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
目錄
內容簡介
《第七天》是中國當代知名作家余華繼《兄弟》之後,時隔七年後最新長篇小說。用荒誕的筆觸和意象講述了一個普通人死後的七日見聞:講述了現實的真實與荒誕;講述了生命的幸福和苦難;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比恨更絕望比死更冷酷的存在。
此書是《兄弟》之後七年 余華最新長篇小說,在當當網小說榜排名30位,深受讀者好評。 余華說:「與現實的荒誕相比,小說的荒誕真是小巫見大巫。」 「濃霧瀰漫之時,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虛混沌的城市裡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殯儀館,這是它現在的名字,它過去的名字叫火葬場。我得到一個通知,讓我早晨九點之前趕到殯儀館,我的火化時間預約在九點半。」 這是余華最新長篇小說《第七天》的開篇,給讀者留下了足夠大的懸念,一個走向殯儀館、將被火化的人,在死亡之後還能留給讀者什麼呢?這次余華用荒誕的筆觸和意象講述了一個比《活着》更絕望、比《兄弟》更荒誕的故事,讓讀者體會到一種寒冬臘月被囚禁於積年冰川里的寒冷,一種劇烈拉鋸式切膚的疼痛和虐心,一種茫茫荒野身心俱疲後無着無落的絕望。 《第七天》藉助一個死人赴死的魔幻故事外殼,將一段衍生於中國當代的殘酷寫真展現了出來。用文藝作品觸及讀者的心頭之痛似乎並非多有難度之事,而是在觸及之後還要留有餘響和餘震則變得鳳毛麟角。《第七天》中的「我」在餐館吃飯意外死亡,揭示了一種唐突的、貿然的命運降臨,它不寄託於非凡或者離奇的生活,而是對苦命的一種無可奈何。而這如何造成的,以及現實對悲劇性命運的反饋又是如何影響的,我們的作家連追問和冒犯的心思都沒有,在殘酷而凜冽的現實面前,自己的意志力和能力已率先被敲打得七零八碎。 余華的《第七天》把中國人的悲哀和善良都寫絕了。 ——北大教授黃燎宇 網友之所以會認為余華只是在做新聞剪報,是因為余華寫的是我們已經視而不見的日常生活,太真實,觸及了我們這個時代一些我們遠遠沒有講清楚、不願意講的東西。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張新穎 《第七天》是一個值得精細閱讀的文本,絕不是網傳那樣簡單的新聞堆砌和記錄。 ——北師大學教授張檸 《第七天》將視覺延伸到了整個社會,裡面反映了一群人物的悲慘命運,在小說中讀者能夠真實地看到渺小而平凡的自己。——青年作家賈飛
作者簡介
余華,1960年4月3日生於浙江杭州,當代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77年中學畢業後,進入北京魯迅文學院進修深造。1983年開始創作,同年進入浙江省海鹽縣文化館。 1984年開始發表小說,《活着》和《許三觀賣血記》同時入選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響的十部作品。 1998年獲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2005年獲得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現就職於杭州文聯。 1998年獲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 2002年獲澳大利亞懸念句子文學獎。 2004年10月,余華因心臟早搏,被迫休息了一個多月。《兄弟》上下兩冊基本消耗了作家兩年的時間。 2004年獲法國文學與藝術騎士勳章。長篇小說《活着》由張藝謀執導拍成同名電影。 2005年獲得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2008年憑藉作品《兄弟》,獲得第一屆法國《國際信使》外國小說獎。 余華並不是一名多產作家,他的作品以精緻見長。作品以純淨細密的敘述,打破日常的語言秩序,組織着一個自足的話語系統,並且以此為基點,建構起一個又一個奇異、怪誕、隱秘和殘忍的獨立於外部世界和真實的文本世界,實現了文本的真實。余華曾坦言: 我覺得我 ……更全作者介紹及作品合集閱讀見《余華作品集》
內容預覽
第一天 濃霧瀰漫之時,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虛混沌的城市裡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殯儀館,這是它現在的名字,它過去的名字叫火葬場。我得到一個通知,讓我早晨九點之前趕到殯儀館,我的火化時間預約在九點半。 昨夜響了一宵倒塌的聲音,轟然聲連接着轟然聲,仿佛一幢一幢房屋疲憊不堪之後躺下了。我在持續的轟然聲里似睡非睡,天亮後打開屋門時轟然聲突然消失,我開門的動作似乎是關上轟然聲的開關。隨後看到門上貼着這張通知我去殯儀館火化的紙條,上面的字在霧中濕潤模糊,還有兩張紙條是十多天前貼上去的,通知我去繳納電費和水費。 我出門時濃霧鎖住了這個城市的容貌,這個城市失去了白晝和黑夜,失去了早晨和晚上。我走向公交車站,一些人影在我面前倏忽間出現,又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