿繞廣闊林地的交通網(新舊信靈路等)相對便利。靈峰鎮是一個地域前沿、交通便利的特殊山區鄉鎮,對林果的發展具有得天獨厚條件。故此,靈峰鎮通過"靠山吃山",大力發展林果經濟,靠出了"綠色產業",吃出了"綠色銀行"。
八步區位於湘、粵、桂三省(區)交界處,國道207線和323線東西南北貫通,建設中的桂梧(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廣賀(廣州至八步)高速公路和洛湛(洛陽至湛江)鐵路的賀州段經過本區,有"三省通衢"之稱,是三省(區)邊界重要的交通樞紐及工商業重鎮和物資商品集散地,也是大西南地區重要的出口通道之一。獨特的區位優勢使八步區成為接納海外及沿海發達地區經濟輻射與產業轉移的前沿地帶。
自1999年以來,歷經靈峰鎮三屆領導班子的不懈努力,在緊緊圍繞"林業富民"的發展目標,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林果大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新體制,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強鎮壯村富民創財源"的好路子,贏得了社會、生態、經濟綜合效益的大提升。到為止,靈峰鎮共發展速生桉9萬多畝,約占八步區的五分之一。 2006年,靈峰鎮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465元,其中來自林果的收入占到了18.8%。
生態農業
發展"綠色產業",強化"大林業、強產業、長效益"的發展理念。
靈峰的山區大多數都是自長林,疏散林,發展林果的路子小、條件不成熟,大部分群眾都靠農業生存、以打工發家,對農業經濟尤其是林果生產沒有深層次、高角度的認識。又因為前幾年是探索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期,林果生產也無成功經驗可循,發展體制處於摸索階段。所以,曾出現過"前面造林、後邊毀樹,年年植樹不見樹"的現象,有的群眾也編成了順口溜:"春天一根苗、夏天一根杆、秋天一個眼"。近年來,隨着市場經濟的深入,重視"三農"問題,加大了對農業政策的傾斜,使農村各種利益結構關係隨之調整,許多群眾把目光重新投向了農業結構調整,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發展路子。在這種背景下,林果作為一項"綠色產業",快速崛起,發展迅猛,顯示出了極強的生機與活力,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同和參與。靈峰鎮的幹部群眾也深深地意識到了這一機遇,採取"示範帶動、科技指導、種植結合、連片開發的"辦法,全面實施山上種植,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群眾抓好林果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有思路,才有出路。靈峰鎮黨委、政府制定了林果發展的新思路,把林果生產作為農業生產中的重頭戲來抓,並大膽實踐、改革探索,是壯大發展林果生產工作的關鍵。因此,靈峰鎮也是發展速生桉時間較早、速度較快、效益較好的一個鄉鎮。
建設"綠色銀行",綠了荒山富了群眾
走進靈峰鎮,呈現眼前的是公路兩邊是一排排整整齊齊的桉樹林,有很好的"靠山吃山"發展林果經濟、為農民建"綠色銀行"的條件。因此,靈峰鎮全面實施山上種植、山下養殖的經濟策略,帶領農民群眾抓好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近年來,先後引進國營大桂山林場、賀達紙業、高峰林場、綠源公司、澳華林業有限公司、金太陽公司等資金共6000多萬元,分別在愛群村、靈峰村、和平村建立了面積達2萬多畝桉樹種植基地和以優質竹子、水果、藥材等為主的種植基地建設。僅2005、2006年,靈峰鎮種植桉樹林2.8萬畝,種植梅子、三華李、橙子、板栗等水果2000畝,興建名優八角、玉桂等中藥材生產基地1000多畝,使靈峰鎮梅李等水果種植面積達5000多畝;,靈峰鎮擁有速生豐產林面積9萬畝,成為賀州市的速生桉第一大種植基地鎮。僅林果一項為農民增加收入近500元,"綠色銀行"效益初顯端倪。
本着"盤活資源、繞道發展"的理念,並以項目建設為載體,推動林果生產快速健康發展
盤活林業資源,發展循環經濟。雖然靈峰鎮森林覆蓋面積達24萬畝,可開發成材資源18萬立方米,但缺少規劃、參差不齊的疏散林地仍有10.5萬畝,需要進一步盤活,引入大公司,實現大開發,促進林地流轉、加速循環利用,並在持續發展中創造出更大效益。圍繞省道S20031及舊信靈二級路,盤活十里坪、黃沙西沖、大沖時魚等多處近3萬畝林地,加速林果發展規模化、基地化、產業化進程。 二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項目為載體,紮實推進林果生產企業化。靈峰鎮已引進三家規模較大的刨片廠,年加工木材1萬多方,每方木材增加附加值近50元。在林果生產企業化探索上,靈峰鎮較成功地走出一條"公司+基地+農戶"發展、產供銷一體化經營之路。 三是創建邊界穩定新機制,營造林果招商新環境。靈峰地處兩省三縣(區)交界處,由於歷史的原因,兩省邊界山場糾紛時有發生。因此靈峰鎮非常注重加強周邊鄉鎮政府之間的往來與合作,妥善處理、及時解決邊界之間出現的種種矛盾和問題,避免邊界糾紛和矛盾的激化。並引導雙方群眾圍繞 "區域調整、規模調大、品種調優、效益調高"的發展理念,大力調整林果產業結構,使林果經濟儘可能地快速、健康、和諧發展。
資源優勢
水電資源:八步區是中國第一批農村100個電氣化縣(市)之一,水電資源極為豐富。境內河流密布,大小河流共404條,總長875公里,主要河流有賀江、臨江,支流繁多,屬西江流域,歸珠江水系。全區水力資源的蘊藏量達70萬千瓦,可裝機容量35萬千瓦。規劃建設中小型水電站100多座,現已基本建成42座,裝機容量13萬千瓦,在建電站45座,裝機容量10萬千瓦。水電產業已逐步成為我區新興的支柱產業。
礦產資源:現已探明的礦藏有黑色金屬、有色金屬、非金屬和稀有金屬四大類,27個品種,主要有錫、鎢、黃金、銀、錳、鐵、稀土和花崗岩、大理石等,其中錫鎢、黃金和大理石儲量最大,尤以精錫、"漢白玉"大理石享譽國內外。
農業資源 :全區河流縱橫、氣候溫和,給農、林、牧、漁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已經形成了以糧、林、果、菜、豬、禽為主的特色農業,已經建成中國最大的青梅和三華李生產基地,外向型農業已經成為中外客商投資熱點。八步紅瓜子、信都三黃雞、賀街青梅、三華李、信都龍眼、桂嶺肉姜和賀州香芋等名優特產品久負盛名,每年有百萬頭生豬、百萬噸蔬菜、千萬羽家禽銷往粵港澳市場。八步區是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縣、中國菜籃子生產先進縣、中國第一批100個創建無公害農產品(蔬菜)生產示範基地縣(區)、中國畜牧生產試點縣、中國生態農業工程縣(區)、廣西現代農業示範區。
旅遊資源 :八步區山川秀美,鍾靈毓秀,民風古樸,民族風情濃郁,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是廣州至桂林黃金旅遊線的中間站。境內的大桂山空氣清新,風景優美,發展生態旅遊得天獨厚。東漢時期的臨賀故城、蓮塘客家圍屋、玉印浮山、鋪門石城和千年鳳尾草等文物名勝古蹟, 以及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黃洞瑤族風情村、瑤族盤王節、浮山歌節和信都端午賽龍舟等,豐富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渾然一體,展示了八步區的秀麗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3]
經濟發展
凡了解賀州市八步區靈峰鎮的人都會驚奇地發現:
一個人口不過7200人的小鎮,經過幾年的努力,經濟方面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2001年靈峰鎮財稅收入96萬元,2006年財稅收入850多萬元,2007年1至10月財稅收入達1003萬元,完成全年稅收任務的93.75%,同比增長了33.6%,提前兩個月實現財稅"超千萬元"的目標,6年時間增長了10餘倍。
靈峰鎮按照"幹部創事業、能人創企業、群眾創家業"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小鄉鎮、大財政"的工作目標,通過工業拉動效應,帶動商貿、餐飲行業的發展,培育新稅源。工業項目,是靈峰鎮發展鄉鎮經濟的主戰略,圍繞"工業富鎮"發展思路,努力發揮優勢,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形成產業簇群,對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實行了領導掛點服務和幫扶制度,做大做強龍頭企業,使之成為具有地方經濟特色的支柱產業,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僅桂峰金屬製品廠,今年1-9月份,就實現稅收600萬元。
靈峰鎮招商引資有新招。為了適應招商引資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靈峰鎮在廣州成立了靈峰鎮流動黨員服務站,為靈峰鎮在廣州務工創業的20多位黨員提供了一個互通信息的場所,為黨員與黨組織架起了橋樑,為資金回流、項目回鄉、人才回歸、信息回傳、黨員回報搭建起平台,有效地促進了招商引資。同時,通過完善招商引資環境,以良好的環境"引資",營造"環境磁場" 效應。靈峰鎮地處半山區,但是具有資源和區位優勢,因此在半山開闢空間,山上工業靈峰成了靈峰鎮的一大特色。靈峰鎮還通過加強項目跟蹤服務,推進項目建設,加大固定資產投資總量方式,帶動其他稅種(建築營業稅等)的徵收,擴大徵收面;通過促進企業優化升級,擴大生產能力,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手段,做大單個稅源的總量,加快"工業興鎮"步伐,打造"強工富民"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靈峰鎮有在建項目17個,引資總額1.1億元。從2000年起共引進項目40多個,總投資額3.62億元。[4]
基礎設施
交通郵電:靈峰交通十公便利。郵電發展迅速,開通了移動通信機站,信號覆蓋靈峰鎮。
學校: 賀州市靈峰鎮初級中學、賀州市靈峰鎮和平小學、賀州市靈峰鎮靈峰小學、賀州市靈峰鎮愛群中心小學、現有鄉級圖書館1個,藏書5300冊。
衛生:有鎮衛生院、所、村級衛生室5個。
基礎建設
靈峰鎮以項目建設為突破口,大力實施旅遊興鎮、工業強鎮發展戰略,在狠抓工業集中區項目建設的同時,注重抓好新農村建設和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使項目建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喜人局面。
2009年,靈峰鎮共有10個重點建設項目,屬市統籌推進的有3個,鎮統籌推進的7 個,其中工業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各3個、農業和社會事業項目各2個,總投資7.1億元。
靈峰鎮作為我區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橋頭堡和排頭兵,靈峰鎮通過組織召開業主協調會、項目促建會等方式強化項目推進的服務工作,確保各類項目如期動工建設。同時,以鎮班子領導和相關部門分包重點項目責任制和項目聯包責任制為載體,將每個項目責任落實到人,實施項目全程跟蹤服務,及時收集了解企業在建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困難與問題,加大企業周邊環境治理力度,嚴肅查處涉企案件,為項目建設營造了良好環境。
靈峰鎮還堅持"一手抓項目促建,一手抓工業集中區配套設施的完善,為企業創造優質、便捷服務環境。"今年來,靈峰鎮已先後完成靈峰工業集中區規劃方案的編制、工業區自來水廠建設,並加緊推進220KV輸變電工程建設,為項目入駐搭建了良好平台。此外,靈峰鎮還建立了周碰頭、月匯報、季檢查的項目建設督查工作機制,為促進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
靈峰鎮工業集中區一期工程的征地已經完成,自來水廠的主體工程已經完工,鋪設管道工作及220KV輸變電工程正有條不紊的地進行;投資386萬元的靈峰竹山新農村籌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將於6月份動工。
客家風情
客家竹板歌
竹板歌是流行在賀州市客家人民間的一種歌唱藝術形式,由於歌手在演唱時雙手使用四片竹板自行伴奏而得名。竹板以楠竹或毛竹、水竹片製作,長約六寸,寬約一寸半,為使其音清脆,多以桐油煮浸。歌者在手執的兩片兩邊緣削成鋸齒狀,謂鋸板;右手執的兩片叫平板,無齒,也有為握得穩不易滑落而在邊緣上半截加制少量鋸齒的。
演奏竹板時,鋸板用手掌挾持,以虎口為支力點,拇指根骨卡板內緣,食指和中指第一、二節卜板外緣,握中段,用手勁伸震,使兩板緊密碰擊而發出樂音,為歌唱伴奏。伴奏分前奏、間奏、尾奏、奏時長短不拘,由歌者即興發揮。
竹板歌本是過去衣着襤褸的流浪藝人走街串巷賣唱,藉此乞討點錢米苦度歲月的演唱形式,故又名叫化歌。在舊社會,唱竹板歌的乞討藝人地位低下,別人只知其姓,不知其名,民間習慣在其姓氏後加一"滿"字以便稱呼,如朱滿、李滿、廖滿等。藝人唱歌,伴以"沙沙樂、沙沙樂、沙樂沙樂沙沙樂"的竹板樂,所唱歌詞隨編隨唱,靈機應變,可謂"見人說話,見鬼打卦",總能博得聽者歡心。
賀州客家歌舞
賀州客家歌舞是以客家方言演唱,配上音調和諧、韻律優美的客家山歌調,載歌載舞反映客家人生產生活、風土人情的一種地方藝術形式。
早在清末,賀州市八步區的公會、沙田、蓮塘、黃田、桂嶺、賀街等地就盛行客家雞歌、鯉魚歌、竹板歌、客家道情等歌唱藝術,每年的浮山歌節或炮期、黃田二月二、大廟山廟期、蓮塘六月六立琴廟會,都有民間藝人去演唱,並由一人唱發展到二人、三人、四人直至群體對唱。演唱者為表達歌詞內容,淋漓盡致地傳達自已的喜、怒、哀、樂之情,於是便"詠歌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就是賀州客家歌舞的雛形,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為增加藝術感染力,民間藝人給歌舞配以二胡、木葉、竹板、鑼鼓等樂器伴奏,使客家歌舞的藝術形式走上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