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端方(清末)

端方

端方(1861~1911)清末大臣,金石學家。滿洲正白旗人,托忒克氏,字午橋,號陶齋,諡忠敏。光緒八年舉人,入貲為員外郎,歷督湖廣、兩江、閩浙,宣統元年調直隸總督,旋坐事劾罷,宣統元年起為川漢、粵漢鐵路督辦,入川鎮壓保路運動,為起義新軍所殺。有《陶齋吉金錄》《端忠敏公奏稿》等。

目錄

人物生平

入貲而仕

端方於咸豐十一年(1861)出生於一個滿洲貴族家庭。光緒八年(1882)由廕生中舉人,捐員外郎,後遷候補郎中。一度支持戊戌變法,但在變法失敗後又受到榮祿和李蓮英的保護,未受株連。光緒二十四年(1898),任直隸霸昌道。不久清廷在北京創辦農工商局,將其召還主持局務。端方趁此機會上《勸善歌》,受到慈禧賞識,被賜三品頂戴。

封疆大吏

此後,端方出任陝西按察使、布政使、並護理陝西巡撫。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占領北京,慈禧和光緒帝出逃陝西。端方因接駕有功,調任河南布政使,旋升任湖北巡撫。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代理湖廣總督,三十年(1904年),代任兩江總督。之後,他調任湖南巡撫。在歷任上述封疆大吏期間,端方鼓勵學子出洋留學,被譽為開明人士,「奮發有為,於內政外交尤有心得」。

出洋考察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端方被召回北京,升任閩浙總督,未及上任,便被派遣了更為重要的任務。9月24日,清政府受立憲運動影響,派端方和載澤、戴洪慈、徐世昌和紹英五大臣出使西方考察憲政,預備制定憲法。五大臣出發之日,革命黨人吳樾以自殺式炸彈,在正陽門火車站行刺,致使啟程之日推遲,徐世昌、紹英也被李盛鐸和尚其亨頂替。

12月7日,端方和戴鴻慈秘密出發,率領正式團員33人,從秦皇島乘海圻號軍艦赴上海,於12月19日下午轉乘美國郵輪赴日本。戴、端一行歷訪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丹麥、瑞典、挪威、奧地利、俄國十國,於次年8月回國。回國之後,端方總結考察成果,上《請定國是以安大計折》,力主以日本明治維新為學習藍本,儘速制定憲法。端還獻上自己所編的《歐美政治要義》,後世認為此乃中國立憲運動的重要著作。

端方之死

回國之後,端方出任兩江總督。宣統元年(1909年)調直隸總督。端方在慈禧出殯之時攔路拍照,被罷官。宣統三年(1911年),端方被委任為渝漢鐵路督辦,因欲與湖廣總督瑞澄爭功,強行將四川當地民辦鐵路收歸國有,激起保路運動。至9月,四川局勢瀕於失控,朝廷將四川總督趙爾豐免職,命端方署理,率新軍第八鎮第十六協第三十一標及三十二標一部入川鎮壓,至資州,11月27日新軍譁變,端方和其弟端錦為軍官劉怡鳳手下所殺。「……各軍士悉有死方於途之心……至資州又聞重慶獨立,成都亦將宣告獨立,各軍士相與謀……十月初七日,軍士借要餉為名直人方坐帳。先一日方之幕僚剽客已 盡逃,獨方與其弟二人在帳中……遂挾方與其弟偕行至天上宮……三十二標軍士,荊州人盧保清者,素驍健,揮刀直劈其頸,斷其半遂仆,更截之,其弟驟欲奔往,任永森拔指揮刀自後擊之,應手頭落。是日也,軍中歡呼雷動而資城人民安堵如恆雲。」(《補錄端方被殺之詳情》)。新軍砍落端方、端錦兄弟二人的頭顱後,為了「防腐」,把首級浸於兩個煤油桶內,在送回湖北的路上一路「展示」,最後交呈黎元洪邀功。清室追贈端方太子太保,諡忠敏;端錦諡忠惠。鄭孝胥在評論時人說:「岑春煊不學(學問)無術(權術),張之洞有學無術,袁世凱不學有術,端方有學有術。

個人成就

教育

端方是中國新式教育的創始人之一,他在代任兩江總督期間,在南京鼓樓創辦了暨南學堂。在任湖北、湖南巡撫期間,命令各道、府開辦師範學院。在任江蘇巡撫期間,決心革除陋習,下令各州縣照例奉送的紅包全數退回,用作選派兩名當地學生出國留學。

端方還是中國第一所幼兒園和省立圖書館的創辦人。他還派出了二十多名女生赴日本學習師範教育。

收藏

端方從政之餘,醉心於古玩收藏,是中國著名的收藏家之一,同伯希和等人保持着良好的關係。在出洋考察期間,他還收集了古埃及文物,是近代中國收藏外國文物第一人。

端方死於四川之後,其子弟因貧困,在1924年將其最著名的收藏——一套商朝青銅器以約20萬兩白銀的價格出賣給福開森。現在,該套青銅器仍存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清史文載

宣統改元,調直隸。孝欽皇后梓宮奉安,端方輿從橫衝神路,農工商部左丞李國傑劾之,坐違制免。既而御史胡思敬又彈其貪橫凡十罪,事下張人駿,覆奏入,以不治崖檢被訶斥,因已罷官,貸勿問。

三年,命以侍郎督辦川漢、粵漢鐵路。時部議路歸國有,而收路章條湘、川不一致,川人大嘩。川、鄂為黨人所萃,乘機竊發。端方行次漢口,亟入川,並劾川督趙爾豐操切。命率師往按,尋詔代攝其事。所過州縣,輒召父老宣喻威德。至資州,所部鄂軍皆變,軍官劉怡鳳率眾入室,語不遜,端方以不屈遇害。

端方性通侻,不拘小節。篤嗜金石書畫,尤好客,建節江、鄂,燕集無虛日,一時文采几上希畢、阮雲。

眾人悼念

祭文

左全孝祭文中稱:「……瑞澄以壓制亡國,趙爾豐以嗜殺毒川,公(指端方)力反二豎之所為,而福壽大不及瑞澄,受禍且烈於(趙)爾豐……依古今之常理,終有信於碧空。公暫屈於一隅,終必伸於大同……」

輓聯

作為一直深受端方提攜的光緒狀元張謇,所寫輓聯,更極陳惋惜之情:

物聚於好,力又能強,世所稱者,燕邸收藏,三吳已編《陶齋錄》;

守或匪親,化而為患,魂其歸半,夔雲慘澹,萬古同悲《蜀道難》!

詩作

1912年,民國元年,在日本留學的王國維揮筆寫下了一首悼亡詩《蜀道難》:

對案輟食慘不歡,請為君歌蜀道難。

蜀江委蛇幾千折,峰巒十二煙雲間。

中有千愁與萬冤,南山北山啼杜鵑。

借問誰化此?幽憤古莫比。

雲是江南開府魂,非復當年蜀天子。

開府河朔生名門,文章政事頗絕倫。

早歲才名揭曼碩,中年書札趙王孫。

簪筆翩翩趨郎署,繡衣一着飛騰去。

十年持節遍西南,萬里皇華光道路。

幕府山頭幕府開,黃金台畔起金台。

主人朱畢多時譽,賓客孫洪盡上才。

奉使山林絕馳道,幸緣薄譴歸田早。

寶華庵中足百城,更將何地堪娛老。 [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