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文化(史佩璐)
作品欣賞
筷子文化
朋友在微信上發來一則笑話,說是和習慣直接用手抓取食物來吃的某國朋友爭論筷子與手哪個更方便取食不同性狀的食物。對方執意說直接用手最科學,可以適應各種環境且適應任何形狀的食物。於是,便請對方吃火鍋……
「哈哈,事實勝於雄辯,智慧,智慧……」我回復道。
筷子是中國人必備餐具,已有三千年的歷史,它即是一種傳統,也是美食文化的象徵,就像接力棒,載着中華民族的文化和情感,將祖先的文明代代相傳,從遠古流傳到現在。蔡元培就曾說過:「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也用刀叉,不過,我們中國人是酷愛和平的民族,總覺得刀叉是殺人的武器,使用它吃飯菜太不文雅,所以從商朝時起就改用『匕』割肉,用箸夾菜。後來烹飪改進,筷子可以夾肉,『匕』就不再用於席上。」
筷子,古時稱之為「箸」,雖只是兩根細長的棍子,可挑、夾、撥、拌、扒、翻、攪樣樣能應對。使用筷子需要一些技巧,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控制上面一根筷子,無名指則將下面的筷子固定住。夾取食物時,拇指、中指捏住上面的筷子活動,便能將想吃的食物送到口中。說起來簡單,可因個人所擅長的差別,需要練習的時間不盡相同,有些兒童數年才能熟練使用筷子,那些善用者自然是得心應手,使其在餐桌的碗盤之間靈活地大顯身手。
據說,用筷子夾食物,會牽動30多個關節和50多條肌肉,並且與腦神經有關。因此,用筷子吃飯不僅能使人手巧,還可以訓練大腦的靈活。
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曾說起筷子:「如此簡單的兩根東西,卻高妙絕倫地應用了物理學上的槓桿原理。筷子是人類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熱、不怕寒凍,真是高明極了。」
筷子雖只是餐具,卻承載着中華民族豐厚的文化習俗,直到今天,一些地方依然保留着結婚時送新人筷子的風俗,取其「珠聯璧合,快生貴子」、「成雙成對、永不分離」之意。送孩子筷子,則寓意「快長快長」。送商友筷子,寓意「雙木成林,合作長久」。
伴隨着筷子成為必不可少的餐具,餐桌禮儀也逐漸形成,從中也折射出很多中華民放的傳統美德。在唐五代時期就有這樣的習俗,吃飯時,在長輩未下筷夾菜之前,不得搶先下筷。而在今天,中國人的餐桌禮儀也多與筷子有關,譬如忌長短不一,忌舉筷不定,忌用筷子在盤裡扒拉夾菜,忌用筷子指人,忌嘬筷子、舔筷子,即用筷子夾菜時湯汁淋一桌,忌將筷子插在飯菜上,忌用筷子敲碗碟等等,用筷子的禮儀便是中國筷子文化的一面,筷子中也蘊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
筷子是象徵中華文明的一種符號,就其造型來說,筷子長為7寸6分,寓意人有七情六慾。筷子一頭方一頭圓,則表示着「天圓地方」。圓頭入口,代表民以食為天。一對有兩根,此為陰陽。用餐時,兩根相互配合,此為一中有二,二者合一,即突顯一個「和」字。
當家人圍座餐桌,溫暖便通過筷子入嘴入懷;三五好友相聚,友情便通過筷子入齒入心;獨自一個吃飯,筷子如親似友陪伴,和你一起品味苦辣酸甜。筷子,在夾起食物的同時,也連接着我們的情感。
歌中唱的「一支筷子輕輕被折斷,十雙筷子牢牢抱成團!」大道至簡,道出了中國精神。筷子,不僅凝聚了中華傳統民族精神,同時也濃縮了幾千年的璀璨文化。
小小一雙筷子,蘊含着值得我們驕傲的中國文化,承載着我們寓意其中的情感。
作者簡介
史佩璐,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