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松龄
秦松龄 |
本名: 秦松龄 别号: 留仙,对岩,苍岘山人 所处时代: 明末清初 |
秦松龄(1637-1714)字汉石,又字次椒,号留仙,又号对岩,晚号苍岘山人。母王朗。江苏无锡人。生于明思宗崇祯十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五十三年,年七十八岁。顺治十二年(公元一六五五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1]
目录
人物简历
秦松龄(1637-1714)散馆,授国史馆检讨,因逋粮案削籍。康熙十八年,(公元一六七九年)荐试"博学鸿儒"科一等,复授检讨。历充顺天乡试正考官,又因磨勘落职。松龄官庶常时,世祖召试《咏鹤》诗,有"高鸣常向月,善舞不迎人"之句,因示阁臣曰:"此人必有品"。遂置第一。削籍后,尝从军荆襄,总督蔡毓荣请于军中讲学,士卒无不耸听。归里,耽研经训,尤深于诗。松龄家有园在惠山之麓,暇辄邀集故人遗老,倡和其中。与王士祯同年友善,常缄诗一编,题曰《寄阮集》。著有《苍岘山人文集》六卷,《诗集》五卷,《微云词》一卷,及《毛诗日笺》六卷,(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顺治十二年(1655年)乙未科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三名同进士出身。选内翰林国史院庶吉士。在庶常馆期间,顺治帝召试咏鹤诗,秦松龄咏道:"高鸣常向月,善舞不迎人",为顺治帝所褒扬,拔置第一,出示内阁大臣说:"是人必有品!"。
十四年(1657年)散馆,授内翰林国史院检讨。
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博学鸿词科,列一等第八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编修《明史》。
二十年(1681年),以翰林院检讨充日讲起居注官,充江西乡试正考官。
二十二年(1683年),以翰林院检讨充《平定三逆方略》纂修官。擢左春坊左赞善,改左春坊左谕德。
二十三年(1684年)八月,以左谕德充顺天乡试正考官。九月十六日革职。
博学多才,雅好灯谜,作品〈来生福弹词〉内附有十八则灯谜。亦好作诗,与王士祯诸生有吟唱往来。
人物家庭
生父:秦德藻。
父:秦德澄(过继)
弟:秦松岱,秦松期、秦松乔、秦松如、。
子六:秦道然(吴出),秦实然(华出),秦祖然,秦易然,秦明然,秦寿然(侧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