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县第一中学
秭归县第一中学创办于1941年秋,1947年由水田坝迁入古城归州,1979年定名为“秭归县第一中学”,1984年被省教育厅确认为全省首批办好的113所重点高中之一。为服务三峡工程建设,1998年7月随县城东迁入茅坪新校,位于新县城丹阳路23号。校园占地面积77094平方米,坐落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上游1.5公里处,集丰厚的楚文化底蕴、悠久的屈原文化传统、钟灵毓秀的峡江山水和以宏伟的三峡工程为标志的现代文明于一体,享有“坝上库首第一校”的美誉。2000年3月被评定为“宜昌市示范学校”,2001年2月被评定为“宜昌市名牌学校”,2006年4月被评定为“湖北省示范中学”。
目录
办学理念
学校以“传承屈原文化,培育创新人才”为理念,以“勤奋、严谨、求是、创新”为校训,以“忠心爱国、终生求索”为校园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行素质教育[1],坚持“从最后一名同学抓起”,实行“导师制”、“四联系”管理模式,推行“两型四步”课堂改革,抢抓机遇,自强不息,推陈出新,科学办学,已走出了一条具有贫困山区特色和移民新校特征的办学之路。
秭归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41年,时名兴秭联中,校址在我县水田坝乡。1942年更名为秭归县立初中学,1947年秋始定址县归州。1956年更名为秭归一中,1979年被确定宜昌地区重点中学,设高初两部。1984年送走了最后一届初中毕业生,成为一所单设高中。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工程的兴建,1998年7月我校随县城东迁至茅坪,从此崭新的秭归一中矗之在凤凰山下,长江之畔,大坝之侧。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校共培养初中毕业生38届,高中毕业生37届,为祖国造就了两万多名优秀人才。如今,我校拥有74238平方米的校园,30745平方米的校舍,2.8万册藏书,近3000万元固定资产,有教职工178人,开设42个教学班共3000多名学生,办学条件、教学规模、教学成果均达到校史上的最高水平。“九万里河入东海”,“千仞岳上摩天”。我校师生正以“勤奋、严谨、求是、创新”为校训,沐浴着新世纪的朝阳,乘着教育改革的东风,团结奋进,以一流的工作,他一流的成绩,办一流的学校,出一流人才为共同的信念和追求,去谱写校史的新篇章,铸造新世纪的辉煌。
秭归一中(秭归县第一高级中学)座落在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上游1.5公里处的西陵峡畔,背倚峡江群山,面对高峡平湖;美丽的一中校园依山傍水,享有“坝上库首第一校”的美誉。学校创建于1941年,已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1984年被确认为湖北省首批重点高中之一,2001年被命名为“宜昌市名牌学校”。秭归一中原址在古城归州,校园仅有16348平方米,校舍11246平方米,固定资产[2]206万元。因兴建三峡工程被整体搬迁到茅坪新县城,新校园面积达74238平方米,已建校舍达28000平方米,包括教学楼(有标准教室30间)、综合实验楼、教师办公楼、图书馆、学生宿舍楼、学生食堂、礼堂和标准田径场。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学校正在建设的项目需投入资金1060万元;今后还需建设第二教学楼和科技馆,两项工程预算投资520万元。综合上面三项,学校全面完成移民迁建工程尚需投入资金2808.5万元。学校以“勤奋、严谨、求是、创新”为校训,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抢抓机遇,加速发展,已走出了一条具有贫困山区特色和移民新校特征的办学之路,截至2004年,已为国家培养出12189名优秀毕业生,并荣获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授予的“文明单位”称号。面对新的世纪,学校将积极抢抓国家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尤其是优先发展优质高中的机遇,乘势而上,继往开来;力争实现创建省级“示范学校”的目标,最终跻身国家级“示范学校”的行列。
参考文献
- ↑ 素质教育是重点,备考重中之重有哪些?,搜狐,2021-02-07
- ↑ 如何分析固定资产? ,搜狐,20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