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叢枝病
症狀
發病初期,少數竹枝發病。病枝春天不斷延伸多節細弱的蔓枝。每年4~6月間,病枝頂端鞘內產生白色米粒狀物,大小為5~8X3毫米。有時在9~10月間,新生長出來的病枝梢端的葉鞘內,也產生白色米粒狀物。病株先從少數竹枝發病,數年內逐步發展到全部竹枝。[1]
病原
病原子核Balansiatake(Miyake)Hara.竹叢枝瘤痤菌屬子襄菌亞門、核菌殼目。病菌於病枝梢端由菌絲和寄主組織共同形成白無能粒狀假子座。
發生規律
推測可能是接觸傳染。病害的發生是由個別竹枝發展至其它竹枝,由點擴展至片。有時從多年生的竹鞭上長出矮小而細弱的嫩竹。本病在老竹林及管理不良,生長細弱的生林容易發病。4年生以上的竹子,或日照強的的地方的竹子,均易發病。 [2]
分布與危害
竹叢枝病又稱雀巢病、掃帚病。分布河南、江蘇、浙江、湖南、貴州等省,但以華東地區為常見。寄主有淡竹、箬竹、刺竹、剛竹、哺雞竹、苦竹、短穗竹。病竹生長衰弱,發筍減少,重病株逐漸枯死,在發病嚴生的竹林中,常造成整個竹林衰敗。
防治方法
1、加強竹林的撫育管理,定期樵園,壓土施肥,促進新竹生長。
2、及早砍除病株,逐年反覆進行,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3、建造新竹林時,不能在病區挖取母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