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雍縣豬場鄉
納雍縣豬場鄉位於納雍縣的西部,鄉駐地距縣城52公里,地處東經105度02分至105度11分,北緯26度44分至26度51分。東鄰勺窩鄉、龍場鎮,西連左鳩戛鄉和昆寨鄉,南接新房鄉和水城的青林鄉和南開鄉,北依昆寨鄉,總面積93.18平方公里,居住着苗、彝、漢、穿青人、白等民族。全鄉轄13個行政村(豬場、蛇場、硐口、夾溝、灣子、山腳、大沖、水箐、大多拱、新春、樂咪營、增力、猓保鳩)96個村民組,2012年有5000餘戶約20000人。[1]
中文名: 豬場鄉
行政區劃代碼: 520525215
行政區類別: 鄉鎮
所屬地區: 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
地理位置: 納雍縣西部
面 積: 93.18 km²
下轄地區: 豬場村、大沖村等
電話區號: 0857
郵政區碼: 553312
車牌代碼: 貴F
村級區劃單位: 13個
目錄
歷史沿革
豬場鄉是以甲子亥日趕集而得名。1941年前屬大方縣管轄,以後屬納雍縣管轄,1953年初土改後,隸屬納雍縣治昆區管,當時轄區有豬場鄉、大多拱鄉、新寨鄉,三鄉並立,1962年6月鄉改名為公社,三鄉並為「紅旗公社」,1963年1月紅旗公社又分為3個公社,1965年4月三個公社又並為紅旗公社。1972年1月全區恢復為8個公社,現豬場轄區再次分為三個公社,1984年實現黨政分家,公社改名為鄉,大隊改為村,一直沿續到1992年初建並撤結束。自新鄉、豬場鄉、新寨鄉三鄉並為豬場苗族彝族鄉,轄13個村委會,96個村民組,95個自然村寨。鄉政府駐地在豬場街上,屬農業鄉。
區域人口
豬場鄉位於畢節地區納雍縣和六盤水市水城縣的結合部,是納雍縣的西大門,距納雍縣城52公里,距六盤水市區51公里,全鄉國土面積93.18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96個村民組,居住着苗、漢、穿青人、彝、白、蒙古族等各族群眾共5377戶19762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全鄉總人口的72%,苗族人口占全鄉總人口的48%。境內峰巒疊嶂,溝壑縱橫,山脈呈東西走向,東高西低,平均海拔為1760米。
自然條件
豬場鄉地處高中山夾谷丘陵地帶,群山環繞,山谷縱橫,山脈呈東西走向,東高西低,最高點是公雞嶺2213米,最低處是山腳村的河谷地帶1580米,平均海拔1800米以上,境內有豬場河發源於自新紅旗水庫,由東南向西北,經鄉中部流經龍場鎮、寨樂鄉,匯入鼠仲河,在鄉境內全長13公里。年平均氣溫12.5℃,無霜期240天,年平均降雨量1050毫米,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3℃,最熱月(七月)平均氣溫21.5℃,屬暖溫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經濟發展
全鄉土質多系黃泥土和沙土,有耕地面積10751.6畝,其中土10708.6畝,田43畝,林地有以龍井口林、草墳上林、黃泥坡林場為主和3356工程退耕還林地5300畝,草坡資源約4000畝,他們之間的比例是1:0.5:0.3。耕地分布在半坡山間河谷地帶,林地分布在山腰丘陵地帶,草地頒在山頂周圍。鄉內礦產資源貧乏,僅有煤及少量品位不高的銻鐵鋅等礦產,主要以農為主,主產玉米、馬鈴薯、烤煙等作物。經濟作物以烤煙為主。這幾年來科技興農得到推廣,玉米播種面積9500畝,大豆7800畝,馬鈴薯9800畝,烤煙種植2000畝,95年糧食總產量達3000噸,總產值13萬元,畜牧業發展較快,山區優勢得到發揮,黑山羊和生豬存欄逐年遞增。水利工程有全縣最大的紅旗水庫,蓄水量2703立方米,以及95年動工修建的硐口、蛇場兩處水澆地工程。個體工商業、家庭手工業、交通運輸、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迅速,從業人員1500人左右。樂咪營的竹製品遠銷水城一帶,全鄉有紅拖4輛,馬車10架,磚瓦窖3支,荒山荒坡有很好的開發利用前景,屬少邊窮地區,全鄉解決照明有9個村65個組1850戶人,解決自來水有2150戶人。
農業與畜牧業
全鄉土質多系黃泥土和沙土,有耕地面積10751.6畝,其中土10708.6畝,田43畝,林地有以龍井口林場、草墳上林場、黃泥坡林場為主和3356工程退耕還林地5300畝,草坡資源約4000畝,他們之間的比例是1:0.5:0.3。耕地分布在半坡山間河谷地帶,林地分布在山腰丘陵地帶,草地頒在山頂周圍。鄉內有部分礦產資源,其中以煤居多,儲藏量達5000萬噸之多,還有少量的銻鐵鋅等礦產。主要以農業為主,主產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經濟作物以板栗、核桃和花椒為主。畜牧業發展主要依託草山區優勢,養殖肉牛、黑山羊和生豬。
民俗文化
豬場鄉1993年被省民委譽名為民族民間藝術鄉,是譽滿國內外民族民間藝術「滾山珠」的發源地,現繼「滾山珠」之後的民間藝術「滿山金」已開始走出了縣門。與青林鄉、新房鄉交界處,有聞名縣內外的牛馬市場-打磨石,民族跳花場所-神仙坡。
資源
鄉內礦產、旅遊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煤礦儲量約1億噸左右,還有部分銻鐵鋅等礦產,在建年產30萬噸至60萬噸的煤礦有4個。紅旗水庫景區是豬場鄉著名的旅遊景點,庫區群山環繞,綠樹成蔭,水庫下游山體錯落有致,山水交融,素有「十八羅漢下荊州」的美稱;水庫上游山路蜿蜒曲折,鳥語花香,直至燕子洞,洞外泉水叮咚、百花齊放、百鳥爭鳴,洞內乳峰林立,民國時期納雍仕紳張鳳祥老先生曾在洞內屯兵、辦私學。燕子洞前行1公里,規劃了1個小二型水庫,既是景點,也是臨近幾個鄉鎮今後的人飲水源。
文教衛生
改革開放以來,文教衛生事業發展較快,全鄉有5所公辦小學,公辦教師56人,民辦小學15所(班),民辦教師35人,在校學生數1970人,69個班,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2.5%。有鄉醫院1所,醫生11人,床位6間,村衛生室3所,醫生9人,床位6張。1993年建立了電視差轉台,電視普及率為7%。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
視頻
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豬場鄉新春村