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
總書記或第一書記是政黨的黨務或政治領導職位,以共產黨、勞動黨、社會黨和其他左翼政黨較多使用。
- 一些政黨同時有主席和總書記(第一書記)的職位,兩者的職權區分在各個政黨中各有不同,例如一些政黨不設主席職位,總書記(第一書記)就是政黨領袖或黨務最高負責人。
- 政黨的主席是政治領袖或黨務最高負責人,而總書記(第一書記)是日常黨務負責人,即秘書長的職務。
- 各個政黨的總書記(第一書記)隸屬的具體黨內機構也各有不同,例如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的正式頭銜是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並由中央委員會選舉產生,英國工黨總書記兼任全國執*行委員會的書記並由全國執行委員會任命,而法國社會黨第一書記不隸屬任何委員會。
- 在一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中,總書記在多數情況下是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的主要頭銜,其地位和權力甚至淩駕於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
- 總書記或稱第一書記,正式名稱多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或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一般是政黨最高負責人的稱謂。「總書記」英文翻譯為「General Secretary」,而「General Secretary」於非政黨機構通常譯為「秘書長」,但為了與政黨職務區分多稱「Secretary-general」。
- 在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是1982年中共十二大到至今執政黨主要負責人的職稱。現任中共中央總書記 為習近平。
- 日本、北朝鮮和越南一般稱為「書記長」或「總秘書」。越南共產黨、老撾人民革命黨等社會主義政黨都以總書記為最高領導人。
- 政黨本身可能同時設有主席、委員長等黨魁職務,此時的總書記更多扮演的是秘書長的角色,承擔黨務工作。
- 稱呼總書記主要是為突出黨內的合議制和集體領導,不過多數共產黨都不設置黨主席的職務,總書記實際上扮演政黨最高負責人的角色。
- 在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多數為一黨制的國家,所以總書記一般也相當於這些國家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
目錄
中共總書記的沿革
-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開時,全國隻有50多名黨員。人員少,事務少,所以中央隻設由3人組成的中央局,負責人稱為書記。
- 中共二大、三大,雖然選舉了中央執行委員會,中央機構仍是中央局,負責人稱委員長,到四大時改稱總書記。
- 在五大上,第一次選舉了中央政治局委員、政治局常委、總書記,第一次將決策機關與負責日常工作的機關分為兩個機構。
- 有關黨史專家認為,書記處最晚在六屆五中全會成立。書記處負責黨中央的日常工作。既然書記處不止一個人,那麼,應有一個總負責人或總書記。
- 七大規定「中央委員會主席即為中央政治局主席與中央書記處主席」
- 八大除設中央委員會主席外,第一次設了副主席。八大時,中央書記處第一把手不再稱「主席」。新的黨章規定選舉總書記一人。
- 「黨的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選舉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的常務委員會和中央書記處,並選舉中央委員會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和總書記一人」。
- 「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務委員會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行使中央委員會的職權」。
- 「中央書記處在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務委員會領導之下,處理中央日常工作」。主席、副主席、總書記組成常委。常委是黨的核心領導。
- 1958年,毛澤東起草的一個黨內指示說得更明確:「大政方針在政治局,具體部署在書記處。
- 1980年,十一屆五中全會「決定恢復黨的第八次代表大會所決定並在十年間証明是必要和有效的制度,設立中央書記處作為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務委員會領導下的經常工作機構,並且選舉胡耀邦同志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1982年召開的中共十二大決定,中國共產黨不再設主席、副主席。從此,總書記成為中國共產黨中央的最高領導職務。在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務委員會領導下,中央書記處仍負責黨政軍的日常工作。[1]
看懂中國真正領導人是誰!
- 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國家元首自1983年至今稱作「國家主席」,實質上是虛位元首,而國務院總理才是中國政府首腦,即國家最高行政首長。
- 中國是由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中共中央總書記才是真正的最高領導人。
- 自江澤民開始,中共總書記才開始同時擔任國家主席。
- 中國主要領導人的鄧小平,卻從未出任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及黨總書記。
- 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老,終身擔任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及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 1954年,毛澤東在第1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1次全體會議上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今中國國家主席);
- 中國採取中央政府委員會的集體領導模式,但擔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是實質最高領導人。
- 鄧小平一生從未擔任黨、政最高領導人,最高職位曾擔任中共中央委員會副主席、政治局常委和國務院總理,但在1981至1989年出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中共15大把鄧小平理論寫進黨章,與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並列,中共讚揚鄧小平是「第2代領導核心」、「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而鄧小平推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中國走向改革開放道路。
- 鄧小平任內也經歷香港回歸,一國兩制政策在香港落實。儘管鄧小平提倡改革開放,但堅持馬克思主義,認為資產階級自由化就是否定社會主義,因此強烈反對,引發八六學潮,時任黨總書記胡耀邦同情學生思潮,結果遭鄧小平撤換,由趙紫陽接任黨總書記一職。
- 趙紫陽因為同情六四學生,遭到鄧小平撤銷總書記職務,鄧小平欽定江澤民接班。
- 江澤民被選為新任黨總書記後,成為中共新一代領導核心。1993年,江澤民被選為新任國家主席;任內的亮點就是推動辜汪會談,提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
- 江澤民後黨總書記位置由胡錦濤接手;胡錦濤在2003年接任國家主席;2004年胡錦濤則接手中央軍委主席職務。
- 胡錦濤領導的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改善關係,並與連戰、吳伯雄等國民黨大老會晤。胡錦濤在2012年同時卸下黨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共軍委主席3大職務,是首位一次交出所有權力的國家領導人。
- 「太子黨」出身的習近平成為胡錦濤接班人,習近平上任後清除諸多政敵,鞏固自身權力,其個人崇拜風潮逐漸成形,與當年毛澤東的造神運動極為相似。[2]
參考來源
- ↑ 黨中央最高領導稱謂的歷史沿革. 中國共產黨新聞. [2020-06-29] (中文).
- ↑ 簡恆宇. 聚焦十九大》看懂中國真正領導人是誰!中共6位實權者,寫下中國逾半世紀歷史. Storm Media Group. 2017-10-17 [2020-06-29]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