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穆罕默德五世

穆罕默德五世
原图链接[来自-土耳其君主]
出生 (1844-11-02)1844年11月2日
逝世 1918年7月3日(1918-07-03)(73岁)
国籍 奥斯曼帝国(土耳其)
民族 土耳其
职业 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和哈里发
信仰 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五世[1]

  • 穆罕默德五世(1844年11月2日-1918年7月3日)奥斯曼帝国第三十五代苏丹和哈里发(1909年-1918年在位)。阿卜杜勒·迈吉德(AbdülMecid)苏丹(1839-1861)之子。

目录

人物简介

  • 1909年,在其兄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被废黜。时值土耳其第二次立宪运动正在兴起,政府实权为青年土耳其党人组织的统一和进步委员会所控制,穆罕默德遂成为该党建立君主立宪制的理想人选,被青年土耳其党领导人恩维尔帕夏被拥立为新苏丹,在宣誓遵守修改了的1876年宪法后就职。在位期间,土耳其版图为欧洲国家所肢解;1910年,北非的属地的黎波里为意大利人占领;1912~1913年,欧洲属地在两次巴尔干战争中几乎全部丧失。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土耳其加入德、奥同盟国,同英、法、俄协约国作战。

人物生平[2]

  • 青年土耳其党什么时候成立的?青年土耳其党的发展史:
  • 又称"统一进步党"或"统一与进步委员会"。1894年成立于伊斯坦布尔。最初领导人是阿麦德·李萨。1889年5月,在首都四名医科学校的学生,建立了一个反专制统治的团体,取名奥斯曼同盟,后改名为同盟进步委员会,欧洲人称它为"青年土耳其党"。很快,许多青年学生、军官、知识分子和国外流亡者参加了该党。它代表资产阶级和自由派地主的利益,主张保持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完整,反对专制制度,要求恢复1876年宪法。
  • 奥斯曼帝国境内的各族人民并没有被屠杀、迫害所吓倒。马其顿农民组织游击队,在山区展开了争取土地和民族自由的斗争。1889年5月,在首都四名医科学校的学生,建立了一个反专制统治的团体,取名奥斯曼同盟,后改名为同盟进步委员会,欧洲人称它为"青年土耳其党"。很快,许多青年学生、军官、知识分子和国外流亡者参加了该党。它代表资产阶级和自由派地主的利益,主张保持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完整,反对专制制度,要求恢复1876年宪法。
  • 1889年青年土耳其党人艾哈迈德·里扎(1859~1930年)获准到巴黎参加巴黎博览会。他一到巴黎就成了在国外的青年土耳其党的领袖。里扎曾留学法国,任布尔萨教育局局长。他在1895年创办《协商》半月刊,宣传青年土耳其党的政治纲领,并秘密运往国内。
  • 1897年发动军事政变的密谋,因事机泄漏而失败。青年土耳其党在首都的组织被破坏,许多人被捕,13人被判处死刑,68人被流放。这次事变使依靠上层政变来实现其政治主张的策略遭到了挫折。在国外的组织也分裂了。以萨巴赫丁为首的一派人,反对里扎的政治主张。1902年由萨巴赫丁主持,在巴黎召开了青年土耳其党大会,大会讨论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仅靠宣传和出版不能完成革命,因此有必要设法使军队也能参加革命运动";二是关于列强的干涉问题,大会在这个问题上公开分裂了。以萨巴赫丁为首的多数派希望得到欧洲列强的干涉,以此作为在奥斯曼帝国实行有效改革的保证。以里扎为首的少数派,坚决反对外国干涉,他们发表声明说:"所有外国都是以它们本身的利益为其行动指南的,而这种利益又不总是符合我国利益的"。会后,萨巴赫丁建立了一个新组织,名叫"个人主动与地方分权联盟"。
  • 国内外高涨的革命形势,使青年土耳其党受到了鼓舞。他们把中央委员会从巴黎迁往马其顿的重镇萨洛尼卡,并在军队中成立革命组织。1906年由穆斯塔法·基马尔等人,在大马士革成立了"祖国与自由协会",并在驻雅法和耶路撒冷的第五军团的军官中成立了支部。同年9月,驻萨洛尼卡的第三军团也建立了革命组织。
  • 为了加强各派政治力量的团结,1907年青年土耳其党的两派和马其顿、亚美尼亚、阿拉伯各民族主义组织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其主要内容是:废黜素丹哈米德二世,恢复1876年宪法,保持奥斯曼帝国的完整,各民族不分宗教信仰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实现这些要求的方法是拒绝纳税,鼓动军队发动武装起义。
  • 1908年该党控制了马其顿地区的部分军队。1909年初领导和发动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4月该党执掌政权,随后推行大"奥斯曼主义",镇压帝国境内民族解放运动,对外奉行亲德政策。
  • 从1909年到1911年,青年土耳其党一直控制奥斯曼帝国政权。期间两次被反对党以专制违宪的名义倒阁。1913年6月,总理大臣马哈茂德.谢夫凯特被暗杀后,土耳其建立了以陆军大臣思维尔,内务大臣塔拉特和海军大臣杰马尔"三雄"组成的军事独裁政府。

解散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加入德奥同盟国集团作战,战败后于1918年10月签订丧权辱国的《摩得洛司停战协定》。1918年11月4日,统一进步党举行非常大会,宣布自行解散。1922年一度开展活动,1926牢因参与颠覆凯末尔政权的阴谋而被强行解散。

土耳其革命

  • 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统治时期,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神权大帝国--奥斯曼帝国继续受到欧洲列强,尤其是地处欧洲东部的基督教东部教派国家沙皇俄国的侵略和宰割。俄国人为了报复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地区对其南方斯拉夫诸国的暴政,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即位后的第二年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像以前一样,腐朽的土耳其军队遭到一系列惨重失败。到1878年签署圣斯特凡诺条约时,奥斯曼帝国实际上已经失去了他的绝大部分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地区的领土和属地。对俄作战失败后,他解散议会,将宰相米德哈特放逐国外。恢复专制制度,建立恐怖统治,推行泛伊斯兰主义,迫害少数民族。
  • 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是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的幼子。在兄长穆拉德五世苏丹被宣布患有精神病而遭废黜后(这很可能是宫廷阴谋),在新奥斯曼党人支持下,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被拥上王位(1876年8月31日)。即位同年12月23日,在宰相米德哈特帕夏主持下,颁布帝国第一部宪法(又称《米德哈特宪法》)。

俄土战争

  • 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即位的时候,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缓慢,奥斯曼帝国对内统治摇摇欲坠,民族矛盾丛生。俄国人借口土耳其政府镇压保加利亚1876年4月起义过程中发生了对其南方斯拉夫诸国的暴政,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即位后的第二年向奥斯曼帝国宣战。(1877-1878年俄土战争) 经过三次普列文会战,俄国-罗马尼亚联军突破了多瑙河防线,前锋远达伊斯坦布尔近郊。执政的米德哈特帕夏为挑动英俄大战,故意在1878年签署圣斯特凡诺条约。英国果然不能容忍俄国单独吞并土耳其,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把舰队开到了伊斯坦布尔金角湾,英俄大战一触即发,经德国首相俾斯麦调解,制定了共同宰割土耳其的计划,保加利亚独立,受俄国保护,英国取的塞浦路斯,奥匈帝国(1867~1918)把波黑划为势力范围,土耳其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成为名符其实的欧洲病夫。

独裁统治

  • 对俄作战失败后,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乘机解散议会,停止实行宪法,以作战失败的名义将宰相米德哈特放逐国外。从此,他深居君士坦丁堡的伊尔迪兹宫,依靠秘密警察维持了30多年的独裁统治。在法国1881年夺取奥斯曼帝国在北非名义上的藩属国突尼斯,英国1882年占领奥斯曼帝国在北非名义上的藩属国埃及后,他寻求新即位的刚刚统一后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支持,作为报酬,他允许德国修建巴格达铁路(1899年),在内政方面,他曾经实行教育改革,建立18所职业学校,1900年建立伊斯坦布尔大学,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中小学和军事学校。他还改组了司法部和发展铁路和电讯系统。在推行现代化的同时也接受了西方流行的民族主义,对企图分离的的少数民族进行残酷镇压。1895年至1896年,在西亚的奥斯曼军队以里通外国的名义对亚美尼亚人进行了第一次的屠杀。尽管面临着国际上的强烈抗议,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制止这些暴行。对伊斯兰世界,推行泛伊斯兰主义,企图使自己成为广大穆斯林的精神领袖,借以提高与西方对抗的资本。

退位

  • 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在国内实行的独裁统治完全是逆潮流而动,他平庸的才智又不足以领导土耳其走出困境。人们称他为血腥的苏丹。他的暴君式的统治导致土耳其人民普遍的不满情绪,这种情绪支持一个叫青年土耳其党的革命团体的成长。1908年7月青年土耳其党人领导的武装革命爆发,他被迫宣布恢复1876年宪法,再次召开议会。1909年4月27日,青年土耳其党人废黜了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先被软禁在萨洛尼卡﹐后转移至伊斯坦布尔﹐1918年2月10日去世。

军事思想

  •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采用大陆军主义,不信任海军,认为大规模、昂贵的海军在俄土战争里毫无用处,于是将大部分战舰锁定在金角湾,战舰在及后的三十年里逐渐腐烂。1908年青年土耳其人革命后,联合进步委员会欲发展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于是奥斯曼海军基金为了收集公共损献购买船只而成立。

主要成就

  • 穆罕默德打起"圣战"旗帜,竭力宣扬泛伊斯兰主义,号召所有穆斯林团结一致,同非穆斯林进行斗争,力图维持其在中东阿拉伯地区的穆斯林君主地位,结果反为蓬勃兴起的阿拉伯民族独立运动所败,丧失了广大中东地区。具有600余年历史的奥斯曼帝国逐渐解体,苏丹名存实亡,1918年,穆罕默德五世暴毙,其弟继位成为穆罕默德六世。

参考资料

  1. [1]穆罕默德五世简介
  2. [2]青年土耳其党什么时候成立的?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