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秦嶺耬斗菜

中文學名:秦嶺耬斗菜

拉丁學名:菜Aquilegia incurvata Hsiao

界:植物界

秦嶺耬斗菜,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秦嶺耬斗菜Aquilegia incurvata Hsiao的根。分布於陝西、四川。具有活血祛瘀,止痛之功效。常用於跌打損傷,血瘀疼痛。

目錄

目錄

入藥部位

性味

歸經

功效

主治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炮製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藥材性狀

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辛、微苦,性平。

歸經

歸肝經。

功效

活血祛瘀,止痛。

主治

用於跌打損傷,血瘀疼痛。

用法用量

煎服,3-6g;或浸酒服。

炮製

採集加工

夏季採挖,除去鬚根、莖葉,洗淨曬乾。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片,曬乾。

形態特徵

秦嶺耬斗菜:多年生草本,高40-60cm。莖直立,疏被白色短柔毛。基生葉為2回3出複葉,葉柄長4-10cm;中央小葉菱狀倒卵形,長1.2-3cm,寬1.1-2.4cm,先端鈍或有小尖頭,基部楔形,3裂,中央裂片有3圓齒,側生小葉斜倒卵形,比中央小葉稍小,常2裂,無毛或基部有疏柔毛,無柄。

單歧聚傘花序,2-5朵花;苞片3裂;花梗長6-10cm,上部有2鑽形小苞片;兩性花,輻射對稱;萼片5,花瓣狀,紫色,橢圓形或卵形,長1.4-1.8cm,先端急尖,無毛;花瓣5;紫色,瓣片長方形,長7-8mm,距長1.2-1.5cm,末端向內彎曲;雄蕊多數,長5-9mm,花葯長約1mm;退化雄蕊披針形,有柔毛和腺毛;子房上位,有毛,花柱長5-6mm。蓇葖果長1.4-1.5cm,無毛。花期5-6月,果期7-8月。[1]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0-2000m的山坡草地或溝邊。分布於陝西、四川。

藥材性狀

乾燥根呈紡錘形,長6-12cm,直徑1-2cm。表面深褐色,有皺紋及鬚根痕,先端有莖基殘存。質硬,斷面灰白色。氣微,味辛微苦。

以根條粗壯、無鬚根、斷面白色者為佳。

相關論述

本品入藥首見於《陝西中草藥》,云:「有小毒。」可「祛瘀生新,鎮痛,祛風。」為治療跌打損傷、瘀血疼痛之藥。

參考資料

  1. 秦嶺耬斗菜,植物智, 20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