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海圖編
《籌海圖編》,記載中國明代抵禦倭寇事宜的著作,亦為造船、航海、中外關係史方面的重要參考文獻。題名胡宗憲著,實出自其幕僚鄭若曾之手。版本最早為明天啟刻本。今常見版本有《四庫全書》本和《玄覽堂叢書》本等。《籌海圖編》原為《鄭昇陽雜著》之一編,後獨立成書。
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共13卷,分為8個部分:1.輿地全圖和沿海沙山圖。2.王官使倭略、倭人入貢事略和倭國事略。3.廣東、福建、浙江、直隸、登萊五省沿海郡縣圖、倭變圖以及兵防官考和事宜。4.倭患總編年表。5.寇跡分合圖譜。6.大捷考。7.遇難殉節考。8.經略考。其中卷1、卷3至卷7輯有大量的沿海地圖,詳細描繪了明朝沿海諸州縣的港澳礁洋之形勢,以及當時沿海地區的行政、軍事設置,在圖後還附有介紹沿海各大小港口的地形、吃水深淺等情況的文字說明。卷2的「王官使倭事略」中,附有「入倭針經」,詳細記載了自江蘇太倉駛往日本、自福建駛往日本的航行路線。卷13「經略考」中,介紹了當時的廣東船、大頭船、尖尾船、大福船、海滄船、開浪船、滄山船、沙船等17種大小船型。其他如中日兩國貢道互市等海上交通貿易史料亦十分豐富。
本書資料豐富,圖文並茂,是研究中日關係史、海上交通史以及明代航海路線與技術史的不可多得的資料。《四庫全書總目》評價其所載平倭諸捷時說:「大端與明史紀傳均相符合。……經略考三卷,內凡會哨鄰援招撫城守團結保甲宣諭間諜貢道互市及一切海船兵仗戎器火器,無不周密。又若唐順之張時徹俞大猷茅坤戚繼光諸條議,是書亦靡不具載。於明代海防,亦云詳備。蓋其人雖不醇,其才則固一世之雄也。」
作者簡介
胡宗憲(?—1565),字汝貞,號梅林,績溪人。明嘉靖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在浙江督師剿倭寇。後被言官彈劾,下獄而死。鄭若曾,字伯魯,號開陽,崑山人。嘉靖初貢生。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1]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2]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籌海圖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古籍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16-07-26
- ↑ 專著和論文哪個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