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1]是我國漢民族古老的吹奏樂器,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一般用十三根長短不同的竹管制成,用於吹奏。它由笙簧、笙笛、笙斗三個部分組成,由笙簧振動引起笙笛內的空氣振動而發音。

 

笙屬於簧片樂器族內的吹孔簧鳴樂器類,是世界上現存大多數簧片樂器的鼻祖

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透明,中音柔和豐滿,低音渾厚低沉,音量較大,具有中國民間色彩。而且在中國傳統吹管樂器中,也是唯一能夠吹出和聲的樂器。在和其它樂器合奏的時候,能起到調和樂隊音色、豐富樂隊音響的作用。在大型的民族管弦樂隊裡,笙有時還要用到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種笙。

目錄

歷史發展及簡介

笙是我國古老的簧管樂器,歷史悠久,能奏和聲。它以簧、管配合振動發音,簧片能在簧框中自由振動,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遠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國就已有了笙的雛型。在出土的殷(公元前1401~前1122)墟甲骨文中有「和」的記載。「和」即是後世小笙的前身。《爾雅·釋樂》記載:「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 在我國古代樂器分類中,笙為匏類樂器。《詩經》的《小雅.鹿鳴》寫道:「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可見笙在當時已經很流行了。從戰國到漢代的文獻中,共同記載着笙和竽兩種同類樂器。《周禮·春官》中有;「笙師,…··掌教(歙 )竽、笙、塤、龠、簫、篪、篴、管。」「笙」為官名,其職務是總管教習吹竽和笙等樂器。竽和笙的區別是:笙體小、簧少;竽體大、簧多。春秋戰國時期,笙竽是重要的吹奏樂器。竽還一度在宮廷、貴族或市民中廣泛地流行。東漢時期的《說文解字》記載竽為36簧。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中出土了一支竽,26管,並設有摺疊管,用於產生低音,簧是用銅片製成的。從出土的西漢百戲陶俑和東漢石刻百戲畫像中,也可看出竽在百戲樂隊中占有重要地位。隋唐時期竽還在,但在九、十部樂中已不用,而笙在隋九部樂和唐十部樂中的清樂、西涼樂、高麗樂、龜茲樂中均被採用。唐代湧現出許多演奏笙的名家,他們的技藝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唐代不少詩人還為笙寫下了詩作。到了宋代,竽則消聲匿跡,在教坊十三部中,只有笙色而無竽色。

笙的最初形式,同排簫相似,既沒有簧片,也沒有笙斗,是用繩子或木框把一些發音不同的竹管編排在一起的樂器,後來才逐漸增加了竹質簧片和匏質(葫蘆)笙斗。古代的笙,用葫蘆作笙斗,後來吹奏者覺得笙斗體大、質脆,吹奏費氣,於唐代以後改為木製,經過世代的流傳,最後銅斗又取代了木斗。在東漢的古籍里,記載笙的形制。《說文解字》中有:「笙,十三簧,象鳳之身」。《宋書·樂志》說:「十九簧至十三簧曰笙。」 隋唐時期的笙有19、17和13簧多種;後來又流行一種17簧義管笙,這種笙在17簧以外另備支「義管」供轉調時替換用。後來19簧笙也失傳了。 北宋景德三年(1006),宮廷樂工單仲辛製作19簧笙,此後19簧笙在宮廷和民間又得到了普遍的應用。明、清以來,流行的笙多為17簧、14簧(方笙)、13簧和10簧。現在民間使用的笙有13簧、14簧、15簧、17簧等多種,但以14簧、17簧最為流行。

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幾支戰國初期的古匏笙,這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笙,笙斗用葫蘆製作,笙嘴為木製、圓箭形,笙苗的排列呈前方後圓衛列式,在笙斗和笙苗上,都有黑漆朱描圖案,雖歷2400多年,但仍清晰可見。簧片為竹製,其形狀、製作和調音方法,與今日的銅簧片完全一樣,簧數為14、16和18等偶數,與早已發現的及古籍中所載的笙的簧數(多為13、17和19等奇數)不同,為研究笙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資料。北京智化寺保存的一件十七簧笙,笙管十七根,笙斗用牛角製作。通高51厘米、笙斗高8厘米、直徑8.5厘米。智化寺是明正統 (1436—1449)年間太監王振舍宅建造的寺院。寺內一直擁有一批擅長演奏管樂的樂僧,現存樂譜,年代最早的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第十五代僧永乾所抄。由於樂僧有嚴格的師承傳授,故其所傳的笙及其演奏方法,可能是明代民間實際存在的形式之一。故宮博物院藏有清代宮廷所用的十七簧笙,通高51.4厘米。木斗,另置長吹嘴,繪龍紋和雲紋,笙管也刻有紋飾。

我國的笙、竽在盛唐之時東傳日本,在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裡,現存我國唐時製作的吳竹笙、竽各兩支,假斑竹笙、竽各一支,皆為17管,其排列方法均呈馬蹄形,唯彎曲的吹嘴特別長,斗上都有油漆彩繪的人物或風景畫。古籍中所說竽為多管,而正倉院所存的唐俗樂使用的竽,則與笙同為17管。我國的笙對西洋樂器的發展,曾經起過積極的推動作用。笙最早就通過「絲綢之路」傳到波斯,1777年法國傳教士阿米奧又將笙傳到歐洲。

1780年,僑居俄國的丹麥管風琴製造家柯斯尼克,首先仿照我國笙的簧片原理,製造出管風琴的簧片拉手,自此管風琴才開始使用音色柔和悅耳的自由簧。18世紀末,俄國科學院院士雅·什太林,曾撰文稱讚笙是「最受歡迎的中國管風琴」。以後,又促進了其他自由簧樂器的產生[2]

種類

我國歷史悠久,地域遼闊,同一種樂器,在各個地區往往有不同的特點,我國的笙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圓笙 主要有17簧、21簧、24簧、36簧等,流傳的區域最廣泛。還有主要流傳於江蘇、浙江一代,用於江南絲竹的「蘇笙',雖與前邊所列的幾種不太一樣,但因其外形也是圓的,也歸入此類。

方笙 主要流傳於河南、山東、安徽的一部分地區。

蘆笙 主要流傳於西南少數民族。   改良笙 在傳統笙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有高音36簧鍵笙,中音和低音抱笙,小排笙等。其中36簧鍵笙既可用於合奏、伴奏,又可用於獨奏。抱笙和小排笙目前主要用於樂隊合奏和伴奏[3]

演奏技巧

傳統笙和改良笙技巧相同,改良笙的技巧以傳統笙技巧作為基礎。

笙的演奏技巧有:頓音,倚音,跳音,雙吐,三吐,碎吐,花舌,喉舌,顫音,復調,多種和音等。

花舌又分細花舌,粗花舌,爆花舌等種類

「在散板,華彩的地方是展現個人技巧的最佳時機」一個著名的日本指揮家曾說過。

最明顯的比如葫蘆絲,巴烏,竹笛等管樂,都用笙的技巧—雙吐三吐等。

笙的演奏技巧是所有吹奏樂器中最為豐富的,做為簧片樂器的鼻祖,笙技巧的影響下不僅大大豐富了管樂的表現力,在世界音樂也有積極的推動作用[4]

構造

笙的構造比較複雜。它是由笙斗、吹嘴、笙苗(又稱笙管)、笙角、簧片和腰箍等部件組成的。

笙斗圓形,笙斗和吹嘴制,焊接後合為一體。笙管上端有長方形或亞鈴形出音孔,下開圓形按音孔,下端與笙角相接。

笙角為紅木黃柏木制錐狀體,插人笙斗部分鑲簧片。簧片響銅製,長方形,其根部與簧片板連接,經過抹綠(用五音石磨出銅綠塗抹簧片,彌合簧縫,並可防鏽)和朱蠟(用蜂蠟、松香,硃砂或銀硃配製)點音(又稱點簧,置於簧片尖端,可調整音高)而成。

笙管依發音高低而長短有別,中下部用腰箍固定。右留缺口可容手指按音。

笙利用兩種振動的巧妙配合而發出優美的樂音:一種是有一定大小和一定厚薄的簧片的振動;一種是有一定長度和一定直徑的管中空氣的振動,這在科學上叫做「配合系」的振動。 笙是一種和聲樂器,除裝有簧片的笙苗能發出固定的音以外,按傳統習慣,音階中的每個音,都是由一套固定的和聲配合而成的,能同時發出雙音、3個音、4個音,有的笙最多到9個音,當然也可以吹出單音[5]

視頻

【中國傳統樂器】傳統笙

參考資料

  1. 笙是什麼意思,姓名網,2019-06-20
  2. 笙的歷史發展狀況簡介,新浪網,2012-04-27
  3. 笙的種類,新浪網,2009-12-11
  4. 笙的演奏技巧,人人文庫網,2009-12-11
  5. 笙的構造,藏樂坊,202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