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梅
端梅
端梅是一种稀少的梅科植物。主要用于盆栽观赏。又名赤蕙梅。叶性挺拔,花葶细长挺拔,超出叶架。为蕙兰中名种。为赤转绿梅瓣珍稀名贵品种。流传少,有人以“崔梅”或“端蕙梅”冒充之。产于中国浙江杭州。主要用于盆栽观赏。[1]
目录
基本信息
形态特征
三瓣头圆、边紧色绿,肩平,分窠或分头合背,蚕蛾兜捧心,舌大。花朵排列较密。被列入新八种之一,为蕙兰中名种。叶长40-50cm,宽1-1.4cm,叶质厚,叶幅宽阔,近似程梅,叶姿半垂,相当优美。花葶细长挺拔,超出叶架。外三瓣短脚圆头,瓣缘紧边,两侧萼平伸呈一字肩。内轮花瓣为蚕蛾兜捧心,国整光洁,掩护着散发幽香的蕊柱。
唇瓣为短而旦大的如意舌,舌面缀有艳丽的红色斑块。
花色翠绿,花品端正,可列人“蕙花新八种”之首位,为赤转绿梅瓣珍稀名贵品种。
分布范围
端梅产于中国浙江杭州。
主要价值
端梅主要用于盆栽观赏。
命名由来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出富阳双溪山,绍人金小龙所掘,杭州邵芝岩、吴恩元植。
据《兰蕙小史》介绍:于民国二年(1913年),由杭州卢长寿选出,售于吴恩元养育,到1919年复花,开10朵,花容端正,江南兰王亲自为之命名“端梅”。
对比介绍
1,“端梅”的花苞圆大,紫纹细一些,锋头为紫红色;“崔梅”的花苞尖长,紫纹略粗些,锋头也见紫色,乳白色更多些。
2,花苞开始小排铃时,“端梅”的苞壳显得偏绿,紫纹略淡一些,“崔梅”的苞壳颜色显淡黄绿,紫纹重些。
3,“端梅”的转色很好,花苞排铃后,只在花茎与小簪根部微见紫晕(有的小簪也偏紫一些,这与栽培条件和方法有关),应该说“端梅”是赤转绿中转色较好的一个品种;“崔梅”的转色差一些,往往显出浅紫红味来。
4,“端梅”与“崔梅”的排簪,“端梅”更紧密一些。
5“端梅”单莛的着花率较高,基本都在14朵以上;“崔梅”的着花率都在9朵以下,少有达到14朵的。
6,“端梅”的小箨圆厚,“崔梅”的小箨通常尖长。
7,“端梅”的外瓣里外转色较好,主瓣的瓣中根部有时能见到细紫红斑,两萼全都转为绿色;“崔梅”的外瓣瓣背中间可见紫红筋纹,三瓣内的瓣根部分可见紫红色细斑。
8,“端梅”的捧头扁软一些,呈扁平的三角状相对(大壮之草放花时捧头三角形相对很紧,弱一些的草放花时,捧头圆三角形相对,略能见到柱头),捧背相贴很紧,但不合背,中间露出一条细线般的缝隙,不见蕊柱,捧靠根部分离;“崔梅”的捧头厚重,为圆头凸起形,捧背缝隙较大,可见蕊柱体。
9,“端梅”的捧瓣黄化主要集中在捧头的内侧,黄化的面积小,黄化部分与绿色的捧背分界与对比度强烈;“崔梅”的捧头黄化面积比较大,捧背多呈浅黄绿色,分界与对比度不明显。
10,“端梅”如意舌初开仅见舌尖,开足后舌端两侧放宽,宽大平出而短,舌端不出捧头,口舌紧凑(舌与蕊柱头相距很近),舌上布满红苔;“崔梅”的龙吞舌,舌尖上翘,舌内呈小兜状,舌中红斑多呈三点状,大壮之株的“崔梅”舌瓣也能放宕,口舌略大一些,舌斑也能增多,但不如“端梅”的舌宽短和中窠的紧凑。
11,“端梅”的侧裂片的外部有一块明显的红斑块;“崔梅”的侧裂片外部没有明显的红斑块。这个特征非常明显。文中留下这两品单花彩照特写进行了对比,一目了然。
12,“端梅”一莛中无论着花多少,每朵花均为一致,单花没有形态与质的变化,我们通过最顶一朵可以看出,放足后花形花品非常稳定;“崔梅”大壮草的花形,在同一莛中可以看到明显的变化,下面的舌瓣虽然能出现放宕,越往上面龙吞舌形上翘越明显,尤其是最顶上一朵,完全是舌尖上翘的龙吞舌。从文中收录的“端梅”与“崔梅”的盆花对比中完全可以看清楚。
13,从草形上看,“端梅”的叶质厚硬宽长,比“崔梅”格外粗犷。
14,“端梅”与“崔梅”的叶芽虽同为绿色,但“崔梅”的叶芽绿色略浅淡一些。[2]
历史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出富阳双溪山,绍人金小龙所掘,杭州邵芝岩、吴恩元植。赤蕙梅。叶性挺拔,叶片2/3以上处开始半垂,叶片宽阔,叶脉细而白亮。赤壳包衣有绿锋尖,花梗绿底,有微紫红云,花柄淡紫。一梗着花8-15朵,小花柄短,花形十分端正,花序紧挤。外三瓣收根放角、紧边,瓣端增厚,俗称“有厚头”。分窠蚕蛾兜捧心,端圆光洁,刘海舌圆大而下宕,呈台帏形,红点呈块状,颜色鲜明。花形端正,花色翠绿。目前流传少,有人以“崔梅”或“端蕙梅”冒充之。特征: 三瓣头圆、边紧色绿,肩平,分窠或分头合背,蚕蛾兜捧心,舌大。花朵排列较密。被列入新八种之一,为蕙兰中名种。 叶长40-50cm,宽1-1.4cm,叶质厚,叶幅宽阔,近似程梅,叶姿半垂,相当优美。 花葶细长挺拔,超出叶架。外三瓣短脚圆头,瓣缘紧边,两侧萼平伸呈一字肩。内轮花瓣为蚕蛾兜捧心,国整光洁,掩护着散发幽香的蕊柱。唇瓣为短而旦大的如意舌,舌面缀有艳丽的红色斑块。花色翠绿,花品端正,可列入“蕙花新八种”之首位,为赤转绿梅瓣珍稀名贵品种。[3]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