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腳鷸
紅腳鷸 |
中文學名:紅腳鷸 |
紅腳鷸[1](學名:Tringa totanus):體長28厘米,上體褐灰,下體白色,胸具褐色縱紋。飛行時腰部白色明顯,次級飛羽具明顯白色外緣。尾上具黑白色細斑。虹膜黑褐色,嘴長直而尖,基部橙紅色,尖端黑褐色。腳較細長,亮橙紅色,繁殖期變為暗紅色。幼鳥橙黃色。
常成小群遷徙。生活於草地、湖泊、沿海等地,主要以各種小型動物為食。該物種分布廣范,世界均有分布,繁殖於非洲及古北界;冬季南移遠及蘇拉威西、東帝汶及澳大利亞。在中國繁殖於東北地區,為夏候鳥和冬候鳥。春季於3-4月遷到東北繁殖地,秋季於9-10月遷離繁殖地。
目錄
特徵
紅腳鷸夏羽頭及上體灰褐色,具黑褐色羽干紋。後頭沾棕。背和兩翅覆羽具黑色斑點和橫斑。下背和腰白色。尾上覆羽和尾也是白色,但具窄的黑褐色橫斑。初級飛羽黑色,內側邊緣白色,大覆羽羽端白色,次級飛羽白色,第一枚初級飛羽羽軸白色。自上嘴基部至眼上前緣有一白斑。額基、頰、頦、喉、前頸和上胸白色,具細密的黑褐色縱紋,下胸、兩脅、腹和尾下覆羽白色。兩脅和尾下覆羽具灰褐色橫斑。腋羽和翅下覆羽也是白色。
冬羽頭與上體灰褐色,黑色羽干紋消失,頭側、頸側與胸側具淡褐色羽干紋,下體白色,其餘似夏羽。
幼鳥似冬羽,但上體具皮黃色斑或羽緣,胸沾有皮黃褐色。胸、兩脅和尾下覆羽微具暗色縱紋。中央尾羽綴桂紅色。
叫聲:飛行或歇息時發出獨特的、具爆破音的尖哨音chee-wik;告警時發出較短的chip聲[2]。
習性
紅腳鷸非繁殖期則主要在沿海沙灘和附近鹽鹼沼澤地帶活動。少量在內陸湖泊、河流和沼澤與濕草地上活動和覓食。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休息時則成群。性機警,飛翔力強,受驚後立刻衝起,從低至高成弧狀飛行,邊飛邊叫。
主要以螺、甲殼類、軟體動物、環節動物、昆蟲和昆蟲幼蟲等各種小型陸棲和水生無脊椎動物為食,常在淺水處或水邊沙地和泥地上覓食,常分散單獨覓食。個體間有占領和保衛覓食領域行為。
生境
紅腳鷸棲息於沼澤、草地、河流、湖泊、水塘、沿海海濱、河口沙洲等水域或水域附近濕地上。無論是平原、荒漠、半荒漠、高山、丘陵和高原以及泰加林地帶等各類生境中的水域和濕地均有棲息。
繁殖
紅腳鷸的繁殖期為5-7月。到達繁殖地的初期常呈小群活動,以後逐漸分散,成對進入各自的繁殖地,有時也呈數對集中在一處營巢繁殖。雄鳥求偶時兩翅上舉,在雌鳥周圍不斷抖動,頭上下晃動,且不時細聲鳴叫。通常營巢于海岸、湖邊、河岸和沼澤地上。巢多置於水邊草叢中較為乾燥的地上,或沼澤濕地中地勢較高的土丘上。一般較為隱蔽。巢多利用地面凹坑,或在地上扒一圓形淺坑,大小為直徑15厘米左右,內再墊以枯草和樹葉即成。每窩產卵3-5枚,通常4枚。卵的形狀為梨形,顏色為淡綠色或淡赭包,被有黑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41-49×28-32毫米。雌雄輪流孵卵,但以雌鳥為主。孵化期23-25天。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繁殖在歐洲;遷至非洲、印度及東南亞越冬。
中國分布:於新疆西北部天山有繁殖記錄。遷徙時常見於中國的多數地區,結大群在南方各省、海南島及台灣越冬。
亞種分化
序號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1 | 紅腳鷸新疆亞種 | Tringa totanuscraggi | Hale, 1971 |
2 | 紅腳鷸克什米爾亞種 | Tringa totanuseurhina | Oberholser, 1900 |
3 | 紅腳鷸冰島亞種 | Tringa totanusrobusta | Schioler, 1919 |
4 | 紅腳鷸東亞亞種 | Tringa totanuserrignotae | Meinertzhagen, R & Meinertzhagen, A, 1926 |
5 | 紅腳鷸指名亞種 | Tringa totanustotanus | Linnaeus, 1758 |
6 | 紅腳鷸烏蘇里亞種 | Tringatotanusussuriensis | Buturlin, 1934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
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3]。
視頻
紅腳鷸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