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黨
'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 Partei,縮寫為NSDAP),通稱納粹黨(Nazi Party)舊譯南尖黨,是20世紀前半葉的一個德國極右翼政黨,創立於魏瑪共和時代,前身為於1919年創立的德國工人黨,於1920年更名。後由阿道夫·希特勒所領導。納粹黨在1932年的德國議會選舉中獲勝。希特勒也於1933年出任德國總理。納粹黨執政後,威瑪共和時代結束,德國進入希特勒獨裁時代,通稱納粹德國或第三帝國。1945年5月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及由盟國占領後,以盟國管制理事會第2號法令將納粹黨解散。納粹來自德文中的Nazi,為「國家社會主義[1] 」(Nationaler Sozialismus)的簡寫。
納粹黨歷次選舉結果
日期 | 選票 | 得票率 | 席位 | 選舉情況 |
---|---|---|---|---|
1928年5月20日 | 810,100 | 2.6% | 12 | |
1930年9月14日 | 6,409,600 | 18.3% | 107 | 爆發大蕭條 |
1932年7月31日 | 13,745,000 | 37.3% | 230 | 希特勒成為總統候選人 |
1932年11月6日 | 11,737,000 | 33.1% | 196 | |
1933年3月5日 | 17,277,180 | 43.9% | 288 | 希特勒成為總理 |
納粹德國大事紀
- 啤酒館政變(提高了希特勒在黨內的地位,希特勒在監獄中撰寫了《我的奮鬥》)
- 威瑪共和國(包括致使希特勒1933年被任命為德國總理的事件)
- 一體化(納粹建立極權的合法手段)
- 納粹德國的種族政策(種族迫害政策的歷史)
- 國會縱火案(削弱共產黨勢力)
- 長刀之夜(清除衝鋒隊內的異議人士)
- 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軍事事件為中心)
經濟政策
- 停止為一戰失敗的戰爭賠償(納粹黨上台以後不承認任何賠款)。
- 控制工會(經濟大蕭條時,失業人口激增,失業率高達40%。由亞爾馬·沙赫特領導時,草擬了一項新經濟政策:因當時工會為共產主義者與共產黨容易控制之地帶,而因著納粹黨的反共意識形態,他們的新經濟政策之一即由政府控制工會並實施嚴密的薪水控制,以控制工會、禁止工人漲薪的訴求、禁止工人串聯罷工等活動。此外,為了避免商業失敗,此經濟政策尚包括了一系列對於民間企業的控制,例如禁止企業解僱工人等,使德國經濟開始回溫,並且在數年後達成零失業率的成績)。
- 重新建軍(研究國防科學,扶植國防工業)。
- 開展大型工程(高速公路的概念便是此時創造的;短時間內,失業人口大幅下降,由600萬減至200萬)。
目錄
經典納粹主義
納粹主義來自於德語「國家社會主義」的縮寫,奉行國家至上的極權主義和種族主義理念,具有宗教色彩的政治觀點和極端思想:反猶太主義、優生主義、反同性戀以及限制與其意識形態相反的宗教自由。它強調一切領域的「領袖」原則,宣稱「領袖」是民族整體意志的代表,國家權利應由一人掌握。提倡國家須由一個龐大的官僚系統,自上至下,按「領袖原則」來管理。它倡導種族主義和反猶太主義必須作為德國「民族社會主義運動」的根基,崇尚領袖權威與集體武力。
主張以民族為人類群體生活之「基本單位」,宣揚種族優越論,認為雅利安人種乃最優秀的、對人類進步唯一有貢獻的民族。認為「優等種族」有權奴役和消滅「劣等種族」,以實現特定文化與政治主張。在意識形態方面,給予明確的準則為基礎以自其他民族區分出來,鼓吹社會達爾文主義,歧視與之不同的民族。宣稱雅利安—北歐日耳曼人是上蒼賦予了「主宰權力」的種族,相信世界乃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叢林,各民族必須在激烈的生存競爭中求勝,於是必須實行對外擴張,力求經由戰爭的手段以取得生存空間,建立民族在世界上的主宰權。
「納粹」的民族意識型態逐漸形成於1930年代,成為特屬於政治與經濟上的極端國家資本形態。它的極端性體現在軍國主義和種族主義的型態上,並在政治上表現出法西斯獨裁專制統治,是一個建立在高度壟斷的國家資本主義體制。本質上,「民族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就是民族霸權主義。
種族問題與大屠殺
納粹政權的特點是在政治上力主要控制住全體社會的一切方面:一體化,以縮減和消除貧富差距為目標,重整德國上下,將黨組織編入社會各體系,如勞動陣線與其他從屬於黨組織的全國與地方社團。並且,以追求種族(雅利安人種、北歐人種)、社會和文化的「純淨化」。納粹黨透過迫害其認定為不純的事物來達到目的,特別是針對如猶太人、吉普賽人、同性戀者和政客(如威瑪共和國、共產黨等等)。這一時期的政治反對派,參見德國抵抗運動。
這種迫害在政權的最後幾年中,達到巔峰。大約600萬猶太人、超過千萬斯拉夫人及各種的其他人種被有組織地殺害。此一種族滅絕的行為,在英語中稱為Holocaust(意即「大屠殺」),在希伯來語中稱為Shoah,而納粹則委婉的在德語中稱之為「最終解決方案」(Endlösung,一般稱殺死猶太人為「最終解決」)。
親衛隊
納粹黨編制了一支混雜各項職能的「菁英組織」:親衛隊,其中包含準宗教職能、情報機構職能、準警察職能的武裝力量(稱作「武裝親衛隊」等。這支部隊原本由經過嚴格挑選且具有雅利安血統的人組成(但後期隨著局勢惡化而成分混雜),為納粹武裝力量中的菁英,「親衛隊」在二戰後期常在戰局裡充當支援德軍的角色。
歷史
納粹黨起初只是一個德國的小政黨。由於德國戰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巨額賠款使威瑪共和國政府無力負擔,加之後來1929年全世界又發生經濟大蕭條,致使德國失業人口大幅增加,貨幣貶值及通貨膨脹嚴重。接連不斷的經濟危機,使得德國的社會更為動盪不安,當時全國有近600萬的失業人口以及以此衍生出的其他社會問題(如德國共產黨的武裝暴動),使德國隱約有一股譴責外國人與非民族主義者出賣德國的意見。他們首先指控共產黨人,後來擴及指摘猶太人以及那些不支持軍國主義的德國人均為罪犯。最後,認為那些參與德國共和運動、推翻帝國政府和建立威瑪共和的人士,也是罪犯。極右翼勢力藉此發展,使支持右翼的德國人逐漸增加,而納粹黨則屬其終極右翼的一支。
自希特勒入黨以後,納粹黨黨務蒸蒸日上。希特勒在演說中,承諾減少失業人口,並矢志將對經濟、文化和軍事進行改革,使得納粹黨屢次於選舉中勝出。希特勒和其盟友最終在選舉中獲勝。在1933年1月30日,威瑪共和第二任總統保羅·馮·興登堡任命納粹黨黨魁希特勒為德國總理。
自1933年威瑪共和被取代之後,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納粹黨是納粹德國的主要政黨。在1933年2月27日,國會縱火案發生後,希特勒立即公布「國家及人民保護令」,凍結公民自由權,是為納粹構建極權德國的第一步。1933年9月1日,希特勒在紐倫堡召開納粹黨代表大會,會上首度使用「第三帝國」一詞,以指由納粹統治、「國祚千年」的德國。在1934年8月2日,總統興登堡死後,希特勒自行宣布將代行總統職務,隨後再宣布德國是第三帝國,自己是帝國總理,接著廢除總統制,且立法使自己成為德國元首(Führer),最後派出100,000名間諜,以監督國內的評論家、教會及異見者。
1939年7月10日,宣傳部長戈培爾宣布停止使用「第三帝國」作為德國正式名稱,改以「大德意志帝國」(Großdeutsches Reich)取代(請詳見德國歷史)。
當時,德國的總體經濟因納粹黨的戰時經濟計劃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加上納粹黨奉行精英主義,又注重形象宣傳,初期在國內外得到不少正面風評(其中文譯名「納粹」便有「盡納精粹」之褒義)。然而許多黨外的政治對手,尤其是共產主義者和一些社會主義者、教會人士,開始被送去集中營。據估計,在納粹最初的統治期裏,已有上萬名的受害者死去或失蹤。
1945年4月30日,隨著戰局不利於納粹德國,希特勒在柏林自殺。根據他生前的遺囑,他命令時任北部戰區司令的鄧尼茨海軍元帥任總統,宣傳部長戈培爾為總理。但戈培爾在希特勒亡故後隨即自殺,而鄧尼茨則果斷地向盟軍宣布投降,納粹政權終結。1945年5月8日德國簽署投降書後,占領德國的盟軍將納粹黨高層作為戰犯拘捕,而納粹黨則被勒令解散。1949年東德和西德分別成立後,西方國家出於抵抗共產主義的目的而停止在西德境內推動去納粹化,部分前納粹黨成員成為西德官員,但蘇聯則繼續在東德境內推行去納粹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