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淀
基本信息
解释
1指在长期积累中形成(多用于抽象事物),如积淀某种精神。
2化学物理上指事物经过较长时间,沉淀下来的物质
积淀说
"积淀"是由李泽厚独创的,是针对美的本质提出的美学观点。
"人化的自然"是李泽厚美学思想的总观点,是他的实践美学哲学的核心和灵魂。然而,在提出"人的自然化"观点之前,李泽厚在五、六十年代的文章里就已经提出了"自然的人化"的观点,此观点在他的《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关于当前美学问题的争论》和《美学三议题》等文章中都有所论述。
"自然的人化包含外在自然和内在自然,前者是客观世界成为美的现实;后者使主体心理获得审美情感。前者就是美的本质,后者就是美感的本质。" 然而,美的本质和美感的本质是不可分开的,美的本质又不等同于美感的本质。
许多西方美学家认为美和美感是一个东西,这就产生了矛盾:同一现象,有时感到美,有时不感到美,该如何去解释美的客观性呢?李泽厚认为,从美的本质到现象,要经历中介环节,而这个中介环节,就是"积淀"。"积淀"将是你"人化自然说"的发展关键。
李泽厚所说的"积淀"分为三个方面:原始积淀、艺术积淀和生活积淀。所谓积淀,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积淀"指所有由理性化为感性、由社会化为个体、由历史化为心理的建构行程。它可以包括理性的内化(智力结构)、凝聚(意志结构)等等。狭义的"积淀"则是指审美的心理情感的构造。
以下论述的三"积淀"均属狭义范围。首先,有必要对积淀一词加以解释,从字面看,积淀就是累积沉淀,如我们常吃的淀粉,河中的淤泥等。然而李泽厚所说的积淀却不能如此理解。李泽厚说:"要研究理性的东西怎样表现在感性中,社会的东西怎样表现在个体中,历史的东西怎样表现在心理中,后来了我造了'积淀'这个词。
'积淀'的意思,就是把社会的、理性的、历史的东西累积沉淀为一种个体的、感性的、直观的东西,它是通过自然的人化的过程来实现的。"
原始积淀
李泽厚认为,原始积淀是一种最基本的积淀,主要是从生产活动过程中获得,也就是在创立美的过程中获得。"即由于原始人在漫长的劳动生产过程中,自然的秩序、规律,如节奏、次序、韵律等等的掌握、熟悉、运用,使外界的合规律性和主观的合目的性达到统一,从而才产生了最早的美的形式和审美感受。
这种在直接的生产实践的活动基础上产生的同构效应,也就是'原始积淀'。" 创立美的第一要素便是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实践,在这种创造、使用工具的合规律性的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人对自然秩序的一种领悟、想象、理解、感受和感情。这种实践的多次往复,对自然规律的秩序、节奏的长时期的感受。
就会使外界的合规律性和主观的合目的性统一起来,从而有了最早的美的形式和审美的形式感。所以,是原始劳动孕育了美,积淀着美,外在人化的同时,也进行着内在的人化;劳动创造了美,也创造了人的审美心理。
艺术积淀
审美不等于艺术且先于艺术。李泽厚认为,艺术起源于巫术。原始积淀中的审美感受是分散零乱的,它们还不能成其为艺术。只有在巫术活动中,才能是这种散而无绪的感受提炼集中起来,形成艺术。"在艺术活动中包含着科学的成分、宗教的成分和艺术的成分,在当时起着把人群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巩固起来并延续下去的作用。
""巫术后来分化发展为科学,有的因素发展为宗教,而其过程形态方面则发展成为艺术。" 艺术并非是纯粹的审美,而积淀着社会的内容。"当艺术变成一种纯审美或纯粹形式美的时候,艺术本身就会走向衰亡。" 二者的矛盾运动,就造成了艺术积淀。
什么是"艺术积淀"呢?李泽厚说:"艺术从再现到表现,从表现到装饰,从具体意义的艺术到有意味的形式,从有意味的形式到一般的装饰美,这就是一个艺术积淀的过程,是一种行程流变。"
生活积淀
李泽厚认为:就美感而言,原始积淀是基础,艺术积淀是形式,生活积淀是艺术,这就是三种积淀的关系。李泽厚曾用"社会氛围"来替代普列汉诺夫的"社会心理"讲说艺术创作。他认为,"'社会心理'一般来说比较抽象、静止、平面、持久,'社会氛围'则比较具体,它可以是突发性的。
围可大可小,时间可长可短,它是动态的、立体的,与社会的物质现实(具体事件)直接相联系,它常常是时代、问题、力量的具体呈现。"他认为,作家、艺术家最重要的是要善于感受这种种氛围,特别的是具有深刻意义的社会氛围,因为"这种社会氛围能集中表现社会的潮流、时代的气息、生活的本质,它和人们的命运、需要、期待交织在一起。
其中包括有炽烈的情感,有冷静的思考,有实际的行动,从而具有深刻的人生意味。" 这就是生活积淀,"即把社会氛围转化入作品,使作品获得特定的人生意味和审美情调,生活积淀在艺术中了。"
"积淀说"自70年代末提出之后,学术界对它褒贬不一,但就总体而言,肯定的评价是多于否定的评价的。以下便是对这些评价的一个整理。
"积淀说"被视为"实践哲学的核心理论",是新时期学术界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甚至被某些人认为是我国五六十年代美学研究的唯一有价值的成果。有人认为,把握住这一学说"也就把握住了新时期艺术-文化学建设的起跑线。
" "积淀说"发展到今天,仍然极具魅力,就像朱立元先生所说:"'积淀说'在70年代末的正式提出,它在文化心理学层面上较合理地论证和阐明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然界',包括审美感觉在内的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的重要论点,或者说马克思这一伟大思想通过'积淀说'得到具体化和落实,这为解决美学研究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提供了一条较有说服力的思路。
" "积淀说"是力图从内在的文化心理层次上对人进行透视研究的理论。"如此一来,人存在的意义,如何使人性完美化等一系列困扰人类几千年的问题都会获得合理解释的基础,这也是有人将'积淀说'视为'一座蕴有巨大潜能的反应堆',也有人将以其为支撑的实践美学意义上升到具有'重建本体论'高度的原因,这也是'积淀说'具有如此巨大魅力的原因所在。
" 作为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实现过程的"积淀"绝不是一个封闭、保守、单向度的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复杂的过程,"积淀说"永远是指向未完成理论,这才是这一学说的真正内涵。
也有人对"积淀说"持否定的态度,认为李泽厚在阐释"积淀说"时存在着"注重群体而忽视个体、重视理性而忽视感性、注重历史沿袭而忽视文化的突破"的局限,对这一理论的合法性学术界也曾存在分歧,大致说来有两种倾向:
一是怀疑否定,有这种倾向者认为"积淀说"在理论上缺乏充足的根据,而且在积淀的具体形态、类型、方式上也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总体上还处于猜想阶段,不能作为科学学说存在;第二种倾向认为虽然"积淀说"在目前还不完备,还存在许多有待研究的难题,但有着不容否认的真理性和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也有人深入研究之后发现,"积淀说"在理论上根据不足。李泽厚在对"积淀"进行阐释的时候所举的艺术史实很难用来支撑"积淀说"。"在装饰到具体艺术的转变过程中,是什么积淀在什么之中?是纯形式积淀在'有具体内容的东西'之中吗?这显然说不通。
" 而且,这篇文章的作者认为,"积淀说"的论述中"有一种主观随意性,什么都可以是形式,什么都可以是内容,你积淀在我之中,我有积淀在你之中,这类黑格尔式的想头总令人觉得有些勉强。如果说形式和内容本不可分,那么李先生明确地区分出形式和内容,并且一个积淀在另一个之中,也就没有根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