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竹枝詞,是一種詩體,是由古代巴蜀間的民歌演變過來的。唐代劉禹錫把民歌變成文人的詩體,對後代影響很大。

竹枝詞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由於社會歷史變遷及作者個人思想情調的影響,其作品大體可分為三種類型:一類是由文人搜集整理保存下來的民間歌謠;二類是由文人吸收、融會竹枝詞歌謠的精華而創作出有濃郁民歌色彩的詩歌;三類是借竹枝詞格調而寫出的七言絕句,這一類文人氣較濃,仍冠以「竹枝詞」。之後人們對竹枝詞越來越有好感,便有了「竹枝"的叫法。

目錄

原文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1]

譯文

正是一場太陽雨後,兩岸楊柳搖曳,青翠欲滴,江面水位初漲,平靜如鏡。少女心情抑鬱地漫步在岸邊,忽然,一陣悠揚的歌聲從江上隨風飄來,仔細一聽,原來是久無音訊的情郎思戀自己的情歌。東邊陽光燦爛西邊雨綿綿,原以為是無情實則還有情。

譯文二

江邊楊柳,樹葉青青,江水平緩地流動,一葉輕舟在江上行駛。岸上少女忽然聽到舟中青年男子在對她唱歌。她從歌聲獲得的印象是,對方雖沒有更明確的表示,卻似乎有些情意。這真好象黃梅季節晴雨不定的天氣,說是晴天吧,西邊還下着雨;說是雨天吧,東邊還出着太陽,令人捉摸不定,是無「情「(晴)還是有「情」(晴)呢?

特色

竹枝詞,以吟詠風土為其主要特色,對社會文化史和歷史人文地理等學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竹枝詞「志土風而詳習尚」,以吟詠風土為其主要特色,故與地域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它常於狀摹世態民情中,洋溢着鮮活的文化個性和濃厚的鄉土氣息,這對於許多學科特別是社會文化史和歷史人文地理等領域的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史料價值。隨着近十數年來地域文化熱的升溫,竹枝詞也愈益受到世人的關注,各類竹枝詞資料集陸續編纂出版,其中,既有分地域編纂的,又有按年代彙輯者。前者以《中華竹枝詞》(雷夢水等編,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為代表,後者則有2003年出版的《歷代竹枝詞》(陝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