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秋分草

中文学名: 秋分草
别 称:大鱼鳅串、白鱼鳅串、调羹菜
界: 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桔梗目
科:菊科
属:秋分草属
种: 秋分草
采收时间:夏、秋季

秋分草[1],又名大鱼鳅串,中药名。为菊科植物秋分草RhynchospermumverticilatumReinw.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及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西藏等地。具有清湿热,利水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湿热带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

目录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性

归经

肝、肾经。

功能主治

清湿热,利水消肿。用于湿热带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药理作用

祛痰作用;平喘作用;止咳作用;抗炎、抗过敏,增强抵抗力之作用;提高机体组织细胞的能量代谢,对提高机体的抗病力有一定作用;抑菌作用[2]

相关论述

《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崩漏,白带。”

相关配伍

1、风热感冒:大鱼鳅串、牛蒡子根各三钱,紫苏根二钱,桑树根、巴茅根各一钱,水煎服。

2、慢性气管炎:大鱼鳅串五钱(鲜品一两),水煎服,10天为一疗程。

3、腮腺炎:大鱼鳅串根二两,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服。

4、蛇咬伤:将百会穴用三棱针刺微血,再用大鱼鳅串适量,捣烂敷上,用扇频搧,至发凉和伤口出黄水,病即减轻[3]。(1-4方出自《万县中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5-100cm。茎常单生,中部以上有叉状分枝,被尘状微柔毛。叶互生;下部茎生叶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4.5-14cm,宽2.5-4cm,先端长渐尖或钝,边缘自中部以上有波状粗齿,基部狭楔形;叶柄长,具翅;上部叶渐小。头状花序,顶生、腋生、单生或3-5呈总状排列,直径约5mm,果期增大;花序梗密被锈色尖状短柔毛;总苞宽钟状;总苞片不等长,边缘撕裂;缘花2-3列,雌花冠舌状,白色,舌片先端2-3裂;盘花管状,两性。雌花瘦果扁平,果有长喙;两性花的瘦果无喙;冠毛3-5条,易脱落。花、果期8-11月[4]

分布区域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400-2500m的山坡半阴处、沟边、林缘或林下阴湿处。

参考资料

  1. 秋分草,中国景观植物
  2. 秋分草的药理作用,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3. 秋分草的相关配伍,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4. 秋分草的形态特征,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