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
豎(拼音:shù),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 。最早見於戰國文字。本義是奴僕,引申指宮中小臣;假借指豎立;也用作人名。 [1]
豎,形聲字。從臤,豆聲。形旁臤本義與奴僕有關,表示豎字本義亦當與僕役相關;聲旁豆是食器之象,在豎字中表聲,豎與豆並舌音、侯部。古文字中大量見到豎字是在戰國,通行體是從臣、豆聲,一般作上臣下豆,個別的作右臣左豆,也有的豆或訛作王。由於臣與臤聲義並近,所以戰國時也出現了一定數量的從臤、豆聲字,但不及上臣下豆數量大。形旁臤中構件又或作攴,屬於形義皆近偏旁之通用,或作斤。《說文》籀文從「圖A」,構件殳與又、攴一樣,是形義皆近偏旁之互用。《說文》不從戰國通行體之從臣、豆聲,而以量少的從臤、豆聲為正,隸變後楷書作豎,主要是筆勢變化。隸變時出現了一個無理據的俗字豎(立非聲),但後來以它為正體,而淘汰了異體豎,而後豎被簡化為豎,成為現代漢語正體。籀文的隸定「豎」字由於極少使用,實際被自然淘汰。 本義是奴僕。鳳凰山168號漢墓竹簡:「牛車一兩(輛),豎一人。」馬王堆3號墓遣策竹簡:「馬豎五十人衣帛。」引申指宮中小臣。《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杜預註:「豎,左右小吏。」假借指豎立。《後漢書·靈帝紀》:「御殿後槐樹自拔倒豎。」用作人名,包山楚簡有「犯豎」,漢印有張豎、馮豎、臣豎等。
目錄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豎立也。從臤豆聲。䝂,籒文豎從殳。臣庾切文四,重一。 說文解字注 堅立也。 堅立謂堅固立之也。豎與對音義同,而豎從臤,故知為堅立。《周禮·內豎》鄭云:「豎,未冠者之官名。」葢未冠者才能自立,故名之豎,因以為官名,豎之言孺也。 從臤。豆聲。 臣庾切,古音在四部。 籒文豎。從殳。 文四重一。 康熙字典 《唐韻》臣庾切《集韻》《韻會》上主切。並音裋。《說文》:豎立也。《徐曰》:豆器,故為豎立。《後漢·靈帝紀》:槐樹自拔倒豎。《魏志·鍾繇傳》起偃為豎。 又《韻會》貞也。《字彙》:直也。 又《廣韻》童僕之未冠者。《列子·說符篇》:鄰人亡羊,請楊子之豎追之。《宋書·周朗傳》:婢豎無定科。 又內廷之小臣也。《周禮·天官》:內豎掌內外之通令,凡小事。註:豎,未冠者之官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註:豎,左右小吏。 又凡𤰞鄙者皆曰豎。《史記·留侯世家》:豎儒幾敗乃公事。《晉書·阮籍傳》: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又姓。《左傳·昭十六年》:鄭大夫豎柎。 又《韻會》通作裋。《史記·秦始皇紀》:寒者利裋褐。註:一作短,一作豎。謂褐衣豎裁為勞役之衣,短而且狹,故謂之短褐,亦曰豎褐。《荀子·大略篇》:衣則豎褐不完。註:僮豎之褐,亦短褐也。《集韻》或作𧞫。 又《正韻》《字彙補》並殊遇切。音樹。《通鑑》:龎涓曰:遂成豎子之名。胡三省讀去聲。《集韻》:籀作䝂。或作𠐊。俗作豎,非。
參考文獻
- ↑ 「豎」的讀音是什麼?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