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納差,簡單的講就是吃飯不太好。在中醫範疇中歸屬於脾胃病,由多種原因導致。如傷食引起,常表現為噯吐酸腐之氣;再如濕阻引起,常表現為胃脘脹悶、舌苔白膩;又如消化功能低下也可以引起,中醫稱為脾胃虛弱,臨床除見到納食減少外,還伴有食後腹脹、面色萎黃、氣短懶言、大便稀等症狀。[1]

目錄

納差

概述

納,就是食納的意思;主要指食慾,進食數量和進食質量。差,就是不好,差勁。

納差

nacha

註解

納差,通俗一點講,就是吃飯不太好,食欲不振,沒有胃口。

中醫含義

在中醫範疇中歸屬於脾胃病,由多種原因導致。如傷食引起,常表現為噯吐酸腐之氣;再如濕阻引起,常表現為胃脘脹悶、舌苔白膩;

病因病機

感受時邪

脾胃為後天之本,擔負着受納、腐熟、運化、消化吸收的繁重任務。若因感受風寒之邪,風寒之邪客胃,使胃之受納功能受損;或因感受暑熱時邪,熱邪干胃,胃氣受損,亦可使胃之消化吸收功能障礙;特別是感受濕邪,濕性粘膩,最易傷害人體脾胃之消化吸收功能,同時脾主濕而惡濕,濕多則能郁遏脾陽,使脾運受損,胃氣不開則不思飲食。[2]

飲食所傷

正常人體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則能形與神俱。若生活起居有逆生理,或過食甘肥厚膩,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醇酒甘肥過度,伐傷脾胃,使胃氣受傷,則胃氣不能主腐熟,納消之能,則不思飲食。

脾胃虛弱

脾胃為後天之本,中運之軸,陳修園說:「中央健,四旁如」,講的就是脾胃功能健旺。胃氣受損,則惡聞食臭,導致納差。胃中元氣盛,則能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飢,脾胃俱旺,則能食而肥,脾胃俱衰,則不能食而瘦。[3]

腎陽虛衰

腎為先天之本,為人體生命之根,人體一切動力的源泉,特別是命門之火,能化生萬物,火能生土,對脾胃消化腐熟食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腎陽虛衰,則命門之火不能生化脾土,則可導致脾胃功能虛弱,而致不能飲食。

消化功能

主要症狀

又如消化功能低下也可以引起,中醫稱為脾胃虛弱,臨床除見到納食減少外,還伴有食後腹脹面色萎黃氣短懶言大便稀等症狀。

納差的調理

買些紅棗枸杞子,每天把七八顆紅棗撕碎,去核,然後加上十幾粒枸杞子,放在小保溫瓶中,衝上開水,約泡半小時後,連同紅棗、枸杞子一起服下。但要注意喝時起碼要距進餐半小時以上。[4]

納差的檢查

  1. 仔細詢問相關病史,了解基本情況;
  2. 適當進行相關的物理檢查,進行疾病的大概猜測;
  3. 根據所存有的初步診斷適當進行一些器械檢查和實驗室的檢查;
  4. 綜合所有的檢查結果,結合各器官發生損傷時的臨床表現最終得出診斷。

治療

分型論治

1.感受寒邪

  • 主證:外感寒邪胃脘痞脹,隱痛,噯氣吐清水,大便溏薄,食少納呆,泛惡欲吐,脘腹脹悶腹痛腸鳴,或頭重如裹,身重或腫,畏寒肢冷,或身目黃而晦暗,舌胖苔薄白,脈緊。
  • 治法:散寒溫中,和胃進食。
  • 方劑:藿香正氣散加減

2.濕濁犯胃

  • 主證:脘中痞悶,身重乏力,思睡昏重,倦怠懶言,口甘黏膩,不思飲食,舌苔白膩,脈濡。
  • 治法:芳香化濁
  • 方劑:神術散合藿香正氣散加減

3.飲食所傷

  • 主證:過食甘肥油膩及醇酒厚味之品,脘腹發脹,納呆,惡食,噯氣酸腐,嘔吐食臭,大便秘結或不暢,厭油膩,噁心欲吐,心煩,全不思食,見食物則噁心,苔黃膩,脈滑而數。
  • 治法:消食導滯
  • 方劑:保和丸加味

4.肝氣犯胃

  • 主證:不思飲食,噯氣頻作,兩脅苦滿,胸脅脹悶或脹痛,精神抑鬱,煩躁易怒,脈弦。
  • 治法:疏肝和胃
  • 方劑:抑氣散加味

5.濕熱內蘊

  • 主證:納呆,不思飲食,厭惡油膩,脘腹痞悶,或脅肋脹痛,口苦,大便黏膩,瀉下不爽,其味臭穢,身目俱黃,色澤鮮明或身熱不揚,陰囊濕疹或睾丸紅腫疼痛,苔黃膩,脈濡數,或弦滑。
  • 治法:清化濕熱,導滯理氣
  • 方劑:黃連平胃散合枳實導滯丸加減

6.脾胃虛弱

  • 主證:面色黃白少華,肌瘦不榮,胃納欠佳,食欲不振,多納則飽脹,噯氣時作,大便溏薄,或有聞食則噁心欲吐者,苔薄白,脈沉弱無力。
  • 治法:健脾和胃
  • 方劑:異功散合參苓白朮散加減

7.胃陰不足

  • 主證:飢不欲食,口渴喜飲,唇紅乾燥,脘痛嘈雜,大便乾結,或五心煩熱,小便黃赤短少,舌紅少津,少苔,脈細數。
  • 治法:益胃養陰
  • 方劑:養胃湯加減

8.腎陽虛衰

  • 主證:不思飲食伴有五更泄瀉,身冷畏寒,手足厥冷,面色黃白不華,口淡無味,口泛清水,舌淡,苔薄白,脈沉弱無力。
  • 治法:溫補腎陽
  • 方劑:金貴腎氣丸加減

納差預防

  1. 飲食均衡
  2. 不吃太辣的食物,適當保護脾胃
  3. 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
  4. 增強機體的免疫力。
  5. 勞逸結合.
  6. 不過度耗資身體。

視頻

納差兒童的家庭護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