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釉
紫金釉 |
中文名稱;醬釉
|
紫金釉 即 醬釉。[1]
金釉,是一種以鐵為呈色劑的高溫色釉,其釉料中含氧見,因而物華出現始化鐵和氧化亞鐵的總量較高,達館的收藏以及博華代表作5%以上。以定窯醬釉最著名。
目錄
基本信息
醬釉又稱:"柿色釉,紫金釉",是一種以鐵為呈色劑的高溫色釉,其釉料中含氧化鐵和氧化亞鐵的總量較高,達5%以上。醬釉的出現始創於北宋的北方窯口,如定窯、耀州窯等窯場中均有燒造,以定窯醬釉最著名。明曹昭《格古要論》中"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土具白,其價高於白定"的論述。所謂紫定並非紫色,其釉呈棕紅色,實際上與今天芝麻醬色調相近的釉,故而得名。
醬釉特點
作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定窯,曾一度為官府燒制宮廷用瓷,以其優美的造型,精湛的藝術魅力著稱於世,令後人仰慕。而景德鎮仿製醬釉瓷始於明初。1964年春,南京博物院於明故宮玉帶河遺址中,發現大量明代瓷片。其中醬色釉碗、外醬釉里藍釉暗花雲龍碗,揭示了明初燒制此類產品的奧秘;而在美國堪薩斯城阿脫肯藝術博物館、英國不列顛博物館收藏的外醬釉里藍釉高足碗,從工藝到紋飾與南京博物院收藏的雲龍碗幾乎完全相同,從而印證了洪武官窯的客觀存在。與此同時民窯中的醬釉瓷生產也毫不遜色,出土於北京豐臺區,現收藏在北京首都博物館的兩件醬釉梨形執壺,通高12.5cm ,口徑4cm ,壺體呈梨形,壺頸較短,流彎曲深硬不自然;腹部豐滿,底足平切,底邊垂直,足內較深,旋削整齊;胎質細膩潔白,器表有旋坯痕,釉較薄,釉色呈醬褐色。此壺造型構思新穎獨特,穩重典雅。但與同期官窯器相比,不足之處在於:造型不夠規整,同一器物上壺蓋、壺身色調不能統一,施釉不均勻,釉面有縮釉點,製作工藝較粗糙。
發展歷史
永樂時期
永樂時期醬釉瓷仍在燒造。從目前景德鎮珠山明代御窯廠遺址的考古發掘中,尚未見有關這方面的報道。但筆者於1985年5月,在揚州市缺口工地上,距地表3m左右與洪武地層具有疊壓關係的土層中,發現疊摞在一起的醬釉碗。由於施工繁忙,未能及時制止民工的挖掘,致使四隻碗同時被毀,實在令人痛惜扼腕。這四隻醬釉小碗,造型均為撇口式,高6cm,口徑12cm ,器表光素,里外均施醬釉,釉面勻淨光潔,有縮釉點,無橘皮紋。胎質細膩潤滑,胎色潔白,胎體自上而下,由薄漸厚,製作雋秀靈巧又不失敦厚穩重。圈足小,足呈外斂內直牆式和外斂里斜坡式;足端外側斜刮削,足端平切,足底面有明顯的旋痕和細密的跳刀痕;而細砂底光滑細膩,不見火石紅;釉底的胎釉結合處,卻留有一線火石痕。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醬釉的助熔劑鈣含量低,高溫黏度較大,不易流釉;從斷面看,底足處的釉層與器口處差不多同樣厚,因而不會產生象其他釉有"厚此薄彼"的現象。以前不少出版物,常用釉層厚來形容明早期器物的釉質,然而對醬釉這一品種而言,以上說法在了解了醬釉的化學成分及物理性能後,似乎提法上值得商榷。再則,上述四隻碗雖一 起出土,但碗的釉色卻有明顯差別;一種顏色接近今天的芝麻醬色調;一種顏色呈褐紅色;還有一種介於兩者之間。由此可知,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可能與器物的二次氧化或窯位有關。
永樂醬釉雖僅見於碗,而未見其他器型,但在各地考古發掘中尚不多見,因而是目前研究永樂民間瓷器不可多得的寶貴實物資料,彌足珍貴。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紫金釉賞瓶- 瓷器- 工藝品 , 華夏收藏網,2022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