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毅
管毅,原名關東升,學名關管羽。1915年(民國4年)出生於遼寧省本溪縣牛心台大濃湖村一個滿族家庭。父親關恩連是個忠厚農民,一家五口,靠幾畝薄田為生。
管毅自小聰明,又是長子。一家人節衣縮食供他上學念書,期望他長大成人,光耀門庭。1927年他12歲時,以優異成績考入了本溪縣柳塘第一小學(高小)。他讀書刻苦,品學兼優,深得老師的賞識。後因其父、其弟病死,在管毅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深深的創傷。他暗下決心,長大後一定要學醫,為家人、為窮苦人治病。在親友的幫助下,他開始了求醫學徒的生涯。他在本溪湖濟民醫院潛心學習了幾年後,於1933年在橋頭小鎮開了一處小診療所,名為「早春醫院。」
這時日寇的鐵蹄踐踏了東北,本溪湖、橋頭、南芬、連山關、牛心台一帶分別駐紮了偽警憲兵和關東軍守備隊。管毅對日偽統治極為不滿。他對母親說:「-奴的氣我受不了,我已不能再呆下去了,得趕快逃出魔掌。」母親聽了這話,心裡明白了大半,但又怎能捨得關家這顆獨苗。可又一想,不讓他走,早晚要落到日偽手裡。就果斷地對兒子說:「孩子,你儘管去吧!忠孝難以兩全。為國盡忠這個理我曉得,沒有國那有什麼家,你既然是為了救國,為了今後有好日子過,你就去吧。」1935年,管毅離別母親,投奔到黑龍江省林口縣他伯父關恩清家,在那裡以行醫為生。
林口縣刁翎街一帶,有日本討伐隊駐紮,也有抗日聯軍活動。管毅的醫院不大,卻十分引人注目,登門求醫者紛至沓來。管毅藉此廣結四方人士,並與地下黨建立了秘密聯繫,為抗聯購買藥品,醫治傷員,得到地下黨的信任。在黨的幫助下他參加了「反日會」(後改為抗日救國會),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把醫院變成地下黨和抗聯的秘密聯絡點。為不引起敵人的懷疑,更好地隱蔽自己,他還與幾個偽警官結為「金蘭之友。」
1936年秋,抗聯五軍從寧安縣東南的抗聯根據地往北轉移,越過鐵路後,曾一度在林口縣境內活動。在此期間,管毅積極為部隊傳遞情報、送藥治傷,來往頻繁,逐漸引起了敵人的注意。有一天,管毅被秘密地請到徐家屯,為抗聯五軍一師師長關樹范治傷。夜裡,一張爬犁悄悄地將管毅的妻子及孩子接到徐家屯。管毅向愛妻表白了參加抗聯的決心。管毅的妻子說:「咱們好不容易開了個小醫院,生活還能過得去,你為什麼非得撇下我們母子呢?」管毅體諒她的心情,耐心地對她解釋:「到抗聯抗日,就是死了也光榮。你回老家和母親一起把孩子拉扯大。如果我有個三長兩短,等孩子長大以後,一定告訴他們,爸爸是為了抗日救國……。」翌日拂曉,管毅作為抗聯五軍的軍醫隨着隊伍出發了。在寒風刺骨的深山老林中露營,既無被褥禦寒,又不能點火取暖,生活十分艱苦。管毅此時擔任五軍軍醫處副處長兼後方醫院院長。當時的後方醫院非常簡陋,既無病床,又無設備。傷病員分散在各處密營里的治療點之中。管毅既是負責人,又是外科手術醫生。哪裡有傷員,他就得奔到哪裡。他經常巡回醫療,馬不停蹄地為傷員治療。
一次,一位戰士在戰鬥中負傷,子彈留在身上,當時沒有-藥,但子彈還必須取出來。為了減輕傷員的痛苦,他一邊給傷員喝點「大煙土」止痛,一邊給傷員講故事,分散其注意力,並鼓勵說:「勇敢些,再咬咬牙,挺一挺,馬上就好。」他的動作既輕又快,子彈很快就取出來了。
由於他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真誠的革命精神,組織批准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為適應野外戰鬥治療的需要,他刻苦鑽研醫術。利用繳獲的大煙土配製了一些消炎止痛藥,給戰士治療痢疾、腸炎、腹泄、霍亂、傷寒等各種疾病,並用人參配製中藥,治療肺氣腫、氣管炎、喘息等病,他還採集一些草藥,用土方配製成藥,治療頭疼腦熱等病,平時還想方設法採集食物,為傷病員增加營養。
1938年7月,西征部隊經過千難萬險,終於甩掉追兵突出了重圍,穿過原始森林,渡過牡丹江,一舉打下了葦河、蘆山,到達三道通站住腳,創建了新的根據地。不久,部隊又繼續西進,五軍二師經珠河(今尚志縣)、亞布力到五常,管毅領導的軍醫院也隨軍戰鬥。
部隊攻打五常縣時,戰鬥異常激烈,因城防堅固,火力較強,我軍久攻不下,傷亡很大。管毅在戰鬥中不顧個人安危,出生入死搶救傷員。不幸在戰鬥中中彈犧牲。
管毅這位年僅23歲的抗聯軍醫,在與日本侵略者作戰中以他年輕的生命實現了以醫報國的夙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