緄(拼音.)
緄 (簡體字:緄) 拼音:gǔn 注音:ㄍㄨㄣˇ 部首: 糹 部外筆畫: 8 總筆畫:14
簡體部首: 糹 簡體部外筆畫:8 簡體總筆畫: 14
繁體部首: 糸
五筆86/98:XJXX 倉頡: VFAPP 鄭碼:ZKRR 電碼: 8981
筆順編號: 55444425111535 四角號碼: 26912 UNICODE:7DC4
目錄
基本字義
"gǔn ㄍㄨㄣˇ 見緄。 "
方言集匯
粵語:gwan2 客家話:[台灣四縣腔]gun3[客英字典]gwun3[海陸豐腔]gun3[客語拼音字彙]gun3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字部》 ·緄 ·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8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本切,音袞。《說文》繡帶也。《詩·秦風》竹閉緄縢。《傳》緄,繩也。《後漢·南匈奴傳》童子佩刀緄帶各一。《註》緄,織成帶也。 又《集韻》胡昆切,音魂。縫也。 又《集韻》戸袞切,音混。混夷或作緄。《史記·匈奴傳》自隴以西有綿諸緄戎。《註》字當爲混。 又《集韻》公渾切,音昆。義同。
說文解字
《卷十三》《糸部》 ·緄 織帶也。從系昆聲。古本切
English
cord; woven belt; hem; hemmi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