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等待效應是中國的一個學術名詞。

漢字是世界上比較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1],也是我們國家優秀文明歷史的象徵,一直沿用至今,一個簡單的文字也道出了我國人們的聰明才智[2],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成就了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輝煌。

目錄

名詞解釋

由於人們對某事的等待而產生態度、行為等方面的變化,這種現象稱等待效應。在教學中,優秀教師常常利用這種效應的作用,使學生產生一種對新課文或新學單元的等待心理,以促進學生自己去自學。這就有助於上下課文或前後單元的連續,更為重要的是它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態度和行為發生積極的變化。在管理中,優秀管理者常常利用這種效應的作用,使員工產生一種對新任務的等待心理,以促進員工的工作興趣、態度和行為發生積極的變化。在認知對象的過程中,由於人們對它的等待產生態度、行為等方面的變化,這種現象稱之為等待效應 。

等待效應產生的原因

(1)認知心理失衡。

心理失衡就是內心的矛盾感,這種矛盾感會成為改變態度、行為的動力。在等待過程中,人們想認知的對象一下子不見了,而且人們想認知的強度很強,因此,內心矛盾感就越強,從而達到按捺不住、自主行動的程度,不能自主行動有效時就會產生消極的態度,如電視劇正看到興致時,突然來個暫停,插播廣播,此時人們感到無奈無助,只好忍受看廣告的痛苦,或罵廣告、罵電視台,或稍作閉目養神等待看下去。可見,心理失衡可引起人們內心的不舒適感,而人們又有調和矛盾恢復平衡的自然趨勢,可以用改變行為態度來適應新信息,或是改變新信息來適應自己的行為。

(2)利用懸念的等待作用。

懸念,一般是指對那些懸而未決的問題或現象的關切心情。而懸念往往能激人好奇,催人思索,也就是它既能激發興趣,又能啟動思維。因為它是出於人們預料,或是充滿矛盾情結,或是讓人迷惑不解,而造成了一種心理上的焦慮、渴望和興奮,就想打破沙鍋問到底,儘快知道謎底,而這種心態就是由懸念的等待產生的。因此說,沒有懸念的等待因素,等待效應就很難產生。

在學校導學育人過程中,等待效應也時常發生。有時產生積極作用,如講課講到生動、精彩處時嘎然而止,使學生產生等待的積極作用。有時也會產生消極作用,如處理某學生久拖未決時就可能產生消極的等待效應。因此,學校教師一定要運用好等待效應的導學育人技術。下列導學育人對策可供參考。

首先,學校教師要學會運用懸念來打造等待效應。懸念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等待效應的大小與正負。因此,對懸念的選擇與設置是至關重要的。懸念的選擇與設置要注意如下幾點,一是設置的懸念要能起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二是設置的懸念要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三是設置的懸念要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四是設置的懸念要使學生明確等待的目的。否則,即使設置了懸念,也不會產生好的等待效應。

其次,學校教師要學會運用心理失衡來大造等待效應。心理失衡的強度與等待效應可以說是成正比例關係,最起碼在中等強度範圍內如此。因此,上述所提到的懸念如能使學生的心理失衡越大,其等待效應越大。當然,大到一定程度,就可能背道而馳。如郊遊、參觀、競賽等,久而未動就可能對此不感興趣,就可能反向而行,要麼學習無精打采,要麼懶的參加這些活動。因此,學校教師一定要設置出一系列經過學生艱苦努力即能摘到果實的懸念,既不能摘不到果實,從而失去等待效應的積極意義。

第三,學校教師還可以選擇最佳的等待效應時間。等待時間過久不利於積極的等待效應的產生。等待時間過久,就可能產生煩人情緒,出現消極的等待效應。等待效應最佳時的另一層含義是,有些內容很重要,十分需要運用等待效應的應用技術,而有些內容是根本不需要等待效應技術的運用。因此,學校教師在導學育人活動中就要找出這些需要運用的內容,在最佳時間進行運用。如前面講到的懸念,還有學生急盼的事件等,都是最佳的應用時。

排隊等待心理十原則

對排隊等待心理的實驗主義研究(Empirical Research)最早至少可以追溯到1955年。其中, David Maister在1984年對排隊心理作了比較全面的總結和研究,他提出了被廣泛認可和採用的顧客等待心理八條原則:

1. 無所適事的等待比有事可乾的等待感覺要長(Unoccupied waiting feels longer than occupied waiting);

2. 過程前、過程後的等待的時間比過程中等待的時間感覺要長(Pre-process and post-process waits feel longer than in-process waits);

3. 焦慮使等待看起來比實際時間更長 (Anxiety makes waits seem longer);

4. 不確定的等待比已知的、有限的等待時間更長(Uncertain waits are longer than known, finite waits);

5. 沒有說明理由的等待比說明了理由的等待時間更長(Unexplained waits are longer than explained waits); 6. 不公平的等待比平等的等待時間要長(Unfair waits are longer than equitable waits);

7. 服務的價值越高,人們願意等待的時間就越長(The more valuable the service, the longer people will wait);

8. 單個人等待比許多人一起等待感覺時間要長(Solo waits feel longer than group waits);

另外,在此基礎上M.Davis及J. Heineke在1994年和P.Jones及E.Peppiatt在1996年分別對顧客排隊等待心理理論作出了兩條補充:

9. 令人身體不舒適的等待比舒適的等待感覺時間要長(Phy-sically uncomfortable waits feel longer than comfortable waits);

10. 熟悉的等待比熟悉的等待時間要長(Unfamiliar waits seem longer than familiar ones);

總的來說,這十條原則可以作為實施認知管理的理論依據。消費者的滿意度取決於消費者的認知和消費者預期之間的關係。當消費者對現實情況的認知大於或等於原來的心理預期,消費者就會滿意。因此,企業如果能通過採取措施來對消費者等待的認知產生正面影響,以超過或滿足消費者原來的預期,這樣目的就達到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