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簡吟
《簡簡吟》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廣為流傳的經典詩作之一,詩中描述了一位貌美不凡,身材絕佳,穿着光鮮,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大家閨秀的少女形象。少女的過早夭折,同時表達了詩人對紅顏易碎,世事無常,越是美好的東西越是容易很快逝去的無奈之情。
《簡簡吟》 | |
---|---|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作品 |
如此才貌異人,天賜稟賦的豆蔻少女卻過早夭折,泯然世間。表達詩人對美好事物不能長久的惋惜與無奈。
目錄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簡簡吟
創作年代;唐代
作品出處;全唐詩
文學體裁;樂府
作者;白居易
本段全文
《簡簡吟》[1]
蘇家小女名簡簡,芙蓉花腮柳葉眼。
十一把鏡學點妝, 十二抽針能繡裳。
十三行坐事調品,不肯迷頭白地藏。
玲瓏雲髻生花樣,飄颻風袖薔薇香。
殊姿異態不可狀,忽忽轉動如有光。
二月繁霜殺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
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
恐是天仙謫人世,只合人間十三歲。
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2]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
白居易,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3075篇詩文
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含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與李白、杜甫一起被後人並稱為唐代「三大詩人」。有《白氏長慶集》。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諡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後世頗有影響。是我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
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於洛陽,享年75歲,贈尚書右僕射,諡號「文」,葬於洛陽香山。白居易去世後,唐宣宗李忱寫詩悼念他說:「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著有《白氏長慶集》,共有七十一卷。[3]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