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插戰
穿插戰術是利用敵人部署的間隙或薄弱部位插入其縱深或後方的戰鬥行動,是進攻作戰的一種重要手段。目的是奪占敵縱深內的要點,分割和打亂敵人部署,為各個殲敵創造有利條件。穿插具有任務艱巨,腹背受敵,邊打邊插,獨立戰鬥等特點。要周密計劃準備,詳細查明敵人防禦間隙、薄弱部位和縱深內的兵力部署、地形、道路等情況,制定多種戰鬥方案。
穿插部隊要具有獨立作戰能力,正確選擇穿插路線,嚴密組織與正面部隊的協同,明確遠程火炮和航空兵支援的方法。穿插可在進攻發起前利用敵防禦間隙秘密進行,或打開缺口後強行實施。穿插時要靈活處置各種情況,或繞過,或以部分兵力掩護,主力不停地插至指定目標,完成預定任務。
目錄
基本資料
穿插戰術的利弊
穿插戰術多用於正面力量配比不占優的戰役。但是劣勢也不是很大的情況下。現代化戰爭可能非得要進入滅國戰才會發生。該戰術運用最多的是的解放戰爭,在中後期的戰役中尤為突出。那時兵力已經相差不大,但是在武器裝備上還是落後,這個時候穿插戰術配合包圍就成了很好的選擇,只要敵方整體布陣相對龐大鬆散,且有較為明顯的強弱分別,比如中部混成旅,混合師,先頭是機動裝甲部隊,那麼這種情況下就可以選擇穿插分割戰場,優勢兵力殲滅較弱一部,再合理處理較強。
當然,這種穿插分割合圍,殲弱圍強,梯次化殲滅也有缺點,己方的調配力會大大降低,需要基層的團,乃至營連長官都有很強的臨場應變力和決斷力。 第二個弱點是如若對方採取反合圍,也就是1962年中印那場一樣,印度軍隊前軍突進過快,而中國軍隊中軍收縮,那麼這樣會容易形成反合圍,形成關門打狗之態。[1]
與滲透戰的區別
穿插戰與滲透戰之異同在戰術理論中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作戰行動,滲透戰行動含義較廣,兩種戰術行動相同之處行動方向相同穿插和滲透行動攻擊的目標都位於敵縱深和後方,兩者的行動方向都指向敵方縱深和後方。因此無論是從正面還是從側後,抑或是從地面、空中或水上/水下進行穿插和滲透行動,都必須穿過敵方防線,到達其縱深和後方,從而達成任務。都有秘密行動方式從定義中可以看出,滲透戰本身就是以秘密隱蔽方式進行的,除非被敵方發現,否則決不提前暴露行蹤。而穿插行動中的秘密穿插也是力求在不被敵發現的情況下完成穿插任務,這一點與滲透行動是相同的。
穿插戰的目的是奪占敵縱深要點,分割打亂敵部署,為殲滅敵人創造條件,很多時候穿插行動是決定整個進攻作戰成敗的關鍵。而滲透行動的目的是偵察和破襲,其起到的是配合作用而不是關鍵性作用。而穿插行動則是利用一部分主力部隊進行,而且通常是進攻部隊中戰鬥力最強的部隊。美國軍隊的滲透行動使用部分主力,甚至使用全部進攻部隊進行,似與中國軍隊的穿插行動相同。但兩者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如中國軍隊的穿插行動只能用一部分主力部隊進行,而不能使用全部進攻部隊。因為穿插部隊分割敵部署後必須有正面攻擊部隊才能對敵構成攻殲部署,否則敵軍可以從其他方向轉移而避開我軍攻擊。另外,滲透可以是整支部隊統一行動,也可以是分散隱蔽進入後再匯聚力量或分散進入後分散攻擊,而穿插行動只能是整支穿插部隊的統一行動,如果在敵後強行穿插分散力量只能招致重大損失,無力完成任務綜上所述,穿插和滲透是性質不同的兩種行動,雖然內容有所交叉,但區別還是很明顯的。[2]
穿插戰的運用
「穿插作戰」戰術其實就是運用士兵的雙腿,一邊作戰一邊行軍。因此,穿插戰可以算作運動戰的一種。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步兵就用了以每小時5公里左右的進攻速度對戰美軍的記錄。隨後又使用「穿插作戰」戰術將韓、土的軍隊擊敗,當然還有英美兩國也被擊敗,這種戰術也是創造了一個奇蹟,最後朝鮮戰爭的勝利是屬於中方的。可見這種戰術的使用效果也是好的,所以連美國也會應用在其他戰爭中。
美軍認為以「穿插作戰」的那次戰爭,中國將這個戰術運用的真的是淋漓盡致,可以說是各國步兵作戰歷史上最厲害的一次。而美軍將這個戰術進行了仔細的探討和研究加以總結,美國通過這個次戰爭得到了很多使用的作戰經驗,後來在海灣戰爭中美國運用這些經驗拔得頭籌。尤其是在巴士拉攻擊戰中,美國就運用了「穿插作戰」的戰術取得了勝利。[3]
美國軍事專家貝文 · 亞歷山大說:中國人確實採用成排成連的人海戰術,以優勢兵力占領精心挑選的戰術陣地,以便進行決定性的穿插,但這些通常是為了牽制敵人防禦部隊,與此同時,其他中國部隊從側翼發動進攻,並在敵後設置路障。這就是對穿插戰術的寫照。後來中國在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同樣使用穿插戰術重創越軍。
視頻
「穿插迂迴」此戰術被解放軍運用的如火純情,曾圍殲數倍敵人
參考資料
- ↑ 穿插戰術的利與弊。穿插戰術在什麼情況下最實用?什麼情況下不能使用
- ↑ CICC科普欄目 |軍事知識,解放軍的穿插戰術和美軍滲透戰術的不同之處 2018-04-02 12:59
- ↑ 志願軍用穿插戰術將聯合國軍擊潰,美國軍隊模仿創造戰爭奇蹟19-02-06 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