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绿竹
粉绿竹 |
中文名:粉绿竹 拉丁学名:Phyllostachys viridiglaucescens (Carriere) Riviere & C. Riviere 别 名:金竹、黄金竹、 黄竹、黄皮竹、黄竿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亚 科:竹亚科 族:倭竹族 亚 族:刚竹亚族 属:刚竹属 组:刚竹组 种:粉绿竹 命名者及年代:(Carriere) Riviere & C. Riviere,1878 |
粉绿竹(fěn lǜ zhú),别 名:金竹、黄金竹、黄竹、黄皮竹、黄竿,学名:Phyllostachys viridiglaucescens (Carriere) Riviere & C. Riviere,异名:Phyllostachys viridi-glaucescens Phyllostachys altiligulata Phyllostachys nigrivagina ,是禾本科、刚竹属乔木或灌木状竹类。竿高可达8米,幼竿被白粉;竿节最初呈紫色;竿环隆起,略高于箨环。箨鞘背面淡紫褐色,有时稍带绿黄色,箨舌狭,强隆起,紫褐色,中间黄绿色,边缘桔黄色,末级小枝具;叶耳不明显,叶舌强烈伸出,边缘有缺裂,叶片披针形至带状披会朽形,花枝呈穗状,佛焰苞在花枝下部。小穗含小花;小穗轴具毛,能延伸至上部小花的内稃之后;上半部具柔毛,内稃稍短于外稃,上半部具柔毛;狭椭圆形,具纤毛。笋期4月下旬。 分布于中国江苏、浙江及江西。1946年引入法国。 粉绿竹的笋味美,可供食用;整竿可作柄材用。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1]
目录
粉绿竹形态特征
粉绿竹是乔木或灌木状竹类。 竿高约8米,粗4-5厘米,幼竿被白粉;竿中部节间长21-25厘米,壁厚4.5-7毫米;竿节最初呈紫色;竿环隆起,略高于箨环。箨鞘背面淡紫褐色,有时稍带绿黄色,具暗褐色分散小斑点,被黄色刺毛;
箨耳长,狭镰形,位于箨鞘顶端不同的高度上,紫褐色至淡绿色,具长达2厘米的淡绿色繸毛;箨舌狭,强隆起,紫褐色,两侧下延,边缘生纤毛;箨片带状,外翻,上半部皱曲,中间黄绿色,边缘桔黄色,末级小枝具1-3叶;
叶耳不明显,有易脱落的繸毛;叶舌强烈伸出,边缘有缺裂,叶片披针形至带状披会朽形,长9.5-13.5厘米,宽1.2-1.8厘米。花枝呈穗状,长5.5-8.5厘米,具3-5片逐渐增大的鳞片状苞片;
佛焰苞4-7片,被柔毛,具小形的叶耳及繸毛,或仅有繸毛少数条,或叶耳及繸毛俱缺,缩小叶披针形,圆卵形乃至锥状,佛焰苞在花枝下部的3-5片为不孕性,其余的腋内则生有1或2枚假小穗。
小穗含1或2朵小花;小穗轴具毛,能延伸至上部小花的内稃之后;颖缺或仅1片;外稃长约2.5厘米,上半部具柔毛,先端芒状渐尖;内稃稍短于外稃,上半部具柔毛;鳞被长约4毫米,狭椭圆形,具纤毛;花药长约12毫米;柱头3,羽毛状。笋期4月下旬。
粉绿竹生长环境
粉绿竹在上海的适生环境为海拔高度为2.3-3.0米,土质粘重,上海处于北亚热带南缘,气候温和湿润、春光明媚、夏日晴长、秋高气爽、冬季不寒;雨量适中、雨热同季,是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2-15.7℃,最热7月平均气温27.3-27.8℃,最冷1月平均气温3.2-3.7℃,极端最低气温-12.1℃,全年无霜期222-235天。
全年总降水量在1027-1111毫米之间,其中70%集中在4-9月,6-9月降水量最多,在120-60毫米之间;12月至翌年1月最少,在30-45毫米之间。上海地区的空气环境、温度和湿润给粉绿竹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粉绿竹分布范围
粉绿竹1946年引入法国。 分布于中国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及江西等省。 粉绿竹
粉绿竹生长习性
在中国福建三明地区粉绿竹的母竹定植后,一般在三年后便开始大量出笋,长成新立竹。粉绿竹有较强的繁殖力,其繁殖力为1.11。粉绿竹的出笋初期为4月5-10日,中期为4月11-27日,末期为5月12-17日,发笋期共31天,长达1个月。
粉绿竹栽培技术
栽培管理多以母竹移植造园或繁殖。母竹栽植密度以每平方米栽种3-5株为宜,均匀或丛状栽植。苗圃繁殖时,栽植密度为每公顷1800株左右,一般经4年左右培育可满园。
粉绿竹主要价值
观赏:粉绿竹以观姿为主。竹秆修长,枝叶婆娑,竹笋清瘦,箨耳和遂毛发达,呈放射状,而使人感到趣味盎然。园艺造景:适宜与山石、水体、建筑和其他植物等配置造景。
食用:粉绿竹的笋味较好,可供食用。
材用:粉绿竹的秆可作柄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