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米格-17戰鬥機

米格-17戰鬥機(北約代號「壁畫」)是一款由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和生產的戰鬥機。它是一架單引擎戰鬥機,其基本型號只有一名飛行員,中單翼。此外它還有可伸縮的起落架和加壓座艙。它是基於米格-15戰鬥機[1]的經驗研製的。此款戰機除了蘇聯以外還授權大量共產主義國家進行量產因此有眾多不同的衍生型。它後來被米格-19戰鬥機取代。中華人民共和國仿製的米格-17稱為殲-5

目錄

研製

與大多數其它蘇聯戰鬥機不同的是米格-17不是經由於蘇聯空軍或者防空部隊招標而產生的,而是米格設計局自行進行的改良方案;米高揚決定改善米格-15的缺點,尤其在高速飛行下米格-15飛行性能極差的缺失。由於空氣動力學的缺陷,米格-15在穿過音障時會發生機翼脫落和其它效應,這大大影響了它的使用能力。米格-15的另一個不足在於它容易在運動中進入尾旋。而且通過實驗證實即使使用更強大的引擎,米格-15依然不能達到超音速,原因是機翼的後掠角的不足。因此1949年1月決定開始研究克服米格-15的空氣動力學不足。由此產生了代號為SI的戰術戰鬥機的項目。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代號為SP-2的全天候戰鬥機的項目。這兩個項目使用相同機翼,其目的也基本上一致。

米高揚與俄羅斯中央空氣流體動力研究院合作研製了一個機鼻進氣,比過去細長了許多和加強了的機翼。為了加強機翼的強度它的邊緣被加寬。機翼前緣內側後掠角49°,外側改為45°30』,兩種不同的後掠角度設計一是為了配平的需要,二是需要配合來自米格-15的機身結合構造。為了使得飛機不「過分穩定」,其兩個機翼之間呈-3°的上反角。每邊的三個翼刀限制沿翼展方向的氣流,改善了副翼的性能。

與米格-15相比最內側的翼刀更加靠近機身。在最外邊又加上了第三個翼刀。副翼加大和加強,機翼後緣使用傅勒式襟翼。

新機型的基礎是米格-15bis,前半部到第13號框架沒有變,從這裡裝上機翼。SI-1的引擎裝設由一台無後燃器的克里莫夫VK-1。機身後半部延長了90公分,所以整個機身的長度為8,805毫米。減速板位於機身的左右下方,在原型機上總面積為0.522平方米。最大後掠角達50°。相對於米格-15bis其升阻比從13.9:1降低到13.6:1[2]

1949年初最初的三架原型機的開始製造。SI-1於1949年7月竣工。由於許多事後的加工直到1949年12月才用卡車運輸到格羅莫夫試飛院。

最初裝入的引擎被證明無法使用必須更換,因此首飛被拖延。1950年1月14日原型機進行處女航。一開始試飛很成功,證明米格-17在穿音速時的飛行性能比米格-15好。2月1日它在2.2千米的高處達到了每小時1114千米的速度,這相當於馬赫1.03。此後他們使用原型機測試它的運動性能。但是3月20日卻發生了一次災難。試飛員已經結束了他的試飛任務,從11千米的高空開始下降。在約五千米的高度飛機突然進入俯衝,試飛員完全喪失了對飛機的控制之後撞擊到地面上,飛機全毀,試飛員當場喪生。俯衝的原因一開始不明,因為試飛員沒有時間使用無線電報告狀況。

1950年3月開始使用SI-2繼續試飛。試飛實驗一直到1950年末。

1951年8月25日蘇聯政府決定批量生產。1951年9月1日六座工廠開始生產工作。

視頻

米格-17戰鬥機 相關視頻

米格17戰機空中機動展示,發動機加力,尾焰噴射

參考文獻

  1. 成名之作 米格-15戰鬥機,360個人圖書館,2015-09-20
  2. 米格-17戰鬥機,新浪網,2018-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