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科尔逊-契尔卡塞攻势

科尔逊-契尔卡塞攻势

科尔逊-契尔卡塞攻势概式图
图片来自搜狗图片
名称    科尔逊-契尔卡塞战役

指挥官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发生时间  1944年1月24日至2月16日

科尔逊-契尔卡塞战役(Battle of the Korsun-Cherkassy)是德国与苏联于1944年1月24日至2月16日发生的一系列战斗,作战序列单位分别是德国南方集团军及苏联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及第2方面军。 [1]

目录

战争概述

1944年1月,由埃里希·冯·曼施坦因指挥的德国南方集团军包括由奥图·维拉指挥的德国第8军团已撤退到位于乌克兰第聂伯河河一带的豹-沃坦防线,其属下的两个军,由威廉·施特默尔曼指挥的德国第11军及由泽奥巴尔德·李布指挥的德国第42军及附属第8军团的独立B集团仍然留在突入苏军战线100英哩、在第聂伯河畔卡尼夫一带的突出部,突出部以科尔逊为中心及在契尔卡塞西面,苏联元帅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意识到一个重用斯大林格勒摸式、使用当日包围由弗里德里希·保卢斯的德国第6军团相同战术、消灭奥图·维拉的德国第8军团的机会已经来到,他建议苏联最高统帅部使用乌克兰第1及第2方面军组成两个装甲包围环: 内里包围环大约像大锅以消灭被包围的敌军,外部包围环用以阻止任何援军为被围部队解围,虽然曼施坦因及其他将领不断重复警告,但阿道夫·希特勒拒绝批准任何单位撤退。

战争进行

包围

1月18日,曼施坦因证明他的先见之明,当时尼古拉·费多罗维奇·瓦图京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及伊万·科涅夫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进攻突出部两侧及包围了两支德军,1月28日,隶属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第6坦克军与第20亲卫坦克旅在达齐芬尼果罗德卡村会师,造成一个大锅或突出部,即科尔逊-契尔卡塞口袋,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预计及被承诺这是第二个斯大林格勒;科涅夫在电报里称:“不需担心,斯大林同志,被包围的敌军是不可能逃走。” 被包围的德军人数不够60,000人,共有6个师,每个师只有足额的百分五十五兵力,加上一些小型战斗单位,被包围的部队包括武装亲卫队第5维京装甲掷弹兵师及第5瓦隆突击旅,和5-6,000名俄罗斯自愿军,被围部队被编入“施特默尔曼集团”,由第11军司令威廉·施特默尔曼指挥,“第5维京装甲掷弹兵师”共有43辆3号及4号坦克和突击炮,2个突击炮营提供另外27辆突击炮。

反应

曼施坦因反应很快,2月初他命令第3及第47装甲军进行解围作战,但是,希特勒干预及命令将解围作战不可能的转变为对两个苏军方面军进行反包围。 第3装甲军司令赫尔曼·布赖特中将坚持两支解围部队应统一指挥,及为被包围的施特默尔曼集团打开一条通道,曼施坦因最初企在希特勒一边,虽然这是骗人的,进攻计划是尝试包围两个苏军方面军。 第47装甲军的进攻由第11装甲师首先发起,但经验丰富的装甲师只拥有27辆坦克及34辆突击炮,因此贡献有限,由于认识到包围战将会失败,曼施坦因命令第3装甲军尝试救援被包围的施特默尔曼集团,救援行动由武装亲卫队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实施,但遭到苏军4个坦克军的顽强阻击及天气开始变暖令地面变成大沼泽地而受阻。 2月11日,第3装甲军增调第16装甲师加入进攻,经过激烈战斗,救援部队到达格涅洛伊蒂基什河及在东岸建立一个小型桥头堡,第3装甲军不能再前进,施特默尔曼集团因而突围。 [2]

投降要求及突出部

敌对双方均知道德意志国防军解围行动已进入重要阶段;虽然苏军进行诱降宣传,在包围圈内只有很少德军士兵及没有任何武装亲卫队士兵投降,朱可夫因此决定派出特使带着白旗要求投降,一名红军翻译员及号兵乘坐一辆美国制吉普车进入包围圈及递交一封由朱可夫、科涅夫及瓦图京联合签署的给施特默尔曼的信件,在总部当值的德军军官、B集团的主要军官及一名翻译员接见了特使,在一轮热切的讨论、茶叙及握手后,苏军没有得到答案后离开–答案只是持续的、激烈的抵抗。 施特默尔曼集团已经在科尔逊一带建立防线,这里有一个空军机场 – 是被围部队的补给线,Ju 52运输机运来燃料、弹药、医药用品及食物 – 直至机场在2月12日被放弃为止 – 及运走伤员,这对在东线作战的德军士兵非常重要。 施特默尔曼开始从包围圈北面撤回部队及向南突围,希望到达格涅洛伊蒂基什河北岸与解围部队会合,突出部内的狂热战士误会了苏军,以为他们已经包围了第8军团的大部份部队,被围部队在包围圈内占领了3条村庄以取得有利的起跳线以突破包围,第72步兵师之第105装甲掷弹兵团攻占了此3条村庄,已被削弱的这团需要在无掩护下登山攻击及苏军已挖掘壕沟固守,第105装甲掷弹兵团的指挥官罗伯特·斯威夫特上校决定于晚上进行反攻,根据协议,穿着白色伪装衣服、冬季御寒外套及白色头盔,他们寂静地向前推进,与苏联守军只有数公里距离,战斗中,第105装甲掷弹兵团在数分钟内攻占了山脊,翌日晚,第105装甲掷弹兵团用相似的方式到达科马洛夫卡。 2月15日,包围圈向南移动及已与救援部队的距离拉近一半;现在他们需要救援部队第3装甲军完成解围工作,苏军在包围圈附近一条村庄加强防守,本来德军第72步兵师已占领该村,但被苏军第27军夺回,最后由武装亲卫队第五维京装甲掷弹兵师第5瓦隆突击旅占领。

通过地狱之门的突围

德军第3装甲军向北推进的攻势被红军的决心、地形及燃料缺乏而受阻,经过数次尝试攻占239号山头及附近村庄失败后,苏军第5亲卫坦克军团的反攻令第3装甲军付出很大代价,德国第8军团司令部电告施特默尔曼: “第3装甲军的进攻力量受到天气及物资供应有限而有所限制,施特默尔曼集团必需尽快实施突围,239号山头仍在我军手中,在这里与第3装甲军会合。” 电文中没有告知施特默尔曼239号山头及附近村庄已落入苏军手中,第8军团命令赫尔曼·布赖特带头突破包围网,施特默尔曼集团与第3装甲军的距离只有12英哩,但它们中间却被部署了苏军3个坦克军,施特默尔曼决定与殿后的6,500名士兵一起,他们分别来自德军第57及第88步兵师,包围圈现在只有5英哩直径,剥夺了施特默尔曼实施任何机动的机会,239号山头附近的村庄,看上去是自由之门,已经被称为地狱之门,苏军在这里向被围的德军发射大量密集炮火,几乎每一次均击中目标,苏联空的轰炸及炮轰,很少受到德国空军战斗机的干扰,很多单位均描述黑暗的前景,每处均有已起火、被击毁或被放弃的车辆及受伤的士兵和没有组织的单位出现在满布泥泞的道路上,一些乌克兰居民被卷入战斗,到1944年2月16日,在没有等待希特勒的决定下,曼施坦因元帅向施特默尔曼发出电报授权突围,电文内容很简单的说: “密码自由,目标列斯扬卡,晚上11时。” 由于过份勉强,施特默尔曼及泽奥巴尔德·李布决定留下2,000名不能下床走动的伤兵,由医生及护理员加以照顾,全军在黑暗掩护下分成三批由第72步兵师、第112集群及第五维京装甲掷弹兵师带领突围,“晚上11时,第105旅–2个团并肩–开始寂静地移动,一个半小时后德军突破苏军第一及第二条防线。”,部队在凌晨4时10分到达德军战线,斯威夫特上校及其第105掷弹兵团谨慎地向着第3装甲军战线前进,沿途带着伤兵及重型武器,第105掷弹兵团于早上6时30分到达列斯扬卡,在突出部另一边,施特默尔曼将军及其后卫稳固的坚守着及因此预计突围行动成功。 在其左翼,一个侦察巡逻兵回来带来坏消息,地理上的重要圬地区第239号山头已被苏军第5亲卫坦克军团的T-34型坦克群攻占,虽然突出部内的有生力量力图攻占此地,这高地仍在苏军手中及必需被绕过,"当时越来越多的单位在第239号山头顶上堆起一条坚固的防坦克障碍物,"德军是向南面突围,因此错误地在格涅洛伊蒂基什河结束突围行动,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天光后,德军的突围计划开始被弄清楚,当最后一批弹药被引爆后,只有很少数的装甲车辆及其它重型装备能够爬过因冰雪溶解而造成的滑坡及武器被破坏及被遗弃。" 科涅夫现在知道了德军正在突围、因而被激怒及 决心兑现对斯大林不给任何“希特勒分子”或“法西斯分子”逃出包围圈,但是苏联的情报机构在这时高估了德军第3装甲军的装甲力量,因此科涅夫全力出击,这时苏军第20坦克军属下的坦克旅将新型的约瑟夫·斯大林式重型坦克带到科尔逊战场,科涅夫命令所有可以使用的装甲车辆及火炮向突围部队开火,切断弧立的敌人及将他们打散,两个负责封锁的苏军步兵师,第206狙击师及第5亲卫空降师已被德军解围部队击败;没有步兵支援的苏军坦克只好从远距离向突围的德军开火,由于没有反坦克武器在战场,T-34型坦克冲入没有掩护的德军,司令部单位、落伍的士兵及救护兵均受攻击。 半天后,混在一起的数个师团大部份已到达因溶雪而汹涌的格涅洛伊蒂基什河,虽然事实上武装亲卫队第一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已占领桥头堡及德国工兵亦建立了另一个,惊慌的士兵见到河流时还当作是横冲直撞的T-34型坦克群,由于主体背向及桥头堡南面,最后的坦克、货车及运货马车跌落冰冷的河水中,树木落入水中后做成一条桥梁及士兵挣扎渡过河流,数百名精疲力尽的士兵被冲落河里,连同马匹及武器碎片冲往下游,其他的因冰冷而休克或患上低温症,一群士兵挷上救生索渡河,其他的则利用橡皮艇、厚板及其它碎片将伤兵运到德军战线,过程中所有德军均遭到苏军大炮及T-34型坦克开火攻击,泽奥巴尔德·李布将军在岸边安排好秩序后,骑着马游泳过河,当武装亲卫队第五维京装甲掷弹兵师司令赫伯特·奥托·吉勒尝试组成人链渡河,因为有一些人不懂游泳,很多人因脱手及人链被冲散而死去,数百及苏军战俘、一班俄罗斯妇女辅助人员及乌克兰平民因害怕被苏军捉到而游过冰冷的河水。 能够有这么多的德军撤退成功应归功于第3装甲军为施特默尔曼集团解围的努力,解围部队为贝克重装甲旅(“Schweres Panzer Regiment Bäke”),以其指挥官法兰兹·贝克上校(战前是一名牙科医生}的名字命名,其单位装备了虎式及豹式坦克,其中有一个拥有特殊技能的工兵团。

战果说明

红军包围科尔逊-契尔卡塞重创了德军6个师,包括第5维京装甲掷弹兵师;这些单位被大量毁灭及必须被撤回整补,因此需要被完全再装备,一些逃出来的士兵要被从集中地乌曼直接坐船到波兰的康复区及医院,或直接被送回国内休息,而苏军在大量装备T-34型坦克、约瑟丈斯大林重型坦克及美国通过租借法案供应给苏联的M4雪曼坦克的坦克军继续向西潮水般推进。 对于当日的死伤及损失数字仍有争论,苏联历史学家弗拉基米尔·叶夫多基姆表示德军共死伤52,000人及另有11,000人被俘,其它来源说德军死伤57,000人及另有18,000被俘 - 而苏联的死伤数字没有正式公布,如此高的伤亡数字是因为苏联相信所有德军单位均是足额及大部份德国第8军团被包围 - 所以苏联独裁者以为可以出现第二个斯大林格勒,德军宣称少于60,000人在包围圈内,到2月16日时只剩下不超过50,000人,突围时有45,000人,其中35,000人成功突围,总共有19,000人死亡、被俘或失踪,道格拉斯·E·南茜的附录7 “German Present for Battle Unit Strengths after the Breakout” inHell’s Gate列出每个单位的生还数字,共有40,423人生还,包括在逃出包围圈受伤及安全从列斯扬卡撤退的士兵。 施特默尔曼将军在指挥殿后部队时阵亡,泽奥巴尔德·李布将军在战争中生还及在1981年逝世,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伊万·科涅夫因此战功晋升为元帅,而尼古拉·费多罗维奇·瓦图京在1944年2月28日被乌克兰民族主义分子行剌及在1944年4月15日去世。 [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