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紅胸角雉(學名:Tragopan satyra)是產於喜馬拉雅山地區的一種華美的緋紅色角雉,雄鳥體長70厘米,頭和喉黑色,冠羽黑色而羽端紅,體羽多飾有黑色邊緣的白色珍珠色圓點,兩翼及尾具近藍色帶皮黃色的橫斑。肉質角藍色,頸部肉椐亦藍色,雄鳥發情炫耀時張開可見其上的綠色及紅色斑塊。似廣泛分布的紅腹角雉類,但紅色的下體多緋紅黑並帶具白色外緣的黑色點斑而非鱗狀斑。生活在海拔2400-4300米的山地森林中,冬天則下到1800米的林區。主要以植物根、嫩芽、葉、種子、球莖等植物性食物為食。分布於印度北部、尼泊爾、錫金、不丹和中國。 摺疊編輯本段外形特徵 紅胸角雉 紅胸角雉 ​紅胸角雉雄鳥頭和喉黑色,冠羽黑色而羽端紅,體羽多飾有黑色邊緣的白色珍珠色圓點,兩翼及尾具近藍色帶皮黃色的橫斑。肉質角藍色,頸部肉椐亦藍色,雄鳥頭和羽冠黑色,羽冠尖端紅色,頭上肉質角藍色;羽冠兩側各有一緋紅色縱紋;頭後兩側、後頸、背上部,兩肩和兩翅小覆羽深緋紅色;上體餘部、包括下背、腰、翅內側覆羽和短的尾上覆羽黑褐色,被有棕黃色蟲蠹狀橫斑和具有黑緣的白色亞端斑點;其餘翅上覆羽同背,但具寬的緋紅色羽緣;小翼羽棕黃色而具黑斑;飛羽和初級覆羽黑色,具不規則的棕黃色橫斑;尾上覆羽同背,但色較淺淡,較長的尾長覆羽具狹的黑色次端斑和琥珀褐色端斑;尾羽黑色,基部雜有棕白色斑紋。

雄鳥發情炫耀時張開可見其上的綠色及紅色斑塊。似廣泛分布的紅腹角雉類,但紅色的下體多緋紅黑並帶具白色外緣的黑色點斑而非鱗狀斑。喉裸出部暗藍色,喉下肉裾中部藍色,兩側草綠色,具4-5個赤紅色三角形斑。頭上肉質角藍色。

雌鳥色暗,毛色雜以黑色及紅褐色,眼周裸皮近藍。上體棕色至褐色,具黑色蟲蠹狀斑和塊斑,部分羽毛具淡皮黃色羽干紋;尾棕褐色,雜以不規則的黑色和皮黃色橫斑;頦和喉淡褐色或皮黃色,外緣以黑色;下體同背,但較淺淡,尤其是腹,具近白色的矛狀羽干斑。虹膜褐色,嘴黑褐色或角褐色 ,腳粉紅色或灰白色。

大小量度:體長♂640-790mm,♀575mm;嘴峰♂16mm,♀11mm (自鼻孔前緣量起);翅♂270-285mm,♀215-235mm;尾♂270-285mm,♀195mm;跗蹠♂86-87mm,♀66mm。(註:雄性—♂;雌性—♀)[1]

摺疊編輯本段棲息環境 棲息於海拔3000-4000米左右的山地森林中,有時冬季可下到2000米左右的地方越冬。在中國僅分布於西藏南部及東南部海拔2400-4300米的局部地區,主要活動於陡峭的山邊森林地帶,早晨和黃昏也常到林緣開闊地區活動和覓食。

摺疊編輯本段生活習性 紅胸角雉主要在清晨和黃昏覓食,喜歡隱匿,大多數時候都隱藏在人跡罕至的深山密林深處。行動謹慎,善於奔跑,也能飛翔,但不持久,每次飛行的距離也不大。

主要以植物根、嫩芽、葉、種子、球莖等植物性食物為食,尤其喜歡根和球莖,常在地上挖掘和刨食,此外也吃昆蟲和小型爬行動物。

叫聲:高而尖的wak叫聲重複幾次。另有kya, kya, kya, kya高叫,聲似幼山羊。[1]

摺疊編輯本段分布範圍 分布於不丹、印度、尼泊爾;中國西藏南部的定日、聶拉木、吉隆、亞東、林芝和喜馬拉雅山脈中段。雲南西北部的貢山。​

摺疊編輯本段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5-6月。繁殖期雄鳥有極壯觀的炫耀行為,為爭奪配偶,雄鳥之間有時發生爭鬥。雄鳥的求偶炫耀過程可以分為6個步驟,各步所需時間及肉裙特徵與黃腹角雉和紅腹角雉不同。雌鳥的取食行為在繁殖期較雄性強。繁殖期的雄鳥具有較強的領域行為。通常於4月下旬開始築巢,營巢於海拔3000米左右的山地森林中,巢多置於樹上,距地高0.5-8米,巢甚隱蔽,呈淺盤狀或碗狀,相當粗糙而簡陋。主要由樹枝、藤條、三葉木通、松蘿、苔蘚和樹葉構成,內墊於少量松針、樹葉、雜草和羽毛。每窩產卵2-6枚。卵的顏色為棕皮黃色或淺黃色,被有大小不等的紅褐色斑點。

摺疊編輯本段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摺疊編輯本段種群現狀 紅胸角雉是角雉中數量最多的一個種,估計總數在20000隻左右。不過它在中國境內卻是罕見的種類,在西藏南部的亞東和雲南西北部的貢山等地見到一些零星的個體,數量非常稀少。[1]

摺疊編輯本段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中被稀有種

列入《瀕危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1995年列入附錄Ⅲ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