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紫禁城最後的「御林軍」:一仗沒打,就為清朝送了終

御林軍

來自網絡的圖片

紫禁城最後的「御林軍」一仗沒打,就為清朝送了終古裝劇中總會出現這樣的橋段:宮廷政變,禍起蕭牆,驚慌失措的皇帝大呼「御林軍何在?」[1]

無論哪朝哪代,無論宮殿在長安、金陵或北京,危難之際的皇帝總會將御林軍視為最後的救命稻草。御林軍究竟是怎樣的一支部隊呢

宣統三年(1911),禁衛軍在北京德勝門外黃寺教場舉行秋操預演。身穿親王補服,頭戴涼帽的攝政王載灃乘坐馬車親自檢閱了禁衛軍。照片中可以看見,騎馬的幾位禁衛軍軍人均已剪掉髮辮

顧名思義,御林軍應該是保衛中國古代皇家的部隊,但還是要遺憾地說,在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支叫「御林軍」的部隊。

目錄

革新之風颳進紫禁城

歷史上根本不存在的「御林軍」為何會如此膾炙人口?這還得追溯到西漢。

漢武帝時期,的確出現過「羽林」這一職位,初設於建元三年(前138),職能為「掌送從」,相當於皇帝出行時的警衛人員。儘管西漢史料中並未將羽林稱為「軍」,但後世還是傳成「羽林軍」,繼而又誤傳為「御林軍」,此後,「御林軍」就成了民間對皇家禁軍的專有稱呼。

實際上,儘管歷代皆有禁軍,但名稱各不相同,如宋朝天子之衛兵曰「禁軍」,元朝稱為「宿衛軍」,明朝則有二十六衛親軍,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錦衣衛。

清入主中原後,大體沿用明制,只是禁軍成員換成了八旗的主力精銳。禁軍的選拔由宮中常備的侍衛警備機構侍衛處負責,設領侍衛內大臣,此職為正一品,是武職中品級最高者,如康熙朝的鰲拜、索額圖,雍正朝的胤祥,乾隆朝的和珅都擔任過此職。

在歷史上出現的種種事件表明,清朝的紫禁城並非人們想象的那樣戒備森嚴,各種事故層出不窮。到了晚清,紫禁城內的禁軍似乎也沒見表現出什麼戰鬥力,反倒是紫禁城和京師兩次落入外敵手中,第一次是1860年火燒圓明園的英法聯軍,第二次則是1900年庚子戰爭中的八國聯軍。

庚子戰敗加強了清廷的危機感,軍事改革刻不容緩,此後清廷展開「新政」,而編練新軍,淘汰舊軍正是清末「新政」最為主要的內容之一。光緒二十七年(1901)七月二十九日,清廷發布編練新軍上諭,至此,新軍進入規模編練時期。

當各省陸續編練新軍之際,一個更現實的問題擺在清政府面前——紫禁城內的皇家難道還要維持着那些兩百年不變、身穿行袍行褂的親兵嗎?滿洲親貴們也清楚,皇城裡那些老掉牙的八旗兵已經靠不住了,有必要狠狠砸一筆錢,組建一支裝備精良,與世界接軌的禁衛軍。

皇族武裝掛牌成立

庚子國難的次年,清政府決定在全國推行常備軍制,規模化編練新軍,經過五年發展,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已練成五個鎮,加上由袁世凱編練的京旗常備軍(後稱北洋第一鎮),合稱「北洋六鎮」。

新軍既成,原先舊軍的禁軍也就下課了,紫禁城的守衛任務由新建陸軍第一鎮和第六鎮輪流執行。但新建陸軍依舊不能滿足清朝統治者要求,在六鎮練成的光緒三十一年,兵部會同御前大臣上奏,請求變通武備章程,同時奏請調取京外各旗及各省已編成軍內的精銳優秀者,擬另行建立扈衛軍。

這說明清廷已有人意識到,必須建立一支新式皇族武裝來專門守衛宮廷,促成這支新軍誕生的關鍵人物是愛新覺羅·載濤。

載濤為醇賢親王愛新覺羅·奕譞第七子,是光緒皇帝的異母弟。早年載濤留學法國索米騎兵學校,專修騎兵作戰科目,一生都對馬有着特殊情感。光緒十六年(1890),載濤受封二等鎮國將軍,不久晉升輔國公。光緒二十八年(1902),襲貝勒。北洋六鎮練成時,還不到弱冠之年的載濤意氣風發,認為皇族也要奮發圖強,編練一支禁衛軍十分必要。

不過,皇族禁衛軍終光緒一朝都沒能建立,其中也涉及皇家內部的權力鬥爭。當時慈禧大權在握,光緒帝身陷囹圄,作為皇帝弟弟的載灃、載濤若在此時大張旗鼓提出建立皇族武裝,難免犯了太后的忌。直到光緒三十四年十月,光緒帝與慈禧太后先後死去,兩歲的溥儀被扶上帝位,其父載灃以攝政王監國。

載灃這才開始着手建立醞釀已久的皇族武裝。距載灃監國還不到兩個月時間,他就迫不及待發布上諭:「著派貝勒載濤、毓朗、陸軍部(1906年兵部改為陸軍部)尚書鐵良為專司訓練禁衛軍大臣,准其酌量由各旗營兵丁內撥取精壯,盡數認真訓練。」禁衛軍的編練工作水到渠成地交到載濤手中,但要編練禁衛軍,首先得有一個統籌的機構,幾經挑選,在東安門外的西堂子胡同選址,「禁衛軍訓練處」正式掛牌成立。

不久後,載濤等又在西直門內新街口嘎嘎胡同購置民房一區,於宣統元年(1909)閏二月初七日遷入。不過嘎嘎胡同這麼個萌萌噠土語名字顯然與如此嚴肅的練兵事業格格不入,所以在訓練處遷入後的第三天,朝廷張貼告示:嘎嘎胡同改名為禁衛軍街。

對標德意志帝國

宣統元年(1909)三月二十八日,載濤被正式任命為禁衛軍訓練大臣。禁衛軍訓練處是編練這支新軍的總匯機構,最高負責人為訓練大臣,共設3人,受命於監國攝政王總理全軍一切事務。下設軍諮官6人,執事員10人,還有書記員、繪圖員、印刷員、司書生、印刷手等數十人,全處共68人。訓練處下設軍械、軍法、軍需、軍醫四科,各司其職。

晚清新軍皆效仿列強部隊而編練,各地新軍編練情況不同,所借鑑的國家也各異,總體以日本和德國的影響最大。而作為皇家武裝的禁衛軍,從軍制、軍服、裝備以及編練方式,都以德意志帝國的陸軍部隊為學習對象。這恐怕很大原因是受載灃個人的影響,早在庚子年義和團鬧得正凶時,打死了德國公使克林德,載灃代表清廷赴德道歉謝罪,在那裡他受德皇胞弟亨利親王之邀,參觀了德國軍隊,留下深刻印象。

1901年7月12日,載灃一行從北京出發,途經上海等地,9月3日抵達德國波茨坦。為庚子年德國公使克林德被殺事件向德國皇帝當面賠禮道歉。圖為1901年7月,上海南京路( 今南京東路),醇親王載灃的儀仗隊 光緒三十一年(1905),亨利來華,載灃也以親王身份接待,在與亨利的交談中,談及了創建皇族私人武裝的問題,載灃也由此萌生效仿德國掌握軍權之意。只是當時慈禧尚在,此事也不便聲張。如今身為攝政王的他終於得償夙願,在其主導下,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禁衛軍處處都有效法德軍之痕跡了。

宣統二年 (1910),清廷為進一步訓練出新式禁衛軍,派遣以載濤為首的團隊考察日、歐、美等國的軍事訓練。考察團一行考察了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奧地利和沙俄共8個國家,於當年7月回國。圖為載濤(車中後坐者)一行在美國紐約考察時所攝

禁衛軍在編制上與新建陸軍大體相同,依次為:鎮、協、標、營、隊、排、棚。營制則擬定按陸軍一鎮的步、馬、炮、工程、輜重、軍樂各標營隊來編練第一、第二兩協。由於人數有限,禁衛軍暫不設鎮統,由協司令處設統領官一員統領全協。又設參軍官一員參佐營務。標本署設統帶一員統轄全標。各兵營均設管帶一員管理全營。

都知道新建陸軍的選拔過程頗為嚴格,而禁衛軍對於部隊官長和兵丁的選拔更為嚴苛。官長不拘泥於滿漢之風,但得是各軍隊中兵學優長、操法嫻熟者。例如炮隊的官長優先精選陸軍中的留學生內定管帶,然後派遣他們到訂購火炮之國去考察造炮及操作技術。交通營則選擇新軍中工科成績最優者,派遣他們到鄰近各國研究考察交通學術。再如步、馬、工各標營長,則從各地講武堂中精選人才,而這些被選拔的人員還要經過嚴格訓練和考試後才能正式編制入隊。

1910年6月,載濤一行人在奧匈帝國訪問時,在布達佩斯留影。合影中有哈漢章(前排左二)、李經邁(前排左三)、載濤(前排左四),良弼(前排左七)、田獻章(二排左四)、程經邦(二排左六)、唐寶潮(三排左三)、劉恩源(三排左六)等人。身穿軍服的中國人皆為禁衛軍將領

至於兵丁選練,也列了明確的標準:一、年歲限十七歲以上,二十五歲以下;二、身高限制四尺八寸(約1米6)以上;三、身無殘疾及暗疾者;四、五官端正者;五、身家清白,素無過犯者;六、素無嗜好者。兵丁一旦入選,其所在之旗營需造具這名士兵旗作三代清冊咨送禁衛軍訓練處。從這個標準來看,不僅是要求德智體美勞全面過關,還有上查三代的嚴格政審。當然,一旦入選,軍餉也相當可觀,甚至優於新建陸軍,那些穿着號衣的舊軍對禁衛軍的優厚待遇更是眼紅嘴酸。

1910年,23歲的載濤考察訪問沙俄,在彼得保羅要塞與當地官員合影。照片中載濤身穿華麗的禁衛軍大禮服,頭上戴着清朝傳統的官用暖帽

按照編練之初的計劃,禁衛軍擬定分四期編練,每期時間為六個月。如果按照這個進度,從宣統元年正月開始,到宣統三年(1911)正月兩年時間可完成編練,不過實際情況是直到宣統三年七月禁衛軍才完成編練。

不難看出,清末禁衛軍對士兵的選拔標準已和清朝傳統的只能從上三旗選拔兵丁護衛宮廷的制度完全不同,具有相當的進步性。不僅兵丁未必要求旗丁出身,部隊官長也不分滿漢。這是否能說明禁衛軍是一支具有現代理念,近似於國家軍隊的部隊呢?

愛新覺羅·載扶( 中間坐者),慶親王奕劻次子,他曾作為清皇室代表跟隨唐紹儀訪美。1911 年9月載灃檢閱禁衛軍後,讚賞「輔國公銜鎮國將軍載扶訓練有方」,賞黃馬褂。清朝滅亡後,載扶徹底退出了政治舞台

答案是否定的。建軍之初,上諭就明確表明這支部隊專歸攝政王統帥調遣。先後被任命為訓練大臣的鐵良、載濤、載扶、毓朗都是宗室中的最近支。步隊第一協統領良弼亦為滿洲宗室親貴。無論其軍服、武備如何精良,章程條例看起來如何近現代化,但改變不了這支部隊作為皇權掌控下宗室私兵的性質。

在辛亥風暴中被奪權

宣統三年(1911)七月,禁衛軍基本編練成軍。

宣統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武昌傳來的起義槍聲敲響了清王朝的喪鐘。

起義爆發後,清廷即下旨令陸軍部編組一、二、三軍,陸軍第4鎮及混成第3協、11協編為第一軍,以蔭昌為軍統(也稱總統);陸軍第5鎮編為第二軍,馮國璋為軍統;以禁衛軍和陸軍第1鎮編為第三軍,載濤為軍統。第一軍、第二軍在蔭昌和馮國璋率領下開赴武漢鎮壓起義,載濤則受命督率第三軍駐守近畿,專司巡護、彈壓京師地方。禁衛軍訓練處的辦公地也順理成章地成了第三軍的司令部。

什麼意思呢?就是現在第一軍、第二軍都在武漢與革命黨鏖戰,皇族自然就是以禁衛軍為底子的第三軍了,他要求載濤必須率領第三軍出征,否則人心不服。

後世很多人認為,袁世凱這一要求將載濤嚇破了膽,趕緊辭職,實際上事情沒那麼簡單。袁世凱這一招非常狠毒,相當於將了載濤一軍。擺在載濤面前只有兩條路,第一是硬剛,真的率領禁衛軍出征。如果是這樣,袁世凱控制的陸軍恐怕會作壁上觀,將禁衛軍送到最兇險的前線,讓革命黨來消滅這一政治對手。第二就是認輸放權,我實在不行,你行你上吧。在袁世凱的逼迫下,他慫了,選擇了退出,自請解職。

袁世凱就這樣輕而易舉奪取了陸軍第1鎮兵權,但禁衛軍的問題還沒解決,他繼續軟硬兼施,威逼利誘,清廷不得不先將原訓練大臣鐵良改派去籌辦海軍事務,又將毓朗貝勒的訓練大臣開去,改派他任。十月十五日下旨派與袁世凱私交甚好的徐世昌專司訓練大臣。十一月二日,當馮國璋自漢陽返京之時,接到命令,任命其為禁衛軍總統官,也就在同一天,禁衛軍步隊第一協統領官良弼被授予軍諮府使,被奪去禁衛軍的軍權。 這樣一來,原本一直掌握在滿洲皇族手中的禁衛軍也落到了漢族官員的掌握中。

禁衛軍的結局如何?

從宣統元年編練,宣統三年練成的禁衛軍,竟然一仗都沒有打過就為清王朝送了終。

1912年2月12日,隨着清帝宣統一紙退位詔書頒布,清王朝轟然倒塌,這支守護紫禁城的禁衛軍又將何去何從?民國成立後,根據優待清室條例第八條:「原有禁衛軍歸中華民國陸軍部編制,其額數俸餉,仍如其舊。」

也就是說禁衛軍仍然歸馮國璋指揮。另一方面,清帝退位後,外面世界雖已是民國,但紫禁城內仍然住着愛新覺羅家,而擔任紫禁城護衛的,仍然是原禁衛軍。載濤後來回憶說,民國初年紫禁城中神武門、北上門之守衛,仍由禁衛軍擔任。而馮國璋在1913年對清室的奏章中言「本軍守衛皇城、紫禁城」,可見禁衛軍守衛的範圍並非只有神武門與北上門。

1912年1月16日,袁世凱退朝後乘雙套馬車行至東安門大街時,被埋伏在街南側三順茶店門口的中國同盟會京津分會暗殺部成員嚴伯勛投擲炸彈,當場炸死衛隊營長袁振標,炸傷隨從數人及雙套馬車右側的馬,但袁世凱未被炸中

1914年,馮國璋就任江蘇都督,禁衛軍也改編為陸軍第16師,師長由原禁衛軍協統王廷楨擔任。皇室的禁衛軍最終成了馮國璋的衛隊。後來馮國璋代理大總統,第16師也一直跟隨,聽其調遣,可以說是完成了從皇族御林軍到總統親衛隊的轉變。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19年馮國璋病逝。禁衛軍改編陸軍16師之後,紫禁城的守衛工作由該師步兵2團負責,也就是說直到馮國璋病逝後,原有的部分禁衛軍依然在守護着紫禁城內的小朝廷,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廢帝溥儀遭驅逐出宮,第16師對紫禁城的守衛任務才隨之告終。次年,紫禁城有了一個新的名字——故宮。[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