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軍陣亡將士墓
粵軍陣亡將士墓又稱粵軍殉難烈士墓,位於中國江蘇省南京市的莫愁湖西岸。最初建成於1912年秋,後多次修葺,現在所現的烈士墓為1979年重建,墓園面積377平方米。1982年3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將其定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目錄
墓區形制
墓冢為青石結構,圓拱形二層,底層仿須彌座樣式,高1米、直徑4米,上層高1.3米,呈半球形。墓廓前有長1.44米,寬1.04米長方形遺骸池,池口安放有原烈士碑13塊。墓碑分碑座、碑身、碑頭三部分,碑身寬1.45米,高3.15米。正面嵌着孫中山先生手書「建國成仁」4字,墓碑後有黃興撰文「粵軍殉難義士之碑」。墓前鋪有7米長條石踏步7級,兩側各有高1米石柱6根,石柱間銜接着長1.44米,高0.65米石刻欄板。墓地全以條石鋪裝,周圍有周長37.7米的弧形青磚屏牆。
粵軍北伐
1911年的江浙地區資本主義發達,武昌起義後,江浙各地起義不斷高漲,革命軍先後攻占了上海、杭州等重要城市。為減輕清軍對湖北軍政府的軍事壓力,發展東南地區的革命形勢,江浙革命軍組成聯軍,攻打清政府於江南的要塞南京。經過20餘天的血戰,於1911年12月2日攻占南京。清軍守將張勳率部逃出,經浦口逃至徐州。1912年1月1日夜10時,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中華民國肇建。1912年1月11日,孫中山正式宣布組織6路大軍進行北伐。北伐第二軍以參加光復南京之役的柏文蔚部皖軍和姚雨平部粵軍為主力,蘇軍 為右翼,陳幹部為左翼。作戰以陳幹部為主,在津浦鐵路一線作戰。北伐諸軍中,最終成行的只有海路派往煙臺的第四軍和陸路方面沿津浦路北上的第二軍。同年1月25日,張勳由徐州運送清軍2000多人突襲已被革命軍控制的固鎮,革命軍被擊退,兩天後,革命軍集中力量反擊,同清軍激戰於三里灣。張勳部傷亡慘重,北逃。此後,北伐軍又取宿州。2月12日,粵軍攻占徐州,南北議和。
陵墓建設及沿革
民國元年(1912年)3月,為紀念北伐陣亡將士,在粵軍北伐軍總司令姚雨平倡議下,61位陣亡將士遺骸被運回南京,安葬於莫愁湖南岸。孫中山先生親自手書「建國成仁」四字墓碑,黃興撰寫「粵軍殉難義士之碑」[1]。
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墓園遭日軍破壞。抗戰勝利後,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冬,國民政府、廣東省政府撥款重修,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將原先分散的53座烈士單人墓、墓碑損毀而失名的8人墓,連同因造炸彈而犧牲的華僑炸彈營營長周達在內,共62具烈士遺骸葬於一冢,將每一座墓的墓碑埋於冢內,在墓前另立大碑,上書「建國粵軍陣亡將士之公墓」。並立重修建國粵軍陣亡將士墓記碑,上書:
「抗戰勝利還都之年,首屆國民代表大會於南京適當制憲建國之期,追思創造民國之不易,粵省代表及在京人士遂公祭建國粵軍將士墓於莫愁湖畔。現碑殘墓毀蔓草叢荊淪為鄉人飼鴨之場,乃倡議修理,並公推前廣東北伐軍總司令姚雨平先生董其事。三十六年冬,國民政府蔣主席及粵省政府撥款至,即於民國三十七年元月庀材興工。以原有五十三墓分修不易,於是合成一冢,將原名墓碑封於冢內,另樹大碑於前,中書建國粵軍陣亡將士之公墓。其傍書姓名共得五十三人,因墓碑損毀而失名者八人,周達則軍隊未出發前因制炸彈失慎身亡者,補列於此。於是既壯觀瞻復能歷久,至其戰績興厥初營建情形均詳。黃克強姚雨平兩先生所撰碑記第每念民國政 府成立於南京時,漢陽既失張勳沿津浦路擁大軍來犯,民國局勢至岌岌也,賴我粵軍將士奮勇犧牲一捷固鎮,再捷南宿州直搗徐州,張勳奔逃,清廷見勢已去乃宣布退位,民國始告完成,故諸將士之精神實與中華民國千秋萬歲。余以同袍後死之身今得隨雨平先生重修此墓謹執筆為記尤不勝低徊而欣慰也。」
粵軍殉難烈士墓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炸毀。經1976年的「撥亂反正」,陵墓於1979年3月得以重建,並更名為「粵軍殉難烈士墓」。孫中山先生撰寫的「建國成仁」和黃興撰寫的「粵軍殉難義士之碑」也被重新修復豎立在墓前。1980年2月5日,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宋慶齡為粵軍陣亡將士墓題字「辛亥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982年,粵軍陣亡墓及其附屬石刻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
視頻
粵軍陣亡將士墓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鐵血軍魂 南京建鄴粵軍陣亡將士墓,古建中國,2017-07-27
- ↑ 南京粵軍陣亡將士墓九十年祭,道客巴巴,201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