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梗草
紅梗草 | |
---|---|
圖片來源 |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091878&sid=5319990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紅梗草 漢語拼音:Hónɡ Gěnɡ Cǎo |
紅梗草,中藥名。為菊科澤蘭屬植物異葉澤蘭的全草。具有活血調經,祛瘀止痛,除濕行水的功效。主治月經不調,經閉,癥瘕,腹痛,產後惡露不行,水腫,跌打損傷,骨折,癰疽瘡毒。[1]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紅梗草
拼音名:Hónɡ Gěnɡ Cǎo
別名:澤蘭、紅稈草、紅升麻、黃力花、接骨草、大澤蘭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upatoriumheterophyllum DC. [E. wallichii DC. Var. heterophyllum (DC.) Didls]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異葉澤蘭Eupatorium heterophyllum DC.[E.wallichii DC.var.heterophyllum(DC.)Diels]的全草.
採收和儲藏
夏、秋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
異葉澤蘭 多年生草本,高1-2m。莖直立,圓柱形,被長毛,上部有散生的細紅色斑紋,基部淡褐色或紫色。葉對生,有時上部葉互生;葉片3全裂,少有淺裂或半裂,但花序下的葉不裂,裂片長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兩面被柔毛及腺點,但上面的毛少而稀呈綠色,下面灰白色毛密而呈淡白色,邊緣有粗鋸齒,具短柄;中裂片較大,長4-9cm,寬1.5-3.5cm,側生裂片較短上,葉柄較短,長約1cm;花序下的葉更小,不裂,卵形或披針形,無柄或有短柄。頭狀花序在莖頂或分枝頂端排成傘房或復傘房花序;總苞片先端圓鈍。瘦果有腺點;冠毛與花冠等長。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山坡地灌木林緣或林下,以及山坡草叢中。
性狀
性狀鑑別
莖圓柱形,直徑2-7mm,下部木千周,灰棕色,上部嫩莖灰淡綠色,被白色短毛;質脆,易斷。葉多皺縮破碎,完整展平後呈橢圓形或披針形,邊緣有圓鋸齒,暗綠色或灰綠色,兩面有黃色腺點有短白毛。微臭,味稍苦。
顯微鑑別
葉表面觀:上表皮細胞類多角形,垂周壁較平直;腺毛較多,頭狀由4個細胞組在,直徑40-44μm;非腺毛有2種,一種由3-7人細胞組成,長132-260μm基部直徑32-40μm;另一種由2-4人細胞組成,中間1或2個細胞常呈縊縮狀,長100-140μm,基部直徑14-16μm,常有淡棕以內含物;氣孔為不定式。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腺毛、非腺毛與上表面相惟,葉脈上非腺毛很多。
性味
味甘;苦;性微溫
歸經
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
活血調經;祛瘀止痛;除濕行水。主月經不調;經閉;症瘕;腹痛;產後惡露不行;小便淋漓;水腫;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
內服,9-15g。外用:適量,搗敷。[2]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