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七十二峪之清峪漫步(鄭凡濤)
作品欣賞
秦嶺七十二峪之清峪漫步
清峪位於藍田縣玉山鎮腰祝村和厚鎮鄉管道村之間。峪內有古道穿越秦嶺直通商洛市洛南縣,過洛河可達河南盧氏、靈寶。峪內有河,因峪得名「清峪河」。這河是有名的長安八水之一灞河的支流。有人稱清峪是秦嶺的香格里拉。
秦嶺七十二峪,大大小小我走過不下二十多個,可是沒有一個峪口像清峪這樣讓我感到與眾不同。
初見清峪,藍天白雲之下,一條清澈的小河從兩山之間緩緩而來。快到峪口時河床驟然變寬,看上去約有近百米。流到峪口那面挺拔險峻的山崖腳下時,忽地一個90度的直彎,轉身一路直奔古老的白鹿塬而去了。這面山崖似乎就是它走出秦嶺的山門。這秀麗的景色,驀然間讓我想起了灕江的象鼻山。不同的是,這面高高的山崖沒有水月洞而已。
這第一印象是如此的美好,讓我們不由得對清峪充滿了期待,趕緊駕車往峪內趕去。以前走過的峪口,越往深處走,山路越是蜿蜒崎嶇,車開不了多久,便要停下來,只能步行了。這清峪卻是一路彎彎的水泥路面,緩緩而上。路右邊清澈透底的清峪河像是一根柔柔的絲帶,順着峪底,伴着山峰蜿蜒而流。車子慢慢地開了有七八分鐘,便遇見村莊。路邊的民房一座接着一座,比起別的峪口來,要密集得多。讓人驚奇地是這麼多民房,卻完全沒有其它地方的那種塵俗喧鬧,而是瀰漫着一派世外桃源的靜謐。
沿路的民房大都依山而建,也有少數的民房沿溝而建。所有的民房無論大小新舊,最多兩層。屋前院子裡三三兩兩的老者閒坐聊天,年輕農婦忙碌地洗衣揀菜,孩子坐在樹下陰涼處認真地做着作業。路邊一棵棵高大的柿樹、核桃樹上碩果纍纍,坡前溝底一塊塊玉米地、菜地綠意盎然。眼前的一切,無不散發着濃濃的田園氣息,讓我們仿佛回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股久違的親切感油然而生。
車過此村,一路向上,到青峰村,便停了下來。停好車,一行人沿着窄窄的山石小路,轉了幾個彎,走過山民的後院,穿過核桃樹林,來到清峪溝底,一條清清澈澈的河水,便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了。
白色的亂石之上,河水靜靜地流淌着。綠油油的樹蔭之下,竟然聽不見河水沖刷石頭的聲音,只聽見樹葉隨風擺動的沙沙聲。這是多麼安靜的一條小河呀!也許是受了這靜謐氣氛的感染,我們竟一時無語,只是靜靜地望着這河。抬眼向上游看去,它像一位恬靜的女子,從那茂密蔥鬱的山林深處慢慢地走來。頭頂那一道狹窄的藍天上,一片白雲悠然地飄過,太陽也跟着眨了一下眼睛,風也過來了,涼爽便浸透了我的身心。
慢慢蹲下身子,伸出雙手,撩起一捧清涼的河水,洗一把臉,我便成了清峪的粉絲。這來自秦嶺高山深處的水呀,你如此的清涼透徹,你是遠處藍天之上雲朵的化身,還是那高山之巔萬年積雪的化身?
踩着白色的大小石頭,沿着彎曲的河邊,我們也像這河水一樣,慢慢地向前走去。走了幾分鐘,便聽見嘩嘩的流水聲了。越往前走,聲音越大,我們的好奇心也越大了。很想知道前面是個什麼情況,讓這剛才潺湲的河水湍急起來。
拐了一個大彎,眼前一下子開闊起來,我也愣住了。只見河水在眼前形成一個四五十平方米大小的水潭,幾塊大石頭擋住了河水,大石頭旁邊的山樑也猛地矮了下去,湍急的聲音就是從那些大石頭後面傳來的。這潭水透徹見底,千百塊大小不一的石頭形狀千姿百態,顏色有黑、有綠、有灰、也有黃,映着頭頂的藍天白雲,映着兩邊的綠樹青草,一種美得不能再美的感覺讓我痴迷了。
望着這眼前的美景,我心情一下子激動起來了。快步走到潭水盡頭,細看這河水湍急之處。只見寬寬的潭面在大石頭後面一下子收縮成不到一米寬的河面,驟然落差五六米,擊打着一塊巨大的黃褐色石頭。湍急的水流發出巨大的聲音,在那石頭上開出一朵白色的巨大水花,恰似一朵白蓮花。河水向下跌宕而去,在前面十幾米處一拐彎,便消失在視線里了。兩邊的山崖猶如刀削斧劈一般,為這湍急的河水平添了幾分氣勢。
這,還是剛才靜若處子的那條河嗎?我忽然頓悟,所謂上善若水,就是要讓人學習水能夠根據所處的不同環境,採取不同的言行應對。人生在世,如同江河流水,要達到目的,就得適應生存環境,會走各種不一樣的路。該靜之時,就心平氣和,波瀾不驚聚攢力量;該動之時,就勇往直前,來他個轟轟烈烈。唯有如此,方得初心。
順着山崖邊上不足一尺寬的彎彎小路,我們小心翼翼地轉過那個拐彎處,眼前的河道一下子寬敞起來了,可落差更大了。在腳下形成一個更深的水潭。潭不大,二十多平方米的樣子。潭水一改剛才的清澈見底,變得碧綠一片,深不見底了。當地人相傳漢光武帝劉秀當年被王莽追殺逃命到這裡,就在此歇息,並下潭沐浴龍體。這潭因此得名曰:「龍潭。」
頭頂的藍天白雲,還有兩邊的青山綠樹映在水裡,讓這潭水顯得更加深邃了。岸邊茂盛的青草叢中伸出一朵不知名的,喇叭狀的大紅野花,在風中搖曳着,在滿目蔥翠中顯得特別惹眼,讓人忍俊不禁地笑了。這真是山美水美,樹美草美花也美。
再往前走過這潭水,河面更寬了。河水急急地流了七八米,忽地一頭落了下去,形成十五六米寬,三四米高的瀑布,然後緩緩地流淌着,一路向遠處的山下走去。這清峪河,有慢流,有急流,有幽潭,還有這迷人的飛瀑。歡喜雀躍的我們,順着小路直下溝底,一腳踩在清涼的水中,盡情戲耍起來。
離開青峰村,意猶未盡的我們,在返回途中又來到河邊一片樹林裡。在林間的草地上席地而坐,聽着優美動聽的歌曲,望着緩緩的河水,望着連綿的青山,望着蔥鬱的樹林,望着高高的藍天,望着悠悠的白雲,看那藍白相間的喜鵲在眼前飛來飛去,沒有喝酒,我們就都醉了。
這就是清峪,深藏在秦嶺里的一個清涼美麗的峪口。說它是秦嶺的香格里拉,一點兒也不為過。漫步走過清峪,我的心就留在清峪了。 [1]
作者簡介
鄭凡濤,陝西咸陽人,西安某國企從事管理工作。作品發表於《當代兵團》雜誌和《文學陝軍》《冬歌文苑》《短文學》等文學網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