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米歇爾·德·蒙田

米歇爾·德·蒙田

中文名: 米歇爾·德·蒙田

外文名: Michel de Montaigne

國 籍: 法國

出生日期: 1533年

逝世日期: 1592年

職 業: 思想家、作家

代表作品: 《隨筆集》(也叫《嘗試集》,《蒙田散文》)

米歇爾·德·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1533—1592),文藝復興時期法國思想家、作家、懷疑論者。閱歷廣博,思路開闊,行文無拘無束,其散文對弗蘭西斯·培根、莎士比亞等影響頗大。以《隨筆集》(Essais)三卷留名後世。所著《隨筆集》三卷名列世界文學經典,被人們視為寫隨筆的巨匠。[1]

目錄

介紹

蒙田的母親是西班牙人的後裔,父親則是法國波爾多附近的一個小貴族,當時的貴族不看重學問,以從戎為天職,所以蒙田常常說他不是學者;他喜歡給人造成這樣一種印象:他不治學,只不過是「漫無計劃、不講方法」地偶爾翻翻書;他寫的東西也不潤色,不過是把腦袋裡一時觸發的想法記下來而已,純屬「閒話家常,抒寫情懷」;從他的代表作《隨筆集》里完全可以看出他的這種寫作心態和風格,其實他當時萬萬沒有想到,這正符合當代讀者的閱讀需要和審美情趣。 蒙田在37歲那年即繼承了其父在鄉下的領地,一頭扎進那座圓塔三樓上的藏書室,過起隱居生活來了。蒙田把自己的退隱看作是暮年的開始,是從所謂「死得其所之藝術」的哲理中得到啟示的。其實他退隱的真正原因是逃避社會,他讚美自由、靜謐與閒暇,嚮往優遊恬適的生活,不過他的隱居生活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的,他除了埋頭做學問而外,還積極從事寫作,自1572年開始一直到1592年逝世,在長達20年的歲月中,他以對人生的特殊敏銳力,記錄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發展歷程,陸續寫出了這部宏篇巨著,為後代留下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 蒙田的名聲在十七世紀已遠播海外,在英國,培根的《散文集》就深受蒙田的影響。在十七世紀上半葉那個古典主義時代,有人認為他那結構鬆散的散文不合人們的口味,然而到了十八世紀,他又聲名鵲起,著名作家、哲學家狄德羅欣賞蒙田的散文恰恰在於所謂的「無條理」,認為「這是自然的表現」。有些作家、思想家和藝術家的思想似乎特別複雜,具有許多不同的層面,因此對於後代的各式各樣的人都具有無窮無盡的引力,大概這就是包括蒙田在內的古代大師的秘密。經過四百餘年的考驗,歷史證明了蒙田與莎士比亞、蘇格拉底、米開朗琪羅一樣是一位不朽的人物,他的隨筆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是「世上同類體裁中絕無僅有的」。

生平

生于波爾多附近的佩里戈爾(現在的多爾多涅省),為家中長子。家族為殷實商人,從事魚、酒的國際貿易。家中信奉天主教,蒙田一生堅持舊教信仰,但有幾個弟妹後改奉新教。其父在意大利當過兵,吸收了一些新穎的教育思想。六歲以前寄宿在農村家庭,以農民夫婦為教父母,並由只說拉丁文的老師教導,因此以拉丁文為母語。少年時代,在吉耶訥學院(Collège de Guyenne)習希臘文、法文、修辭術,因拉丁語流利,多在拉丁劇中擔任主角;後來到圖盧茲(一說巴黎)習法律。 1557年起在波爾多最高法院(Parlement de Bordeaux)任職,並認識博埃蒂(Étienne de la Boétie),成為莫逆。1561年至1563年在查理九世的宮廷出入。1563年博埃蒂離世,大受打擊。1565年成婚,兒女多夭折,唯一女長成。1568年父親離世,襲其封號與領地,成一家之主。1571年起退居蒙田堡(Château de Montaigne),潛心寫作。 宗教內戰期間,為舊教的亨利三世和新教的納瓦拉的亨利居間調停。1578年起為腎石所困擾,1580年至1581年游法國、德國、奧地利、瑞士、意大利等地,散心之餘,尋找療法。回國後出任波爾多市長直至1585年,並繼續增修《嘗試集》。59歲病逝於蒙田堡。

作品

為完成父親的遺願,將西班牙神父兼醫生塞朋德(Raymond Seybond)的著作《自然神學》(Theologia naturalis)由拉丁文譯成法文。1564年該書的序文被教會列為禁書,但蒙田將序文部分大幅修改,譯本也在1569年順利出版,後來被多次翻印。 首兩卷《隨筆集》在1580年出版,三卷版付梓於1588年,死前蒙田還在病榻上增訂該書。學者習慣將蒙田的思想分為三個階段(儘管未必準確):斯多葛時期(1572—1574年)、懷疑主義危機(1576年)、伊壁鳩魯時期(1578—1592年)。三個階段的思想也粗略反映在三卷《隨筆集》中,卷二的《為塞朋德辯護》(Apologie de Raymond Sebond)一文,被認為代表了蒙田的懷疑主義思想,該篇也是《隨筆集》里最長的一篇(後世很多出版商將這一篇獨立成書)。 後人也將蒙田的《旅遊日誌》(Journal de voyage)和書信(現存39封)整理、出版。 《蒙田隨筆全集》共107章,百萬字左右。其中最著名的一篇為《為雷蒙·塞蓬德辯護》,充分表達了他的懷疑論的哲學思想。 與其在這個浮躁與膚淺的社會裡行屍走肉般地遊蕩下去,毋寧讀一點有思想、有內容的書,那麼這本《雷蒙·塞邦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一章就是《為雷蒙·塞蓬德辯護》)。對於乾裂的心田,它可以說是一注清泉。在蒙田當年的法國,由於長達三十年的宗教戰爭,使法國人民長期處於苦難之中,法國人對暴力感到了厭倦,對洋溢在《蒙田隨筆文集》中的智慧大加讚賞,《蒙田隨筆文集》因此成為許多法國「正直人的枕邊書」,滋潤過許多法國人的心田。 蒙田以博學著稱,在全集中,日常生活、傳統習俗、人生哲理等等無所不談,特別是旁徵博引了許多古希臘羅馬作家的論述。書中,作者還對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寫與剖析,使人讀來有娓娓而談的親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學趣味。它是十六世紀各種思潮和各種知識經過分析的總匯,有「生活的哲學」之美稱。書中語言平易通暢,不假雕飾,在法國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開創了隨筆式作品之先河。 這部作品卷帙浩繁,用古法文寫成,又引用了希臘、意大利等國的語言,以及大量拉丁語,因此翻譯難度相當大。本社積累了組譯出版《追憶似水年華》的成功經驗,採用了蒙田死後於1595年經過增訂的定本,於1993年開始組譯,歷經四年之久,分成三卷一次推出。這是蒙田隨筆的第一個全譯本,參與該書的譯者都是研究和翻譯法國文學富有經驗的學者,為譯出蒙田隨筆特有的思想火花和語言魅力,各位譯者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翻譯態度是極為嚴謹的,讀者可以從中真實地窺見到蒙田的思想、風格及他所生活的時代的風俗民情蒙田在文中論述的有些觀點也許未必正確,但讀者可以從隨筆的總體上吸收他的思想和藝術精華,並收到啟智怡情的功效。

語錄

生存乎他人的意志,死則存乎自己的意念。 知道自己說過或做過什麼蠢事,實在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們還必須廣泛的學習、更重要的一課:我們不過是個蠢蛋。 事先考慮死亡就是事先考慮自由。誰學會了死亡,誰就是學會了不做奴隸。懂得死亡的道理可以幫助我們擺脫一切束縛和制約。那些明了喪失生命並不是件壞事的人,肯定會坦誠自若地面對生活中的任何事情。

評價

愛默生在日記中提到《隨筆集》:「剖開這些字,會有血流出來;那是有血管的活體。」(Cut these words, and they would bleed; they are vascular and alive.) 尼采談到蒙田:「世人對生活的熱情,由於這樣一個人的寫作而大大提高了。」(Dass ein solcher Mensch geschrieben hat, dadurch ist wahrlich die Lust auf dieser Erde zu leben vermehrt worden.) 房龍在評價蒙田《隨筆集》時說:大臣們的演講和政治哲學家的論文極少受人歡迎,但蒙田的書卻在以智慧之士座談會的名義下聚在一起的文明人中閱讀、翻譯和討論,並且持續達三百多年之久。 德·塞維尼夫人對蒙田的魅力讚不絕口:「我有許多好書,蒙田當屬最佳,他們絕對不會愚弄你,你還需要什麼呢?」 查理·索雷爾稱這部作品是「宮廷和世界的日常教科書」。 孟德斯鳩說:「在大多數作品中,我看到了寫書的人;而在這一本書中,我卻看到了一個思想者。」 伏爾泰在駁斥帕斯卡爾時大聲讚美蒙田:「蒙田像他所做的那樣樸實描述自己,這是多麼可愛的設想!因為他描繪的是人性……」 盧梭對蒙田持保留看法,他不喜歡蒙田起伏多變的文筆。而百科全書派作家則把蒙田當自己人看待。 德利爾指出:「他善於像哲人那樣講話,像朋友那樣談心。」 司湯達在創作《論愛情》時常常參照《隨筆集》,德國的歌德、席勒,英國的拜倫、薩克雷,以及後來美國的愛默生都對蒙田十分推崇。 尼扎爾寫道:「一系列反映法國精神的傑作是從《隨筆集》開始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