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纳溪区隶属于四川省泸州市,是泸州主城三区之一,位于四川盆地南部,长江之南,永宁河下游两岸,东连合江县,南接叙永县,西界宜宾市江安县,北邻江阳区。幅员面积1150.6平方千米(2011年),辖12个镇2个街道,176个村民委员会,1843 个村民小组,22 个社区。人口48.26万人(2011年),2013年,纳溪区实现生产总值(GDP)107亿元。[1]

目录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属巴国巴郡地。

西汉至西晋本江阳县地,成汉(304-347年)时江阳郡为夷僚(少数民族)所据,江阳郡寄武阳县地(今井研县南),后寄治武阳县治(今彭山县东北),称西江阳郡,后复故土。

东晋穆帝(345-361年)于此(今纳溪区大渡口镇)置汉安县,初属江阳郡,后为东江阳郡郡治。

南北朝为绵水县地。

隋分属泸州、江安、汉安等县地。

唐属江安、泾南县地。

北宋仁宗皇佑三年(1051年)在今永宁河入长江的河口置纳溪寨。

南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升纳溪寨为纳溪县。先属泸州,后属江安州。

元、明、清三代均属泸州管辖。

民国元年(1912年),属川南军政府,后属下川南道、永宁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撤销永宁道,直属四川省政府。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隶属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2月3日,纳溪解放,12月12日成立纳溪县人民政府,隶属泸县专署。

1952年改属隆昌专署。

1953年初属泸州专署。

1960年,改属宜宾专区。

1983年6月建立省辖泸州市,纳溪县划归泸州市管辖。

1996年7月1日,纳溪撤县建区,为泸州市纳溪区,结束了纳溪建县764年历史。

区划沿革

1995年12月24日,纳溪区辖原市中区的安富街道办事处和邻玉镇的先农、紫阳2个村,原纳溪县的护国、花果、大渡口、白节、合面、上马、打古、丰乐8个镇和棉花坡乡、龙车、渠坝、新乐、乐登5个乡。

1997年,纳溪区辖1个街道、8个镇、5个乡:安富街道、护国镇花果镇大渡口镇白节镇合面镇上马镇打古镇丰乐镇、棉花坡乡、龙车乡、渠坝乡、新乐乡、乐登乡。区政府驻安富街道。乐登乡改天仙镇。

2000年,纳溪区辖1个街道、9个镇、4个乡: 安富街道、大渡口镇、护国镇、打古镇、上马镇、合面镇、花果镇、丰乐镇、白节镇天仙镇、棉花坡乡、新乐乡、渠坝乡、龙车乡。

2002年,纳溪区辖1个街道、12个镇:安富街道;丰乐、护国、渠道、合面、上马、白节、打古、大渡口、龙车、天仙、棉花坡、新乐。共有238个村委会、35个居委会、9个社区,1844个村民小组。

2003年底,纳溪区辖街道2个、镇12个:大渡口镇、护国镇、打鼓镇、上马镇、合面镇、丰乐镇、白节镇、天仙镇、棉花坡镇、新乐镇、渠坝镇、龙车镇、安富街道;共有238个村委会、19个社区委员会(其中农村社区10个,城市9个),3个居委会(原出处另一处没有提到这3个居委会),1844个村民小组。

2004年底,纳溪区辖1个街道(安富)、12个镇(护国、白节、合面、打古、上马、丰乐、天仙、渠坝、新乐、龙车、大渡口、棉花坡),村委会238个、村民小组1844个、农村社区10个,城市社区9个。

2014年,新设立东升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14年,纳溪区辖12个镇:大渡口镇、护国镇、打古镇、上马镇、合面镇、丰乐镇、白节镇、天仙镇、棉花坡镇、新乐镇渠坝镇、龙车镇,3个街道:安富街道、永宁街道、东升街道,176个村,1843 个村民小组,22个社区。[2]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纳溪区位于四川盆地南部,长江之南,永宁河下游两岸,东连合江县,南接叙永县,西界江安县,北邻泸州市江阳区。 地理坐标东经105°09′~105°37′,北纬28°02′14″~28°26′53″,东西宽41千米,南北长46千米,纳溪区幅员面积1150.6平方公里(2011年)。

地形地貌

纳溪区南高北低,平坝、丘陵、低山兼有,海拔在230~963.2米之间,纳溪区最高点在打古镇普照山白土岩。纳溪区有条形山脉2支,均东西走向。一支横穿区境中部,东从合江入境,经白节镇大旺、天仙镇乐登、大渡口镇和丰向江安方向延伸,海拔在500米以上,东部高于西部,境内绵延40余千米;一支横亘区境南部打古镇、上马镇、合面镇,蜿蜒30余千米,海拔在450米以上。

水文环境

纳溪区境内有大小溪河130余条,总长度640余千米。长江流经区境北部长28千米,经大渡口镇、新乐镇、安富向泸州奔流。永宁河是区境长江最大支流,纵贯区域中部,经上马、护国、渠坝、天仙、安富注入长江,境内流长56.8千米。

气候环境

纳溪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总降雨量909.4毫米,比历年平均降雨量偏少241.4毫米;年平均气温18.1℃,比历年平均偏高0.7℃,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6℃,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7℃;年日照1050.5小时,比历年平均日照时数偏少136.9小时。[3]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截至2011年,纳溪幅员面积1150.6平方公里,林地面积48600公顷,森林覆盖率51.2%,是全国绿化造林先进县、全国十三大杂竹县(区)和四川省25个林业产业强县培育县之一。纳溪区竹林总面积达到61.5万亩,杂竹蓄积量360万吨,年可采伐杂竹50万吨。

土地资源

2011年,纳溪区幅员面积1150.6平方公里。农用地104968.35公顷,占幅员面积的91.3%,其中有耕地40824.97公顷;建设用地7618.16公顷,占幅员面积6.6%;未利用地2433.30公顷,占幅员面积的2.1%,其中河流水面1989.90公顷。有4个土类,8个亚类,21个土属,65个土种。

水资源

2011年,纳溪区水资源总量为6.8亿立方米,年均径流深540毫米,年均水模数为59.1立方米/平方公里。纳溪区人均占有水量为1463立方米。过境河川径流量为18亿立方米(不含长江)。平均径流深由南向北递减,南部文昌一带径流深为600毫米,而北部棉花坡、安富一带径流深仅为450~480毫米。径流深高达600毫米以上。纳溪区年径流的70%集中在5~9月,多以雨洪出现,枯水期一般长达半年之久。纳溪区共有各类水利设施3142处。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6座,小(二)型水库28座,山坪塘2737口,石河堰160条,引水堰68条,电力提灌站142处,有效蓄引提水能力6100万立方米。[4]

区域人口

人口详情

截至2015年末,纳溪区人口为47824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7万人。

民族详情

截至2015年末,纳溪区民族以汉族为主,有苗族、回族、彝族、壮族、满族、水族、白族、仡佬族、蒙古族等21个少数民族1287人。

区域经济

综述概述

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GDP)完成118.12亿元,同比增长(下同)10.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39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2.54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19亿元,增长9.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36亿元,增长38.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29亿元,增长13.5%。完成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18亿元,增长17.3%。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46元,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10510元,增长12.3%。

第一产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27.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达到26.84亿元,比上年增加1.06亿元,增长4.12%,实现农业增加值17.51亿元,同比增长4.38%。

第二产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6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2.15亿元,增长11.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4.1%;集体企业下降5.3%,股份制企业增长11.0%,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13.3%;私营企业增长15.2%;非公有企业增长14.9%;大中型企业增长6.4%。轻工业增长14.9%,重工业增长6.9%。

全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39.19%,比上年提高1.9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21.82%,比上年提高11.99点,资产负债率53.34%,比上年下降3.41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5.65次,比上年提高0.97次,成本费用利润率6.76%,比上年下降0.57点,

85户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7.04亿元,同比增长49.2%;产成品存货6.53亿元,同比增长48.6%;实现利税总额8.23亿元,同比增长68.6%;实现利润总额3.6亿元,同比增长137.8%。

2013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9.21亿元,同比增长36.5%,增幅比2012年同期上升10.8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53.32亿元,增长40.1%;更新改造(工业技改)投资41.19亿元,增长35.7%;其他投资7243万元,同比增长874.8%;房地产投资3.58亿元,同比下降10.7%。

第三产业

2015年,全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19亿元,增长9.3%。消费市场运行平稳,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29亿元,增长13.5%。其中:批发业实现销售总额8.18亿元,增长46.8 %;零售业实现销售总额40.13亿元,增长9.3 %。全年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34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85亿元。[5]

社会事业

科技发展

2009年,纳溪区举办科普讲座、培训185余次,实施重点科技项目32项,推广新技术、新品种51项,31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专利。

教育事业

2009年末,纳溪区共有中、小学、职业中学31所,其中:小学13所(教学点87所),普通初中12所(含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完全中学2所,职业中学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职工总数3189人,其中:小学教职工1589人,初中教职工1020人,高中教职工390人,中职教职工178人(其中民办职业中学教职工66人),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12人。中小学在校学生57031人,其中:小学在校生30189人,初中在校生15891人,普通高中在校生6074人,职业高中在校生4781人,特校学生96人。全年高考报名人数1999人,文考上线人数1218人,其中普通类1182人(本科一批57人,本科二批282人,本科三批187人,专科一批198人,专科二批458人),另有艺术、体育类本科双上线35人,飞行员1人,合计本科上线率28.1%,专科(高职)上线率61%。各类成人高校招生报名1093人,录取684人,录取率62.7%。纳溪区自考报名1359人,报考2581科次,28人获得自修本、专科毕业证书。

医疗卫生

2009年末,纳溪区共有各级卫生机构581所,其中区级医疗卫生单位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家;镇卫生院13家;企业医疗机构1家;民营医疗机构4家。从事医疗卫生人员863人,其中区镇级公立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56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374470人,参合率达95.69%。

文化事业

2009年,纳溪区有线电视用户达30349户,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100%。2009年城区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3300户,发展数字电视用户550户。纳溪区现有公共图书馆1座,图书总藏量6万册,2009全年外借图书1.3万册,接待读者2.5万人次,其中电子阅览室接待读者近9千人次。2009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达60次以上,举办各类运动会和体育活动46次以上,参赛运动员达6000余人。参加市级以上比赛获得金牌5枚、银牌12枚、铜牌20枚。

基础设施

2015年,全区公路总里程1245千米。濒临28.5公里长江黄金水道,321国道纵贯全境,是四川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有隆纳高速公路(与成渝高速公路相连)、泸宜渝高速公路、川黔高速、隆黄铁路。纳溪城区距泸州14千米,距泸州飞机场8千米,距泸州港集装箱多用途码头20千米。[6]

历史文化

名优特产

纳溪泡糖

纳溪泡糖,是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县的著名特产,具有造型独特,工艺精巧,香甜松 脆,入口化渣,不粘牙等特点。

护国陈醋

护国陈醋主要用麸皮、大米作原料,以当归、当参、人参等100多种中药为配方,通过传统工艺制成,具有独特的浓厚衬香、酸味醇厚、回甜爽口、余味悠长、久存不腐、陈香更佳的特点。

川南雀舌

川南雀舌,是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县的著名特产,外形扁平伸直,色泽翠绿,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黄匀整。

护国沙田柚

护国沙田柚,是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县护国镇的著名特产,因其品质出众,先后被西部博览会、农业部等机构或单位评为全国柚类优质果品、名优农产品等称号。[7]

风景名胜

纳溪区凤凰湖

凤凰湖风景区地处泸州纳溪城西15公里的大渡口镇,凤凰湖旅游区拥有水域面积 157 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89%。湖中大小岛屿10余座,湖泊九弯十八拐,由48条汊河密布而成,被誉为“西蜀玉珠”。拟建成包括度假酒店、老年康体社区、运动休闲社区、滨湖生态社区的高山滨湖休闲度假区域,国家湿地公园创建中。

天仙硐

天仙硐风景区位于纳溪乐登乡境内321国道旁、泸纳高等级公路纳溪段终点处,距泸州市区、泸飞机场、纳溪城区分别仅20公里、15公里、9公里,均为水泥路相连接,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在沿山的岩石上有明代石刻浮雕,景区基础设施完善,开通程控电话,设有集餐饮、娱乐、会议、住宿于一体的天仙洞度假村,景区内修建了一条纵贯景区长达2700米的旅游栈道。

倒流河

倒流河旅游风景区位于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乡境内,面积6.2平方公里,地处泸州市腹地。毗邻泸州市纳溪区河东新区,距泸州城中心8公里,纳溪城区3公里,泸州机场4公里,连接川滇黔的321国道、泸纳高等级公路穿行其间,区位条件十分优越。风景区气候温和湿润,河水清澈,四季长流不断。其中最为著名的自然风光为"一滩一峡一浦",即以天然奇石群为主的渔剑滩;体现山地自然风光,以天然植物园著称的罗汉峡和拥有飞泻直下的瀑布群的大桥浦。[8]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