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来自网络的图片

穗(拼音:suì)是汉语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说文解字》小篆,另有学者认为此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 。穗本义是稻、麦等谷物成熟后聚生在茎干顶端的花或果实,引申指与其形状相似的装饰物,又引申作量词,用于农作物的果实。"穗"也是广州市的别称。相传古代有五位仙人乘五色羊、持六穗秬来到广州,因此广州市别称穗城,简称为穗。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穗

拼音; suì

部首; 禾

五笔; TGJN

仓颉; HDJIP

郑码; MFFW

字级; 一级(3415)

平水韵; 去声四寘

注音字母; ㄙㄨㄟˋ

统一码; 7A57

四角号码; 2593₃

GBK编码; CBEB

笔画数; 5+12

造字法; 形声字

结构; 合体字,左右结构

异体字; 穟,穂,ढ़�,ॣ�,়�,繐

文字溯源

穗是形声字,形旁为"禾",表示这个字的本义与谷类作物有关;"惠"作声旁,表示音读。"惠"的古音是匣纽、质部字,与"穗"声母有别,这是古代语音中的复辅音现象。有一些学者认为,图1、2、3的甲骨文均为早期的"穗"字。图1、2甲骨文像以刀割取土地上的稻穗,另一只手去取之形;图3像以又(手)取卣,拿用手摘取稻穗表示稻穗成熟可以采收的意思。《说文解字》将"穗"字归为"ढ़�"的异体字。"ढ़�"是会意字。侯马盟书作图4,上部是"爪",下部是"禾",表示用手采穗之意,与"采"不同。后来的战国文字(图5-7)、篆文(图8)皆像以手抓取稻穗之形。或以为此字为"秀"字,"秀""穗"义近,故混而为一。后来"ढ़�"被弃置不用,并被从禾、惠声的"穗"字替代。由于会意字不记识语言的声音,改会意的形构为形声以辨识文字的声音,乃文字衍化的通例,并不影响字义。楷书作穗。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穗"作"ढ़�",异体作"穗"。

折叠说文解字 【卷七】【禾部】徐醉切(suì)

ढ़�,禾成秀也,人所以收。从爪、禾。

穗,ढ़�或从禾惠声。

说文解字注 ढ़�,禾成秀,人所收者也

段注:依《尔雅音义》及《玄应书》订,ढ़�与秀古互训,如《月令》注:黍秀舒散,即谓黍ढ़�也。人所收,故从爪。

从爪禾

段注:会意,小徐作爪声,非。此与采同意。徐醉切,十五部。

穗,俗从禾。惠声。

广韵 徐醉切,去至邪 ‖惠声至1部(suì)

ढ़�,禾稷成皃(貌)。《说文》曰:"禾成秀,人所收。从爪禾。"

穗,上同。

康熙字典 【午集下】【禾字部】穗 ·康熙笔画:17 ·部外笔画:12

古文:়�

《唐韵》《集韵》并徐醉切,音遂。《说文》:禾成秀也。本作ढ़�。或从惠。《诗·王风》:彼稷之穗。传:穗,秀也。书传:成王时,有三苗贯桑叶而生,同为一穗,其大盈车,长几充箱。《后汉·张堪传》:堪拜渔阳太守,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又《墨池编》:炎帝因上党羊头山始生嘉禾,作穗书,用颁时令。

【午集下】【禾字部】ढ़� ·康熙笔画:9 ·部外笔画:4

《唐韵》《集韵》并徐醉切,音遂。《说文》:禾成秀也,人所以收。从禾爪。《六书正讹》:从禾从爪,象秀实之形。《博雅》:粢黍稻,其ढ़�谓之禾。

《集韵》或从惠。

【笔顺】①ノ(撇)②一(横)③丨(竖)④ノ(撇)⑤丶(点)⑥一(横)⑦丨(竖)⑧㇕(横折)⑨一(横)⑩一(横)⑪丨(竖)⑫㇒(提)⑬丶(点)⑭丶(点)⑮㇃(卧钩)⑯丶(点)⑰丶(点)

【规范提示】①"禾"的末笔捺改点。②"心"的第二笔楷体是㇃(卧钩)。

【写法】❶"禾"窄"惠"宽,顶部"禾"低,底部左右旁齐平。❷"禾",横从横中线起笔。❸"惠","叀"窄"心"宽;"叀",第二笔竖在竖中线,第五笔横在横中线,第七笔是斜横,从竖中线起笔,在横中线下方。❹"心",左点在竖中线左侧,㇃(卧钩)从竖中线起笔。[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