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純粹理性批判

純粹理性批判》,18世紀德國古典哲學的認識論著作。康德著。寫於1780年,初版於1781年,康德作了重大修改後於1787年出第2版。中譯本1957年三聯書店出版,藍公武主譯。1960年改由商務印書館出版。還有胡仁源譯本。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正文之前有兩版序文,正文劃分為「導言」、「先驗原理論」和「先驗方法論」三大部分,其中「先驗原理論」是全書的主體。導言提出,「先天綜合判斷如何可能」的問題是哲學認識論的真正問題。在這個總問題之下包括3個具體問題:1.純粹數字如何可能?2.純粹自然科學物理學如何可能? 3.形而上學如何可能?「先驗原理論」由「先驗感覺論」和「先驗邏輯」組成。「先驗感覺論」考察感性的先天形式,並證明純粹數學如何可能的問題。認為感性是被動地接受對象給予我們的感覺材料的認識功能,它自身所提供的先天形式是空間和時間,它不可能離開人類主體而獨立存在。我們憑時間和空間只能認識「現象」,因而以空間和時間的結構為研究對象的純粹數學才是可能的。「先驗邏輯」又劃分為「先驗分析論」和「先驗辯證論」兩大部分,而「先驗分析論」則又有「概念分析論」和「原理分析論」構成。「先驗分析論」考察知性純概念的來源及其客觀效應問題,同時證明純粹自然科學如何可能的問題。科學知識是由感性與知性結合而成的。感性與知性各有自己的特點,不能互相替代。通過感性直觀,對象被我們攝取,藉助於知性的積極活動,對象被我們「思維」,即「作判斷」,知性就是作判斷的功能。把判斷中所包含的特殊概念揭示出來,便能得到一個知性的基本概念體系。康德把這些概念叫做「範疇」,並得出「範疇體系表」。表中的範疇都是知性的純概念,即不依賴於任何經驗的概念。它們是知性自身先天具有的,是知性自身的本質結構,是和知性的活動密不可分的。知性的活動就是「作判斷」,把感性雜多的種種表象統攝在範疇之下,從而使「對象」的認識成為可能。可是,範疇要用於種種雜多的感性表象,還必須有一個「中介」,使自身感性化,以消除純粹知性與感性的對立。這就是「范型化」問題。這種「范型」是把種種雜多的感性表象統攝於範疇之下的「中介」。「原理分析論」首先考察了範疇的「范型化」問題,論述了範疇通過范型化而形成的基本命題,並且由此說明純粹自然科學如何可能確立的問題。「先驗辯證論」討論由於狹義理性自身的純粹推論而必然產生的種種「矛盾」,這種矛盾就是「二律背馳」。

本書對於理性自身矛盾的揭露與分析,是為了說明思辨的形而上學是不可能的,而為先驗的形而上學的可能性作理論準備,這也是《純粹理性批判》所要達到的根本目的,即限制知識以便為信仰保留地盤。這說明,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所發動的哲學革命是不徹底的。

作者簡介

伊·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德國哲學革命的開創者,德國古典哲學的奠基人,近代西方哲學史上二元論、先驗論和不可知論的代表,自然科學家。1724年生於東普魯士的柯尼斯堡的 一個小手工業者家庭。1746年畢業於柯尼斯堡大學。畢業後當了8、9年家庭教師,以後主要從事哲學教學和著述。從18世紀70年代開始,參與柯尼斯堡大學哲學系的領導,後來進評議會,擔任過兩屆柯尼斯堡大學校長、柏林科學院哲學部主席。1804年在柯尼斯堡逝世。主要著作有:《論證上帝存在的唯一可能根據》、《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未來一切形而上學導論》、《自然通史和天體論》、《論永久和平》、《法學的形而上學》、《學科的論爭》、《實踐觀點的人類學》以及逝世之前由他的朋友編輯出版的《邏輯學》、《自然地理學》、《教育學》等。

工具書的特點

1、從編輯目的而言,它主要供查考、檢索而非通讀[1]

2、從編排方法而言,工具書總是按某種特定體例編排,以體現其工具書性,易檢性。

3、從內容而言,廣泛吸收已有研究成果,所提供的知識、信息比較成熟可靠,敘述簡明扼要,概括性強[2]

視頻

純粹理性批判 相關視頻

《純粹理性批判》之先驗感性論,我們的感性認知不來源於實際存在!
純粹理性批判001

參考文獻

  1. 工具書,絕不像你想的那樣簡單,人民數字聯播網,2020-05-13
  2. 工具書的特徵,豆丁網,20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