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秋海棠屬
秋海棠屬原圖鏈接

中文名:秋海棠屬

拼 音:qiū hǎi táng shǔ

學 名:Begonia L. (1753)

界:植物界

亞 界:綠色植物亞界

總 門:輪藻總門

門:木賊門(有胚植物門)

亞 門:木賊亞門(維管植物亞門)

綱:木蘭綱(被子植物綱)

亞 綱:薔薇亞綱

超 目:薔薇超目

目:葫蘆目

科:秋海棠科

屬:秋海棠屬

分布區域:廣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秋海棠屬(學名:Begonia Linn.),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原始花被亞綱,側膜胎座目。秋海棠科多年生肉質草本,根狀莖,單 葉,稀掌狀複葉,互生或基生;葉片常偏斜,邊緣常有不規則疏而淺之齒,葉柄較長,柔弱;花單性,多雌蕊同株,極稀異株,聚傘花序,花被片花冠狀;花葯頂生或側生,蒴果有時漿果狀,種子小,長圓形,淺褐色。 該屬1000多種。廣布熱帶和亞熱帶。性喜溫暖、濕潤及半蔭的環境,怕寒冷,不耐乾燥,忌積水,生長適溫為20-25℃,要求腐殖質含量 豐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1]

目錄

形態特徵

多年生肉質草本,極稀亞灌木,具根狀莖,根狀莖球形、塊狀、圓柱狀或伸長呈長圓柱狀,直立或橫生或匍匐。莖直立、匍匐、稀攀援狀或常短縮而無地上莖。單葉,稀掌狀複葉,互生或全部基生;葉片常偏斜,基部兩側不相等,稀幾相等,邊緣常有不規則疏而淺之齒,並常淺至深裂,偶有全緣,在基部葉脈通常掌狀;葉柄較長,柔弱;托葉膜質,早落。

花單性,多雌蕊同株,極稀異株,(1-)2-4至數朵組成聚傘花序,有時呈圓錐狀;具梗;有苞片;花被片花冠狀;雄花;花被片2-4,2 對生或4交互對生,通常外輪大,內輪小,雄蕊多數,花絲離生或僅基部合生,稀合成單體,花葯2室,頂生或側生,縱裂;雌花:花被片2-5(-6-8);雌蕊由2-3-4(-5-7)心皮形成;子房下位,1室,具3個側膜胎座,或2-3-4(-5-7)室,具中軸胎座,每胎座具1-2裂片,裂片偶爾有分枝,柱頭膨大,扭曲呈螺旋狀或U字形,稀頭狀和近腎形,常有帶刺狀乳頭。

蒴果有時漿果狀,常有明顯不等大,稀近等大3翅,少數種類無翅,呈3-4棱或小角狀突起;種子極多數,小,長圓形,淺褐色,光滑或有紋理。

生長習性

性喜溫暖、濕潤及半蔭的環境,怕寒冷,不耐乾燥,忌積水,生長適溫為20~25℃,要求腐殖質含量豐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分布情況

約1000多種。廣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尤以中、南美洲最多;中國約130多種,分布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極少數種廣布到華北地區和 甘肅、陝西南部,以雲南東南部和廣西西南部最集中。

下級分類

秋海棠組 Sect. Begonia
側膜胎座組 Sect. Coelocentrum Irmsch
二室組 Sect. Platycentrum (Klotzsch) A. DC
多 室組 Sect. Pleiothece Ku
單座組 Sect. Reichenheimia (Klotzsch) A. DC
四室組 Sect. Sphenanthera A. DC

代表植物

秋海棠BegoniagrandisDry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近球形,直徑8-20毫米,具密集而交織的細長纖維狀之根。莖直立,有分枝,高40-60厘米,有縱棱,近無毛。基生 葉未見。莖生葉互生,具長柄;葉片兩側不相等,輪廓寬卵形至卵形,長10-18厘米,寬7-14厘米,先端漸尖至長漸尖,基部心形,偏斜 ,窄側寬1.6-4厘米,寬側向下延伸長達3-6.5厘米,寬4-8厘米,邊緣具不等大的三角形淺齒,齒尖帶短芒,並常呈波狀或寬三角形的極 淺齒,在寬側出現較多,上面褐綠色,常有紅暈,幼時散生硬毛,逐漸脫落,老時近無毛,下面色淡,帶紅暈或紫紅色,沿脈散生硬毛或近無毛,掌狀7(-9)條脈,帶紫紅色,窄側常2(-3)條,寬側3-4(-5)條,近中部分枝,呈羽狀脈;葉柄長4-13.5厘米,有棱,近無毛;托葉膜質,長圓形至披針形,長約10毫米,寬約2-4毫米,先端漸尖,早落。花葶高7.1-9厘米,有縱棱,無毛;花粉紅色,較多數,(2-)3-4回二歧聚傘狀,花序梗長4.5-7厘米,基部常有1小葉,二次分枝長2-3.5厘米,三次分枝長1.2-2厘米,有縱棱,均無毛;苞片長圓形 ,長5-6毫米,寬2-3毫米,先端鈍,早落;雄花:花梗長約8毫米,無毛,花被片4,外面2枚寬卵形或近圓形,長1.1-1.3厘米,寬7-10毫米,先端圓,內面2枚倒卵形至倒卵長圓形,長7-9毫米,寬3-5毫米,先端圓或鈍,基部楔形,無毛;雄蕊多數,基部合生長達(1-)2-3 毫米,整個呈球形,花葯倒卵球形,長約0.9毫米,先端微凹;雌花:花梗長約2.5厘米,無毛,花被片3,外面2枚近圓形或扁圓形,長約12毫米,寬和長几相等,先端圓,內面1枚,倒卵形,長約8毫米,寬約6毫米,先端圓,子房長圓形,長約10毫米,直徑約5毫米,無毛,3室,中軸胎座,每室胎座具2裂片,具不等3翅或2短翅退化呈檐狀,花柱3,1/2部分合生或微合生或離生,柱頭常2裂或頭狀或腎狀,外 向膨大呈螺旋狀扭曲,或U字形並帶刺狀乳頭。蒴果下垂,果梗長3.5厘米,細弱,無毛;輪廓長圓形,長10-12毫米,直徑約7毫米,無毛,具不等3翅,大的斜長圓形或三角長圓形,長約1.8厘米,上方的邊呈平的,下方的邊從下向上斜,另2翅極窄,呈窄三角形,長3-5毫米,上方的邊平,下方的邊斜,或2窄翅呈窄檐狀或完全消失,均無毛或幾無毛;種子極多數,小,長圓形,淡褐色,光滑。花期7月開始,果期8月開始。

病蟲防治

主要危害莖部,也可以危害葉片。感病後,首先在莖基部出現水漬狀小斑,小斑逐漸變大,呈不規則形,後發展為棕褐色軟腐,病部組織下陷。當病斑環切莖部時,植株就會倒伏死亡。當病菌侵染葉片後,首先產生暗綠色水漬狀圓斑,而侵染葉柄後則葉柄變褐並腐爛。在潮濕的條件下,病部長出白色絲狀物,病斑乾枯後,其上出現棕褐色小顆粒,這些是病原菌的菌絲及菌核,該病原菌為立枯絲核菌,在土壤和病殘體上越冬。防治;栽種前進行土壤消毒,每平米5~6克五氯硝基苯或多菌靈;發病後及時採取藥物治療,60%的敵克松600~800倍 ,高錳酸鉀1200~1500倍都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同時應保持環境的整潔,及時清除病株。

細菌性葉斑病,葉片是主要的侵染對象。發病初期葉面上有水漬狀小點出現,後擴大為近圓形的黑褐色皰狀斑,略隆起,病部周圍的組織為淡黃色或紅褐色,並有明顯的暈圈,病情嚴重時病斑很快連為一大片,最後病組織會變為褐色並乾枯。該病的病原菌為秋海棠黃單孢桿菌,此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借水滴噴濺傳播。防治應以預防為主,加強栽培管理,合理澆水施肥,使植株健壯,提高抗病力,植株間保持間距,另外儘量不從上方澆水,避免水滴傳播;一旦發病,應及時清除侵染源並集中銷毀,同時要及時用藥,200毫克/公斤的農用鏈黴素,75%百菌清600~800倍,每7~10天噴灑一次。

發生危害:白粉菌主要侵染秋海棠植株葉片的背腹面、葉柄、地上直立莖或裸露根狀莖和花序等部位。在葉片上發病時形成煙灰狀,直徑約1 cm小圓斑,幾天後病部漸漸變成褐色,局部腐爛,最後整個葉片腐爛脫落;如果侵染其他部位如葉柄、莖、花序軸和花柄時,則形成大小不等、形狀不規則的白色斑塊,造成落葉,花序發育不良,花序軸或花柄從基部脫落。感病嚴重時還導致整株植物生長不良和部分植株死亡。發病的35種秋海棠品種中,絕大部分為野生種類,只有少數栽培品種,見表1。美麗秋海棠、點葉秋海棠和歪葉秋海棠等13種(品種)發病部位多,受害嚴重,如不及時防治,常造成大量葉片脫落,不能正常開花,甚至整個植株地上部分完全死亡:槭叫'秋海棠、二瓣秋海棠和心葉秋海棠等10種(品種)發病較重,植株生長受到一定的影響;而酸味秋海棠、尖被秋海棠和角果秋海棠等11種(品種)僅輕度感病,對其生長影響不大。秋海棠通常栽培在陰棚或溫室內,濕度較大、氣溫偏高,十分適合白粉病流行,尤其在高溫高濕季節和長時間陰雨天氣更易發生,在昆明秋海棠白粉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流行。

2 防治措施 防治白粉:病應堅持"以防為主,以治為輔,防治結合"的原則。對已發現病害的花圃應貫徹"治小、治少、治了"的方針,千萬不能等到秋海棠受害嚴重時再治,否則既浪費人力物力,又會給引種造成重大損失。

加強管理 引進新材料時,無論是從外地還是在附近市場上購買的植株、種苗都要進行嚴格檢查,儘量杜絕病株的引入;在野外採集野生 植物時應選取健康無病植株。搞好栽培環境的清潔衛生,經常及時清除植株上的病枝老葉和掉落的殘花敗葉,消除滋生病害的隱患。棚內通風,如遇連續陰雨,應多開門窗。適當增施有機肥、複合肥和鉀肥等,不偏施氮肥,以提高植株抗病力。

藥物防治 發現植株染病應首先清除病葉,然後用75%百菌清(chlorothalonil)和5%粉銹寧(triadimefon)可濕性粉劑分別對水稀釋500倍液,輪換或混合噴施,連續一個月,5~6次。上述藥物對白粉病有良好的療效,但必須考慮噴藥間隔時間,以每5d施藥一次最佳。對於感病嚴重的植株在其葉片背面也要噴灑藥物。在白粉病得到控制後,仍要用上述藥物或50%多菌靈(cabendazim)500倍液每隔15d噴施一次。對 幼葉、嫩芽和花部不宜施藥過多,防止燒傷植株和幼嫩器官。

白粉病是危害秋海棠屬植物的最重要病害,發病的主要原因,關鍵在於白粉病病原菌的存在和秋海棠的一些種類(品種)對病菌缺乏免疫力。通過觀察,即使昆明十分乾燥的春季,除了陰棚和溫室栽培的一些秋海棠發生白粉病外,露天栽培的同樣發病。防治白粉病最有效措施是噴施殺菌劑,而且應堅持以預防為主。用75%百菌清和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分別稀釋500倍液每隔5d輪換或混合噴施,連續施藥5~6次,可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主要價值

該類群植物花朵鮮艷美麗,體態多姿,花期較長,易於栽培,長期以來作園藝和美化庭院的觀賞植物。少數種類可供藥用。 有一些引種栽培的秋海棠,各地習見栽培。如1.銀星秋海棠B. argenteo-guttata Hort. ex L. H. Bailey系園藝雜交種。2.斑葉竹節秋 海棠B. maculata Raddi原產巴西。3.牛耳海棠B. sanguinea Raddi原產巴西。4.四季海棠B. semperf lorens Link et Otto原產巴西。 等。在本志中均未收入。

本屬研究

秋海棠屬植物世界種類較多,中國僅占1/10甚至還不足。作者通過整理鑑定標本的過程中,利用前人的系統和方法,在劃分組(Section )時,遇到一些具體問題,即出現一些雙重的性狀,例如一點血B. wilsonii Gagnep.從果實無刺應放在Sect. Sphenanthera A. DC.中,但從中軸胎座3室,胎座裂片1,又應放在Sect. Reichenbeimia (Klotzsch)A. DC.;又如重齒秋海棠B. jesephi A. DC.,從中軸胎座3 室,胎座裂片2,應放在Sect. Begonia,但又為盾形葉,又應放入Sect. Diphoclinium(Wight)Irmsch.中,凡在原Sect. Diphoclinium 和Sect. Sphenanthera中,都會出現同樣現象。

由於上述情況的存在,作者為了今後使用者的方便,在前人研究排列的基礎上,又結合現存在問題作了適當的調整,但世界種類較多在命名法規方面可能有錯誤之處,待今後使用的過程中,不斷修訂。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