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盛唐,夢回霓裳羽衣的絕美盛宴!
霓裳羽衣曲
|
|
|
穿越千年盛唐,夢回霓裳羽衣的絕美盛宴!如果可以回到唐朝 你最想做什麼?
是和詩仙李白飲酒作詩,
還是想參加那場「極樂之宴」
一賞楊貴妃《霓裳羽衣曲》的曼妙舞姿?
今天這個夢想實現了
河南衛視與劍南春聯合出品
《霓裳羽衣舞》
將千百年來令人神往的大唐風華
展現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 ↓↓↓
公元742年,唐玄宗為劍南燒春酒賜名之後,欣賞宮廷藝人表演的《霓裳羽衣曲》。
奈何唐玄宗對宮廷藝人的表演並不滿意,他感覺只有仙樂而缺乏曼舞,少了生機與趣味。於是下令樂官李龜年三日內找到真正的「仙娥」。
李龜年發愁不知去何處尋找這「仙娥」,便去詢問「謫仙人」李白。
而李白此時正喝着宮廷御酒,半醉半醒間留下「人人醉後皆是仙」一言即去。 李龜年被李白一語驚醒夢中人。
三日後,唐玄宗舉行了一場如夢如幻的「極樂之宴」。楊貴妃獻上霓裳羽衣舞美輪美奐。這也成為了李龜年一生中最為榮耀的時刻。
《霓裳羽衣曲》約成於公元718~720年間。其來歷有三種說法。 一是說玄宗登三鄉驛,望見女兒山(傳說中的仙山),觸發靈感而作;
第二種說法則是根據《唐會要》記載:天寶十三年,唐玄宗以太常刻石方式,更改了一些西域傳入的樂曲,此曲就是根據《婆羅門曲》改編; 第三種則折衷前兩種說法,認為此曲前部分(散序)是玄宗望見女兒山後悠然神往,回宮後根據幻想而作;後部分(歌和破)則是他吸收河西節度使楊敬述進獻的印度《婆羅門曲》的音調而成。
霓裳羽衣舞,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了詩意和神秘色彩,它是中國古典舞蹈的瑰寶之一,更是唐代宮廷舞蹈的巔峰之作。
唐玄宗寵妃楊玉環擅長表演的《霓裳羽衣舞》是一首樂曲名,可配以歌舞。
唐朝詩人鮑溶在《霓裳羽衣歌》中寫道:「此衣春日賜何人,秦女腰肢輕若燕。香風間旋眾彩隨,聯聯珍珠貫長絲。」 輕盈與靈動的身形和靚影躍然紙上,讀之宛如身臨其境。 據說,楊玉環在宮中表演霓裳羽衣舞時,「萬籟俱寂,惟聞歌瑟」,「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她的舞蹈如夢如幻,讓人如入仙境。
在唐朝,百業興旺,綿竹成熟釀酒技藝下誕生的「劍南燒春」(唐代,綿竹屬劍南道而得名)傾動朝野。
唐人李肇的《唐·國史補》對天下名酒記載道:「酒則有郢州之富水,烏程之若下……劍南之燒春。」另據黃葆真《事類統編》載曰:「為生春,《德宗本記》劍南貢生春酒。」 劍南燒春作為宮廷御酒而被載於《舊唐書·德宗本記》。這是被載入正史的宮廷御酒,也是中國至今尚存的唐代名酒。
劍南燒春,唐時宮廷酒,楊貴妃用它寥解失意,醉賞懷春;乘酒興翩翩起舞,一曲《霓裳羽衣舞》集盛唐風華之大成。
長於蜀州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的詩仙李白更是曾解貂續酒,無酒不歡。他曾醉酒戲弄高力士,讓其替他脫靴;他曾「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 近代詩人余光中寫下:酒入豪腸,三分化成劍氣,七分釀成月光。秀口一吐,半個盛唐。
霓裳羽衣舞不僅是中國古典舞蹈的一顆璀璨明珠,也是中國古典文化的重要載體。它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鮮明的民族特色,展現了唐代文化的獨特魅力。
白居易詩云:「我昔元和侍憲皇,曾陪內宴宴昭陽。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千年之前,霓裳羽衣舞是盛唐文化的象徵;千年之後,它依然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代表着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作為一同記錄那個燦爛輝煌朝代的載體——「劍南燒春」,和《霓裳羽衣舞》一起,亦成為了盛唐風華的代名詞。
讓我們跟隨劍南春的腳步,感受盛唐風華,品味千年傳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