縊死
縊死 |
縊死(strangulation)或絞殺,常見者為上吊自縊(suicidalhanging),多因心理情緒因素,或見於精神病有妄想等症狀的患者。自縊可導致腦部及全身各器官嚴重損害。但由於縊繩的粗細、身體的重力及時間的長短不同,因而損害的程度有所不同。
目錄
病因
(一)發病原因 自縊(suicidal hanging)多見於心理情緒不良,或有精神疾病,如有抑鬱、妄想等症狀的患者。
(二)發病機制
腦部損害主要由於頸動脈受重力壓迫而阻斷腦部的循環,呼吸道受壓而阻斷氧氣吸入。此外,可因激惹頸動脈竇反射引起心臟驟停而導致嚴重後果。
患者腦部呈急性缺氧缺血性病理改變,且和神經組織缺氧時間以及救治後生存時間不同而表現各異。早期死亡者,大體可見腦部不同程度的腫脹,全腦表面血管充盈擴張。鏡檢除腦部組織呈水腫之外,神經細胞多呈急性細胞腫脹,其胞體脹大,細胞核正常,胞質中有細小空胞稱「微空泡形成」,線粒體增大,其嵴不清晰。稍晚腦部神經細胞進一步呈缺血性細胞病,此時胞體皺縮變小,核固縮而深染呈三角形,胞質深染伊紅(HE)或紫藍(Nissl)色。有學者認為缺血性細胞病在縊死者似較因心臟猝停及低氧者更為常見(Greenfield等,1963)。一般急性細胞腫脹是可逆性的病變,而缺血性細胞病為不可逆性的損害。上述病變可漫及全腦,但在腦皮質及海馬錐體細胞層CA1亞區受損最為顯著。晚期死亡者由於缺血性細胞病較易累及大腦皮質第3、5、6層,因其神經細胞消失及該部組織疏鬆稱為假分層性壞死(pseudo-laminar necrosis),若損害僅限於第3層則稱為典型的分層性壞死(laminar necrosis)。一般大腦皮質缺血性改變由枕葉經頂葉向前而漸減輕。小腦浦肯野細胞、腦幹及基底核如丘腦均可散在出現缺血性損害。另在腦部可有瀰漫性膠質細胞增生,小腦可有Bergmann細胞增多。
症狀
患者自縊時間短者,臨床表現為面色發紺、雙眼上翻、舌輕度外吐、呼吸停止、心跳微弱且已神志不清;重者不僅呼吸停止、脈搏及心跳消失、四肢變涼、大小便失禁、基本死亡,已難以救治。輕者尚可救治,及時送醫院或者現場採取積極措施是。可以救治過來的,重者基本難以救治,因為事發突然,有明顯的生命危險。
檢查
1.血尿便常規檢查無特異性。
2. 血氣分析、血生化檢查對後期搶救患者有臨床價值。
3.CT、MRI檢查對判斷腦組織受損情況有意義。
4.檢查出精神有問題或受過刺激:
5.鏡檢:除腦部組織呈水腫之外,神經細胞多呈急性細胞腫脹,其胞體脹大,細胞核正常,胞質中有細小空胞稱「微空泡形成」,線粒體增大,其嵴不清晰。稍晚腦部神經細胞進一步呈缺血性細胞病,此時胞體皺縮變小,核固縮而深染呈三角形,胞質深染伊紅(HE)或紫藍(Nissl)色。
鑑別
本病屬於法醫學的範圍,縊死應和其他死亡,或者是已經死亡後用繩帶束縛相鑑別,臨床法醫學檢查,可以根據死者屍斑的出現情況進行鑑別,同時解剖檢查可以根據皮下淤血的程度以及出現時間進行區分,必要時可以進行皮膚組織的病理學檢查能夠清楚的明確。
併發症
頸動脈竇反射可引起心臟驟停,患者可有抑鬱症、妄想症等精神症狀臨床表現,以及心理行為障礙。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境障礙,可由各種原因引起,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且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
預防
本病通常屬於自殺性行為,故對於存在有精神疾患或者心理壓力過大的焦慮患者應及時進行心理諮詢,並開展心理疏導,使患者放鬆自己的精神狀態,緩解壓抑的精神緊張,可減少自殺的傾向。對於嬰幼兒應注意加強監護,避免給孩子使用容易勒傷的條索狀玩具。
治療
(一)治療
1.一旦發現此類患者,應立即實施院前搶救。立即抱住患者,解脫自縊的繩套。將其平放在地上,松解衣領胸扣,實施人工呼吸。心跳停止者,應行胸外心臟按壓復甦術,並儘早轉送入院進行救治。
2.若心跳尚存,即使微弱也應給與氧吸入,復甦成功者,必須儘快給予後期(二期)心、肺及腦部復甦治療,包括控制腦水腫、給予中樞神經系統興奮藥物、應用高壓氧、糾正體液酸鹼及電解質失衡等措施,直至患者清醒為止。
(二)預後
死亡率較高,搶救時間的早晚,是心肺復甦搶救是否成功的關鍵,也是腦復甦能否成功的關鍵。存活患者,仍多有精神心理及行為障礙。
飲食
縊死或絞殺,常見者為上吊自縊,多因心理情緒因素,或見於精神病有妄想等症狀的患者。對於存在有精神疾患或者心理壓力過大的焦慮患者應及時進行心理諮詢,並開展心理疏導,使患者放鬆自己的精神狀態,緩解壓抑的精神緊張,可減少自殺的傾向。 一旦發現此類患者,應立即實施院前搶救,積極救治的同時送往醫院做治療為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