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貞固
- 竇貞固(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
竇貞固(892年—969年),字體仁,白水(今陝西白水縣)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大臣,後唐左諫議大夫竇專之子。
竇貞固勤學苦練,善寫文章。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官至守司徒,封沂國公。
周世宗時期,竇貞固淪為平民。
北宋開寶二年(969年),竇貞固去世,年七十八。
目錄
熱點
基本信息
本 名 | 竇貞固 | 出生時間 | 892年 |
字 號 | 字體仁 | 去世時間 | 969年 |
出生地 | 白水 | 所處時代 | 唐末→五代→北宋 |
官 職 | 守司徒 | 民族族群 | 漢族 |
人物生平
竇貞固的父親竇專,任後唐左諫議大夫。竇貞固勤學苦練,善寫文章。後唐莊宗同光年間考取進士,授河東節度推官。他為官清廉,受到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的器重。後晉天福元年(936年),石敬瑭稱帝,竇被擢戶部員外郎,拜中書舍人。
後晉天福七年(942年),出帝石重貴即位,遷任禮部尚書。舊時貢院考進士,採取夜試,以燃燒三根蠟燭為時限。在後唐明宗長興二年(931年)時改為晝試。竇貞固以日晷(古代用來觀測日影以定時刻的儀器)短,難以考察士子的真才實學為理由,上奏復為夜試。擇士平允,時論稱之,改任刑部尚書。
後漢高祖劉知遠入汴(今河南開封)時,竇貞固率百官到滎陽(今河南滎陽縣)迎駕。劉知遠授竇貞固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後漢隱帝即位,加封司徒。當時,樞密使楊攽、指揮使史肇弘等,恣橫專權,凌駕於皇帝之上,竇貞固雖能端莊自持,但不能規勸挽救。
乾佑三年(950年),郭威兵變南還,竇貞固、蘇禹珪、王峻、王殷等,出至七里店迎接郭威。在道旁竇向郭威捧呈一篇「朝內百僚署名」的勸進文,郭威雖喜形眉宇,但卻口稱未奉太后誥敕,不敢擅專。竇貞固還朝奏明太后,取了誥文,次日黎明到郭威營部當面宣讀。郭威繼位後,竇貞固被封為侍中,兼修國史。不久,罷相守司徒。後又進封沂國公。
顯德元年(954年),後周世宗即位,命范質為司徒,竇貞固遂回到洛陽,淪為平民。宋朝初年,竇貞固求范質引進,范質不肯相助,他只好放曠山水,攜妓載酒以自適。
開寶二年(969年),竇貞固病困,自為墓誌而卒,享年七十八歲。[1]
人物評價
史料記載
- 《宋史·卷二百六十二·列傳第二十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