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皮糙果茶
红皮糙果茶 |
中文名称 红皮糙果茶 学名 Camellia crapnelliana Tutch.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山茶目 |
红皮糙果茶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生于低海拔,富含腐殖质的森林红壤上,亦生于岩石露头多的湿润谷地。果实秋后成熟。红皮糙果茶具有较大的花和果,是重要的油料和观赏植物。[1]
目录
信息
亚目 山茶亚目
科 山茶科
属 山茶属
亚属 山茶亚属
种 红皮糙果茶
命名者及年代 Tutch.,1904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5-12米,胸径约40厘米;树皮红色,平滑;嫩枝无毛。叶革质,椭圆形,长9-13厘米,边缘有细锯齿,叶柄长约1厘米。花顶生或近顶腋生,白色,无花梗,苞片和萼片无明显的界限,约4-9,革质,花开后脱落;花瓣5-7,例卵形,长4.5-5.5厘米,基部微合生;雄蕊多数,近离生,长不超过1.5厘米;子房被毛及糠秕,3-5室,花柱长1.2厘米。蒴果球形,成熟时浅褐色,表面多糠秕,直径7-12厘米,果皮厚1.5-2厘米。[2]
近种区别
红皮糙果茶近似糙果茶( Camellia furfuracea (Merr.) Coh. St.),但叶片椭圆形,花较大,直径7-10厘米,蒴果较大,直径6-10厘米,果皮最厚达2.5厘米,呈疏松的木栓质。种子供榨油,油质比普通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Abel)好,50公斤种子可榨油10公斤。
生长环境
生长在亚热带季风区,向南达北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最低月平均温8-13℃,极端最低温可达-5℃,年降水量为1500-2200 毫米。喜生于低海拔,富含腐殖质的森林红壤上,亦生于岩石露头多的湿润谷地。在广东、广西其伴生树种有黄桐、红枝蒲桃、假苹婆、猴耳环、短序润楠、潺槁木姜子、山石榴、黄毛榕等。在中国福建的伴生树种多为甜槠、栲、青冈、杜英、木荷和杨梅蚊母树、红楠、枫香树等。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中国香港、广西南部、福建、江西及浙江南部。模式标本采自香港柏架山海拔150米处。
保护价值
红皮糙果茶具有较大的花和果,是重要的油料和观赏植物,据南宁的调查,每50公斤种子可产油17.5公斤。应作为重要种质资源加以保护。皮糙果茶具有较大的花和果,是重要的油料和观赏植物,据南宁的调查,每50公斤种子可产油17.5公斤。应作为重要种质资源加以保护。
保护措施已建自然保护区的产地,应将红皮糙果茶列为保护对象。其它产地的成龄大树也应加以保护并作为母树进行采种,人工繁殖。同时结合油茶栽培工作,在沿海各地推广栽植。福建德化、永安、大田、古田、屏南、政和等县及广东九龙半岛马鞍山引种栽培。
栽培要点且种子各插条繁殖。果实秋后成熟,因种子含油量高,容易酸败,采种后稍加晾干即进行播种。苗床以沙质土为宜,注意排水。播种后4-6星期即发芽,幼苗要求适当荫蔽,进行适度松土和除草,第三年苗可以移植。插条繁殖应保持苗床的湿度在90{bf},温度在25℃左右,能迅速生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