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
粱 |
中文名:粱 拉丁學名:Setaria italica (L.) Beauv. 別 名:狗尾草、黃粟、小米、 穀子、那日衣木、白粱米、 燦粟、粟芽、粱粟、倮子等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亞 科:黍亞科 族:黍族 亞 族:狗尾草亞族 屬:狗尾草屬 組:狗尾草組 種:粱 命名者及年代:(L.) Beauv.,1812 |
粱(liáng),學名:Setaria italica (L.) Beauv.,別 名:狗尾草、黃粟、小米、穀子、那日衣木、白粱米、燦粟、粟芽、粱粟、倮子等異名:Panicum chinense Pennisetum germanicum Panicum italicum Setaria germanica Panicum germanicum Pennisetum italicum Chamaeraphis italica Chaetochloa italica Chaetochloa germanica Panicum italicum var. germanicum Chamaeraphis italica var. germanica Chaetochloa italica var. germanica ,是禾本科、狗尾草屬植物。一年生,鬚根粗大;稈粗壯,直立,高0.1-1米或更高;葉鞘松裹莖稈;葉舌為一圈纖毛;葉片長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0-45厘米,寬5-33毫米,先端尖,基部鈍圓,上面粗糙,下面稍光滑;圓錐花序呈圓柱狀或近紡綞狀,長10-40厘米,寬1-5厘米;小穗橢圓形或近圓球形,長2-3毫米,黃色、桔紅色或紫色;花柱基部分離;葉表皮細胞同狗尾草類型。 廣泛栽培於歐亞大陸的溫帶和熱帶;中國黃河中上游為主要栽培區,其他地區也有少量栽種。在溫度22-30℃,海拔1000米以下地區均可生長。 粱是中國北方人民的主要糧食之一,穀粒的營養價值很高,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和維生素;可入藥,有清熱、清渴,滋陰,補脾腎和腸胃,利小便、治水瀉等功效;可釀酒;其莖葉又是牲畜的優等飼料;其谷糠又是豬、雞的良好飼料。 [1]
目錄
粱植物學史
粱在中國北方統稱穀子,南方為了區別稻穀,常稱為粟谷、狗尾粟,其種子即可食部分稱小米。中國古代甲骨文稱為禾,經典著作中稱為粱。 粱之名首見於《名醫別錄》,謂:「分有兩種,大粒稱粱,小粒為栗,歷代本草均分二條。」《本草綱目》云:「古者以栗為黍、稷、粱、秫之總稱,而今之栗,古代呼為梁。後人乃專以梁之細者名栗……北人謂之小米也。」又云:「粱者,良也;或雲種出自粱州,或雲梁米性涼,故得粱名……粱即栗也。」
漢以後,已成為古代重要糧食作物,毛長者為梁,穗細毛短者為粟。多數學者認為粱起源於中國,考古證明約在7500年前中國河南、河北已有粱的栽培。也有學者認為粱發源於歐亞大陸多個中心。
粱形態特徵
一年生。鬚根粗大。稈粗壯,直立,高0.1-1米或更高。葉鞘松裹莖稈,密具疣毛或無毛,毛以近邊緣及與葉片交接處的背面為密,邊緣密具纖毛;葉舌為一圈纖毛;葉片長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0-45厘米,寬5-33毫米,先端尖,基部鈍圓,上面粗糙,下面稍光滑。
圓錐花序呈圓柱狀或近紡綞狀,通常下垂,基部多少有間斷,長10-40厘米,寬1-5厘米,常因品種的不同而多變異,主軸密生柔毛,剛毛顯著長於或稍長於小穗,黃色、褐色或紫色;小穗橢圓形或近圓球形,長2-3毫米,黃色、桔紅色或紫色;第一穎長為小穗的1/3-1/2,具3脈;第二穎稍短於或長為小穗的3/4,先端鈍,具5-9脈;第一外稃與小穗等長,具5-7脈,其內稃薄紙質,披針形,長為其2/3,第二外稃等長於第一外稃,卵圓形或圓球形,質堅硬,平滑或具細點狀皺紋,成熟後,自第一外稃基部和穎分離脫落;鱗被先端不平,呈微波狀;花柱基部分離;葉表皮細胞同狗尾草類型。
粱主要變種
粟(Setaria italica var. germanica (Mill.) Schred.)的主要特徵:植物體細弱矮小,高20-70厘米。圓錐花序呈圓柱形,緊密,長6-12厘米,寬5-10毫米;小穗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2.5毫米,黃色,剛毛長約小穗的1-3倍,小枝不延伸。中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穀粒可食。
粱產地生境
粱廣泛栽培於歐亞大陸的溫帶和熱帶,中國黃河中上游為主要栽培區,其他地區也有少量栽種。 在溫度22-30℃,海拔1000米以下地區均可生長。
粱生長習性
粱是一種喜溫作物,適於溫曖乾燥的氣候,在7-8℃下便開始發芽,但需較長時間;在15-20℃時能正常發芽,而以24-25℃發芽最快。粱在幼苗時期不耐霜凍,1-2℃可使幼苗受凍,以致死亡。幼苗至披節期間以2℃的平均氣溫為合適。從幼穗開始分化,直到開花時期需要24-25℃的高溫和充足的雨水。開花至成熟期間對溫度的要求逐漸減低,平均以20℃為適宜。
粱是短照作物,對光照條件的反應是敏感的。它是高度的耐旱作物,在幼苗期間,地上部生長較慢,而地下部芬根系育較快,這時它的抗旱性特別得明顯,即使在土壤持水量只有10%的條件下粱的幼苗仍然可以暫時忍耐,維持生活。從拔節到抽穗,當莖葉生長旺盛時,對水分的需要激劇增加,這時土壤持水量以60-70%為適宜。開花以後,結實期間,需水量漸少。
粱育殖技術
整地 粱的種子很小,整地要求細緻。在前作收完之後,首先要清除雜草,隨後施上基肥及堆肥,每畝約施基肥6―10噸,犁翻耙平,分畦整細,抽好排水溝,按行距:預備收子的35-40厘米,預備利用草料的15-20厘米,划行。
播種 每畝播種量1.5-2.5千克。播種期:早粱在4月播種,晚粱在6月播種。先將種子選好,曬2-3天,用0.3%藥量的賽力散拌種,或用58℃的溫水浸種10分鐘消毒。播的時候,拌火土灰或草木灰、細干土,實行條播、勻播、淺播。播後,要輕輕鎮壓一下,出苗教整齊。
中耕、間苗、追肥 播種以後,如遇大雨,土壤易於板結,應及時鋤松,以利出苗。苗高10-15厘米時,即需中耕、除草、間苗;並應追施稀薄糞尿。間苗、定苗宜早動手,因為苗小時,易於拔取,不致傷及鄰苗。尤其夏播的更應注意這項工作。全苗之後,看情況需要,再進行中耕、追肥、除草1-2次。
收穫 種子將近成熟時就要開始收穫,遲則子粒易於脫落,收穫時可連莖稈割下,曬乾後,用打穀機脫粒;如果只收草料的,可在抽穗後,種子乳熟時收割。
粱主要價值
粱 是中國北方人民的主要糧食之一,穀粒的營養價值很高,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和維生素(據中央衛生研究院的分析,含蛋白質9.7%,脂肪1.7%,碳水化合物77%,而且在每100克粱中,含有胡蘿蔔素0.12毫克,維生素B10.66毫克和維生素B20.09毫克,這是其他穀類作物所不及的)。
它不僅供食用,還可入藥,有清熱、清渴,滋陰,補脾腎和腸胃,利小便、治水瀉等功效。又可釀酒。其莖葉又是牲畜的優等飼料,含粗蛋白質5-7%,超過一般牧草的含量1.5-2倍,而且纖維素少,質地較柔軟,為騾、馬所喜食;其谷糠又是豬、雞的良好飼料。
粱主要品種
梁在中國有悠久的栽培歷史,經過中國勞動人民的長期選擇的栽育,有着多種多樣的品種資源,根據其生長期的長短可以分為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種,有「大白谷」、「大黃谷」、「小春谷」等,有耐旱的抗旱谷和較耐澇的「水裡站」;有較耐鹼的「抗鹼谷」,有分蘗較多的「大八杈」、「五稈旗」等品種,一般比較優良的品種有「黃沙子」、「金錢子」,華北的「華農4號」、「玉黃谷」、「竹葉青」等。根據花序的形狀,可以分為紡綞型種、圓筒形種、異型種等,如異型種有「雞爪黃谷」、「貓爪谷」、「龍爪谷」等,這些多數是粘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