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餘糧的鑑別方法
【鑑定中藥材名】
禹餘糧
【生境分布】
褐鐵礦是分布很廣的含鐵礦物之一。主要形成於地表風化殼中。較純淨的是Fe(OH)3水膠溶體被搬運、再沉積於岩石空隙中可在沼澤中聚沉的水膠凝體;它們老化形成的褐鐵礦或呈分泌體、結核,或呈緻密塊狀體產出;大量(成層)堆積的多夾雜硅質、粘土質。主要產區有河北、河南、江蘇、浙江、四川、廣東等地。
此外,少數地區有以黏土岩及含石英、方解石的赤鐵礦等作為禹餘糧使用者,均為禹餘糧的偽劣品種,應注意鑑別。
【藥材來源鑑定】
本品為氫氧化物類礦物褐鐵礦,主含鹼式氧化鐵。傳說此礦石是古代大禹所余之糧化石,故名。
【藥材歷史考證】
禹餘糧與太一餘糧原作兩條,其始載本草為《神農本草經》。《吳普本草》在太一禹餘糧下云:「太一禹餘糧,……生太山。上有甲,甲中有白,白中有黃,如雞子黃色。九月采,或無時。」《名醫別錄》禹餘糧條下云:「一名白餘糧,生東海(今山東、江蘇)池澤及山島中,或池澤中。」《名醫別錄》生太一餘糧條下云:「生太山山谷,九月采。」
《本草經集注》在太一餘糧條下云:「今人惟總呼為太一禹餘糧,自專是禹餘糧爾,無復識太一者。然療體亦相似,仙經多用之……」《本草經集注》在禹餘糧條下云:「今多出東陽。形如鵝鴨卵,外有殼重疊,中有黃細末如蒲黃,無砂者為佳。」《新修本草》於太一(禹)餘糧、禹餘糧外,又增一石中黃子,云:「太一餘糧及禹餘糧一物而以精粗為名爾。其殼若瓷,方圓不定。初在殼中未凝結者猶是黃水,名石中黃子;久凝乃有數色,或青、或白、或赤、或黃,年多變赤,因赤漸紫,自赤及紫俱名太一,其諸色通謂餘糧。今太山不見採得者。會稽(今浙江紹興)、王屋(今山西中條山系)澤州、潞州(今山西晉城、長治)諸山皆有之。」
《本草圖經》在禹餘糧條下曰:「今惟澤、潞州有之……,今圖上者全是山石之形,都不作卵狀,與舊說小異,采無時。」並有禹餘糧圖,示一打破的瘤狀體,具甲殼層,並含有粉末。《本草衍義》云:「子當作水,……太一餘糧者則是兼石言二者也。今醫家用石中黃,只石中干者及細末者即便是。若用禹餘糧石,即用其殼。」這是針對石中黃子的「子而言。
根據以上本草考證,禹餘糧與太一禹餘糧外形如雞、鴨、鵝卵有甲殼重疊,中有黃色或紫色粉末,禹餘糧與太一禹餘糧的區別主要是精粗不同。而石中黃子也與此相似,但其中間含有黃水。三者實為一物,與本品相符。
【礦物形態鑑定】
褐鐵礦Limonite以針鐵礦為主組分,針鐵礦Goethite [FeO(OH)]晶體結構屬斜方晶系,內部為鏈狀結構,含不定量吸附水的稱水針鐵礦[FeO(OH)•;nHz0];並可含纖鐵礦Lepidocrocite[FeO(OH)]、水纖鐵礦、水赤鐵礦(Fe2 03•;nH20)及含水的二氧化硅、粘土礦物等混合物;其化學成分因產地而異,塊體的不同部位亦不均一。形態為不規則隱晶質塊體或分泌體、結核;肉眼見不到針鐵礦晶體,或在甲殼層中有纖狀微晶。純淨處黃、褐黃、黃褐至褐色(因膠凝體含水星而異)。
條痕淡黃色至黃褐色。含水赤鐵礦處帶褐紅、紅色;富錳土質或錳、鈷等雜質處帶褐黑、褐紫色;富二氧化硅或黏土部位或殼層灰白色、灰黃色。表面多凹凸不平或覆有粉末狀褐鐵礦,呈半金屬光澤或土狀光澤。不透明。無解理。斷口不平坦,或見甲殼層、紋層等結構,顯示出不同色調及斷面形態。硬度為2~5或1~4。緻密平整處硬度近於小刀,疏鬆處低於指甲;但可磨花指甲及硬幣。相對密度3.3~4.3。無臭、無味,嚼之無砂粒感者為好。
【藥材性狀鑑定】
本品為塊狀集合體,呈不規則的斜方塊狀。長5~10cm,厚1~3cm。表面紅棕色、灰棕色或淺棕色,多凹凸不平或附有黃色粉末。斷面多顯深棕色與淡棕色或淺黃色相間的層紋,各層硬度不同。質松部分指甲可划動。體重,質硬。氣微,無味,嚼之無砂粒感。[1]
【藥材顯微鑑定】
反射偏光鏡下:礦物成分由水針鐵礦(是褐鐵礦主要組成成分)、石英、長石、岩屑等碎屑組成。外殼褐鐵礦含量較中心部少。
水針鐵礦:反射光下呈膠狀結構,蜂窩狀構造;反射色為灰白色;略見非晶質,反射率17%(伏黃);粒徑約為0.01mm,集合體則為0.1mm;蜂窩空鐵部分為粘土質和石英充填。
碎屑粒徑一般為0.05~0.1m,呈稜角狀,半接觸式的膠結。膠結物主要是粘土質、碳酸鹽和鐵質等。
【藥材理化鑑定】
1.取本品粉末0.1g,加鹽酸2ml,振搖,靜置,上清液顯鐵鹽的鑑別反應。
2.取本品粉末少許,置於試管中,密閉,在火焰上加熱,有小水珠附於試管壁的上方。
【採集加工】
採挖時,除去雜石及泥土。
【飲片炮製】
1.禹餘糧:除去雜石,洗淨泥土,乾燥,即得。
2.煅禹餘糧:取淨禹餘糧,打碎,照煅淬法煅至紅透。每禹餘糧100kg,用醋30kg。
【性能功用】
【附註】
置乾燥處貯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