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禹貢地域圖》是中國地理學的一個名詞術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目錄

名詞解釋

禹貢地域圖名詞解釋:晉裴秀撰。裴秀於晉武帝時官至司空,積累了 豐富的地理知識,以《禹貢》為依據,對山嶽、河道、九州 範圍以及西晉十六州逐一核對作《禹貢地域圖》,並總結了一 套製圖原理,即「製圖六體」: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 邪、迂直,就是地圖繪製的比例尺、方位、距離等原則。提高 了繪製地圖的精確度。直至明代仍為製圖者所遵循。在世界地 圖學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地理學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層空間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綜合體空間分布規律、時間演變過程和區域特徵的一門學科,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交叉,具有綜合性、交叉性和區域性的特點。隨着地理信息技術發展與研究方法變革,新時期的地理學正在向地理科學進行轉身,研究主題更加強調陸地表層系統的綜合研究,研究範式經歷着從地理學知識描述、格局與過程耦合,向複雜人地系統的模擬和預測轉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